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学院 > 智库要闻 > 正文
杭州“保姆纵火案”一审宣判,多部门卷入舆情发布时间:2018-02-09 09:50:00     发布人:
据浙江省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官方微博消息,“杭州保姆纵火案”一审公开宣判,被告人莫焕晶被判死刑。

到目前为止,杭州“保姆纵火案”引发的舆论战火不断蔓延升级,法院、公安、司法行政等部门均被裹挟其中。

对于法院来说,在莫焕晶辩护权这一问题上,杭州中院指派法援律师的做法,引发巨大的舆论反弹。加之,杭州中院从程序上限制何兵等人会见,以及通报中法援律师接到援助任务的时间与法援律师本人曝出的时间出现矛盾,导致舆论产生了法院强行指定、有“黑幕”的猜想,使杭州中院再次站在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对于公安消防部门来说,案件第一次开庭时,有关消防设施不规范、救援调度不力的传闻就甚嚣尘上,此次消防部门在未给出合理解释的情况下延期,与舆论对调查结论的高度期待产生巨大落差,一度引发猜测和质疑。

 

目前,事实依然扑朔迷离,责任依然纠缠不清,公众对真相的追问仍在继续,延期之后公安消防部门的举动也备受关注。因此,公安消防部门还需提前拟定舆论引导预案,防止相关信息发布后引发新的舆情。
 


随着该案件司法进程的不断深入,司法行政部门也面临较大的舆情风险。针对党琳山在此案中的当庭退庭行为,广东省司法行政机关已对其立案调查,目前处理结果尚未公布。鉴于舆论对党琳山律师退庭行为定性存在较大争议,处罚结果的公布或将生成新的衍生舆情。
整体而言,该案考验各方智慧,过高的舆论关注度也使得每个环节都被仔细审视,只有“程序正义”和“实体正义”的有机统一才能经受得住舆论的监督和检验。

跟踪网上变化也同样可以发现,该案自引发全网讨论以来,舆论视线就一直被一些大V裹挟和诱导,从最应该被聚焦关注的“纵火保姆的犯罪行径”一步步以“动机论”“比较级”等诱导性手段逐步带入“消防是否得当”,“政府隐瞒真相”,“消防体制问题”等负面议题讨论,进而将该案的悲剧全盘归结于体制问题,却有意淡化了该案“保姆故意纵火杀人”才是主因这个讨论前提。

对此,我们需要引起警惕。一是要全面了解舆论这种规律产生的原因、方式,究竟哪些舆情会触发后续“补偿”,又会引发哪些“补偿”,需要我们结合具体的舆情事件提前进行分析和评估;

 

二是如果舆情已经触发了“补偿”,营销群体、极端势力、灰黑账号等对手又会从哪几个点切入带动社会负面节奏,需要反复舆研;引导时该使用什么样的方法才能将这些人从普通吃瓜群众中剥离出来,避免社会舆论被其裹挟带偏。
 

这些都需要除了我们要充分了解线下信息、及时发布权威消息等常规动作外,还要具备极强的舆情感知力,需要平时不断累积,因为这是一种在实战中培养出的能力。

 

原标题:《杭州“保姆纵火案”一审宣判,多部门卷入舆情

文章来源:舆情观察室

图片来源:百度图库

免责声明:本文转自网络公开渠道,旨在为广大用户提供最新最全的信息,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头条推荐
本月热点更多>>
征文作品更多>>
精彩图片
新闻学院更多>>
中新智库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02787号
Copyright © 1996 - 2013 CHINA 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