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智库专家 > 专家推荐阅读 > 正文
曹洵张志安: 这几年的网络舆情热点有哪些特点和规律?发布时间:2017-04-11 19:08:31     发布人:


网络舆论是社会整体舆情的温度计,也是社会民意的风向标。层出不穷的热点事件,为网络舆情的爆发、扩散和演变提供了接连不断的议程,网络舆情的发展变化规律也成为社会治理决策参考的重要依据。

本文以中山大学互联网与治理研究中心、中山大学大数据传播实验室的研究数据为支撑,综合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发布的《互联网舆情分析年度报告》、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社会舆情年度报告》等各类权威报告内容,分析总结近年来网络舆情发展态势、网络舆情的演变规律和主要特征,并针对舆情应对和舆论调适提出相应对策。

网络舆情热点的总体特征

  • 社交媒体促使舆情事件的周期缩短

在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社交媒体环境下,舆情从萌发到达到高峰所需的时间越来越短。已有的若干研究显示,以微博驱动的舆情形成高潮一般在24小时之内,通过微信、论坛酝酿的舆情也不超过72小时,特别是危机类事件,可以说是从一开始就进入爆发期。

所以对危机应对而言,从原来的“黄金72小时”不断缩减,新媒体时代或许只有几小时甚至更短的时间,视事件的性质、影响程度和关涉主体等因素而异。这对舆情危机处理部门而言提出了新的挑战。

  • 官员违纪、民生话题和政府失责是舆情热点的集中议题

近年来,网民的关注点集中在社会民生、反腐倡廉、文化教育、涉警涉法等几个领域。

社会民生领域中的房价、医疗、教育、交通、环境等一直是民众最急切的关注所在,因为关乎每个公民的切身权益。再结合政府出台的政策、某些官员的不当行为引发民众的杯葛和“吐槽”,综合反映了当前政府整体的公共管理和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在出台政策和日常管理中还不能充分满足民众利益。

而官员不当言论、社会公平与贫富分化事件连年来也保持一定的关注度,说明涉及公权力、社会公平问题是民众关注的核心之一。

  • 涉及公权力的机构和个人成舆情事件主体

根据统计可知,公检法、职能部委、县级及以下政府和官员、市级官员这些主体是舆情高度关涉主体,这从侧面反映了当前频频发生的舆情事件实际上与公共管理中的公平公正等问题息息相关。

市级、县级官员官员作为政府机构的代言人,有更多的接触媒体和普通民众的机会,在公共事件中也更容易被识别出来。而目前的很多舆情事件反映了部分官员执政观念相对落后(反映在各种“官员雷语”上)、执政水平有待提高,一些做法甚至缺乏基本的常识,导致政府公信力受损。

舆情事件发生的内在规律

 

  • 什么样的议题会引发舆情热度?

1.与民生和社会公正问题相关的议题类型

这方面的议题集中在社会民生、涉警涉法、政府政策与行为、社会公正与贫富分化等领域,具体包括公共安全事件、维权抗争事件、食品与环境安全、政府出台政策、政府或官员行为不当、司法公安部门行为不当、大型企业(央企、事业单位、垄断型企业)不当行为等。这些问题要么与民众的切身利益相关,要么与公共利益、社会公平公正相关,集中体现当前广大民众的核心利益和共同关切。

2.涉及有垄断性权力的机构或个体

如公检法系统、职能部委、市县级政府或官员、央企、大型企业等。这些关涉主体的共同特征是拥有某种垄断性权力和资源,有的是公权力的代表,有的是经济资本的代表。这些主体容易凭借自身特权谋取私利,即使行为不当也不容易受追责,最终损害公民权利或公共利益,因而为广大网民所深恶痛绝。

3.事件话题点多或处理过程不够公开透明

舆情热度较高的一般为复杂事件,事件本身疑点多、有多个子话题;或者本来是简单事件,但调查处理过程中不够公开透明,甚至有刻意隐瞒或扭曲真相的嫌疑,这些因素都是加剧舆情升温的“助燃剂”,特别是后者更容易引发民众的反感情绪,甚至进一步促发线下行动。

舆情事件如何发酵?

 

通常在某个舆情事件中,三种类型的节点受到更多的关注、评论和转发,属于关键性节点,分别是事件当事人(有时也是掌握第一手信息的报料人、媒体人等)、与事件直接相关的组织或机构(如新闻媒体、政府部门、公安部门、企业等)、意见领袖。

少量的言论影响了整体的舆论基调和走向,这是社交媒体环境下的重要的舆论传播特征之一。

积极参与评论、转发的无数普通网民才是构成舆论热潮的主力军,他们的参与规模和集体性的舆论动员决定着每个舆情事件的热度。

实际上,很多舆情事件跟普通网民并没有直接利益关系,但却引发了舆情的“山鸣海啸”,这是因为网民是这些事件的“隐性利益相关者”,无论是公权力的傲慢与滥用,还是商业巨头金钱至上、恣意妄为,对普通公众而言,自己都可能是未来潜在的受害者。

正是这种隐性的利益相关而产生了强烈的共鸣,网民作为利益共同体发起声援,间接声张自身权利。

因此,判断一个网络舆情事件能否快速发酵成普遍关注的事件,主要是看这个事件是否普遍激发公众在利益诉求、安全感寻求、认同感建立方面的“情感结构”。话题创建者和追随者之间的隐性利益关系决定了危机事件网络传播趋势。

网络舆情——如何把握动向与特征

 

>>>平台特征<<<

舆情生发的主阵地:社交媒体

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社交媒体,以播客、视频网站为代表的自媒体,以及贴吧、论坛等言论社区,共同构成最基础、覆盖面最广的舆论生态圈,代表网络舆论的原生力量。这些平台在舆论的形成、扩散、深化、转移方面将越来越起决定性作用。

其中,诸如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以强弱不等的个人关系进行无限连结,体现了无标度复杂网络的核心特征,因而其对舆论生发的影响不可忽视。在这种媒介技术与生态变迁的背景下,传统的以信息垄断、等级分割的方式来引导或控制舆论,其效果已经弱化。

政府的舆论治理角色面临转型要求,由原来的直接管理者转变为规则的制定者,以法治的基本逻辑促进互联网运行的有序化,致力于培育健康的网络生态基质。

>>>议题特征<<<

切身利益与社会公平

近年来备受网民关注与热议的话题集中在两个方面。

一是与自身衣食住行等生存发展密切相关的话题,统称为民生领域;

二是与社会公平相关的、关乎公共利益的话题,如针对政府出台的政策、政府行为不当、司法不公、权贵势力对弱势群体的伤害、警察权力滥用,还有热度一直不减的公共安全事故、食品安全问题、环境问题与邻避事件、征地拆迁、维权抗争事件等。

这些议题具有鲜明的共同特征:与公权力的运作密切相关,体现转型过程中社会的结构性矛盾(阶层差异、贫富分化等)。从总体比例看,与社会公平公正相关的议题越来越受关注,公民意识正在不断成熟。

>>>关注焦点<<<

追问事实到反思制度

不少议题之所以引发持续的、具影响力的讨论,往往因为事件所折射的深层问题超过事件本身,其中涉及政府监管缺位、政府职能不清晰、社会管理观念与方式滞后等。这些深层次问题若没有得到彻底纠正,即使解决了个别问题,类似的情况仍会不断出现。

网民在讨论过程中不断追问事实真相、质疑官方的言论或行为,并对相关的政策性、制度性问题进行反思和探讨,这本身就是公民意识不断觉醒、积极行使公民权利的表现,其中不乏理性的、建设性的言论。这要跟部分故意发泄情绪的挑衅性言论区别开来,不能因此对所有言论进行审查或限制,长久以往将不利于建设健康理性的公共讨论平台。

>>>话语策略<<<

戏谑恶搞的深层内涵

当前的网络言论更鲜明地体现了戏谑和恶搞的风格,各种段子、笑话、恶搞的图片等构成了丰富多彩的话语景观。对这种戏谑化话语风格应该更理性平和地看待:

一方面,“狂欢化”“娱乐化”本来就是民间文化的特征之一,是一种自下而上的社会话语表达方式,这些话语背后是情绪的宣泄和缓解,起到“安全阀”的重要作用;

另一方面,娱乐化和无厘头的表达其实是公民社会来临的前兆,从戏谑表达中体现出极具反思和批判精神的“民间智慧”,锻炼了广大公众的公民意识,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公民社会的成长。

本文作者系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曹洵副研究员、张志安教授

文章内容摘编自《新媒体与舆论:十二个关键问题》;图片源于网络

 

 

头条推荐
本月热点更多>>
征文作品更多>>
精彩图片
新闻学院更多>>
中新智库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02787号
Copyright © 1996 - 2013 CHINA 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