您的位置:首页 > >智库专家 > 专家推荐阅读 > 正文
不重视、投入少、缺人手 企业如何拥抱自媒体?发布时间:2016-05-12 21:30:27     发布人:彭训文
最近,笔者一个在企业公关部门工作的朋友抱怨,由于他所在的企业开通了微博、微信等自媒体账号,他们每天要花很多时间运营和维护。由于大家都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很多时候都是把领导讲话,或是一些心灵鸡汤类的文章放上去充数,很多用户取消了关注,即便没取消的,也成了鲜有回应的“僵尸粉”。

 

七八年前,前《金融时报》记者汤姆·福斯基提出,“所有公司都是媒体公司”,一时间,自媒体被国外新闻业视为洪水猛兽。在国内,几年前自媒体还是学界讨论的范畴。不过,随着微博、微信等社会化媒体的兴起,更多的企业如今开始主动尝试绕开传统媒体,自己生产宣传内容,直接面向消费者。

 

然而,现实很骨感。有媒体此前通过对全国数千家企业自媒体研究发现,很多企业虽然开通了自媒体,但运营基本处在“不重视、投入少、缺人手”的状态,很多企业负责人甚至不知道对此怎么评价和考核。

 

归结起来,其中的限制性因素主要有这么几点。一是囿于传统观念,对企业自媒体的重视程度不够。很多企业负责人仍然把它当作“内刊”,并没有深刻领悟到它和营销的关系。二是缺乏相关人才。自媒体运营门槛低、上手快,但是要真正建立有影响力和知名度的自媒体,还需要专业人士和成熟的运营理念。三是对新媒体时代的传播手段不了解。如今已经是追求个性化的讲故事营销的时代,曾经的求转发、求点赞、求打赏等形式已经很难调动起用户的积极性了。

 

所有这些问题的解决办法最终也归到两点上,一是人才,二是策划。

 

一方面,无论传播的形式如何变化,人都是最终的决定因素。因此,培养和造就一批懂得如何在新媒体时代编发有效内容的人才,是一个企业的自媒体壮大的基础和前提。

 

CPU制造商英特尔曾认为,媒体记者没有时间和精力做关于自己的深度报道,因此6年前推出了自己的新闻网站,专注报道关于英特尔和计算行业的那些被媒体忽略的人、技术和事件。不过,他们很快发现,虽然有了自媒体,但他们并没有因此获得话语权和传播力。后来,他们构建了由来自《商业周刊》、《华尔街日报》、彭博等媒体的前新闻工作者参与的团队,采取关注行业、关注科技的广阔视角,采用新闻报道的手法来生产内容,效果十分明显。

 

另一方面,如今海量的信息轰炸已经让消费者身心疲惫,差异化、个性化的营销策划才能让企业自媒体脱颖而出。

 

国内的小米手机就是一个例子,它几乎没有在传统媒体投放一分钱广告费,依靠自媒体运营,如今成为了智能手机行业的佼佼者。小米科技联合创始人黎万强被业内推举为自媒体的“营销教父”。他曾在《每个公司都是自媒体》的演讲中总结,小米的做法最核心的地方,就是口碑传播。只要有一个好的故事,信息就瞬间得以传播。

 

“褚橙柳桃潘苹果”,是近年来用故事营销水果的经典案例,老企业家褚时健、联想老总柳传志、万科老总潘石屹,他们鼓吹的橙、桃、苹果,都是用一个个感人的故事包裹起来的,通过故事传播,水果也就有了感情内核,价格立刻变得不菲。

 

因此,如今的企业想要做好自媒体,需要转变思维,只有从传统的宣传转到内容和故事的互动,自媒体才能成为企业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真正的“门面”。(彭训文)

头条推荐
本月热点更多>>
征文作品更多>>
精彩图片
新闻学院更多>>
中新智库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02787号
Copyright © 1996 - 2013 CHINA 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