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学院 > 智库要闻 > 正文
政府部门切不可过度信息管控发布时间:2017-12-25 10:22:00     发布人:

据观察,最近一段时间,社交媒体上的部分网民观点、自媒体文章以及主流媒体的评论文章都存在被管控的现象,微信公众号上某些热点舆情事件的文章经传播不久便显示“此文章已被删除”,新浪微博上相对应的“热点话题”被快速下架,知乎对相关主题范围的文章也谨慎控制,但是,政府在面对信息管控时需要注意不能一概而论,需要认真分清情况,否则极有可能导致负面影响。

近年来,政府部门在应对热点舆情事件时,尤其是针对负面网帖,普遍采取了“删帖”这种围堵民意的做法。然而,过度的信息管控尤其是大面积的“删帖”势必会产生深远的负面影响,政府部门需予以警惕:


舆情应对的主要工作是对实体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以及舆论焦点、疑点进行有针对性地回应,目的在于解决公众疑惑,增强政府公信力,而不是控制信息的来源,不给予广大群众正确的解答。

而网络管控特别是过度删帖,是通过行政命令从源头上封堵舆情源,遏制民意表达,这与舆情应对规律本身是相违背的。其实,切断信息源,并不意味着质疑与批判声就过去了,相反,删帖越多,越刺激着网民的亢奋情绪,导致与此相关联的事件更加敏感。而且,网络舆论本身就具有天然的开放性,“删帖”这一封堵性的手段与互联网的信息传播规律同样也背道而驰。

过度的管控特别是大面积的删帖无疑会对舆情回应的效果产生不利影响:一是会降低回应的可信度;二是删除的信息当中包含有一些事实性的报道或爆料,“删除”给人留下的印象是有关部门试图掩盖真相

此外,过度管控导致了信息传播量和讨论量的锐减,这就会制造出一种“舆情已经平息”的假象,在假象的迷惑之下,舆情涉事主体很容易忽略舆论关注的焦点问题,而没有及时对其进行回应,即使回应了也会被认为“答非所问”,导致舆情回应的效果大打折扣。

过度删帖至少有两方面的弊端:一是会将正常议题敏感化,网民往往会更相信被删除的帖子或消息是可靠来源,也会妄加猜测政府是否有故意隐瞒的嫌疑,从而刺激更多网民前来围观;二是会刺激公众的逆反情绪,导致被删除的网帖被重复发布在不同的信息平台,使事态扩大化。

通过屏蔽关键词的手段进行网络管控同样也会刺激舆论的逆反情绪,比如红黄蓝事件,
 



过度管控遏制了观点表达,同时政府部门也失去了了解和洞察社会情绪的窗口。一方面,管控会导致舆论场中的一些声音被忽视,包括批评、质疑、不满、追问、建议等,这些声音尽管不完全对,甚至有些充满了主观情绪,但其对于了解社会情绪和舆论暗流都能起到关键作用,政府部门可以通过分析观点表达者的地域、群体、意图,进一步地进行追踪和调查。而在此基础上的舆情研判才更具有指导性与针对性,也才能在更大程度上解决纷争,弥合分歧;

另一方面,过度的网络管控会扼杀意见领袖的表达欲望,而感到失望与无力的公众参与社会事务讨论的热情也会不断降低。交流与互动不断减少,久而久之,政府部门必将丧失了解社情民意的重要渠道,从而陷入“掩耳盗铃”“闭门造车”的尴尬境地。
 



舆情主体单方面进行删帖容易给舆论留下涉事部门拒绝履行回应义务的主观印象,官方拒绝沟通的“高冷”与公众渴求沟通而不得的“无力”在舆论场交织,导致在舆情事件之外,产生新的对立和矛盾。过度删帖还会造成意见表达者与涉事主体之间的对立,网民原本希望通过表达观点来引起涉事主体的重视,结果却事与愿违。



 
过度管控尤其是删帖展示出的是有关部门拒绝与舆论交流的强硬姿态,这种姿态不仅会使公众对政府的不满情绪愈发强烈,而且会降低公众对政府其他作为的信任度。而毫无说明与解释地管控,甚至是毫无约束与限制地删帖,暴露出政府管理中的不足。过度的信息管控正在使政府部门一次又一次地陷入“塔西佗陷阱”。


首先,正确看待和回应网络舆论

以删帖为主要手段的管控措施并不能真正解决社会矛盾、平息舆论纷争,反而暴露的是相关部门的惊慌和不自信。很多时候,负面帖子其实是民意的一种反映,政府部门不应该像鸵鸟一样回避,而是要勇敢面对,把负面帖子当成了解民意进而与公众进行沟通交流的工具。对于基层领导干部而言,需尽快适应互联网时代的特征,把握互联网宣传规律,避免让删帖成为一种条件反射般的权力本能。

 

其次,加强对删帖的规范化管理

政府删帖应依法依规而行,对于谣言、诽谤等不实、虚假信息或者对社会有危害性的信息,以及暴力、色情、血腥等有损互联网生态健康的信息,政府部门可依法删除,乃至依法追究发布者以及传播者的法律责任

此外,政府部门还需规范删帖流程,严格删帖权限,防止网络删帖越界和删帖权力滥用,同时加大力度打击删帖中存在的腐败行为以树立起公众对管控手段和目的的正确认识。



头条推荐
本月热点更多>>
征文作品更多>>
精彩图片
新闻学院更多>>
中新智库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02787号
Copyright © 1996 - 2013 CHINA 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