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学院 > 智库要闻 > 正文
政府应主张与社会公众"平等" "主动"对话发布时间:2018-06-15 11:09:00     发布人:

很长一段时间,在传播以及公关中担任主要信息渠道的是传统媒体。然而,互联网的逐渐强大,使得传统媒体不再拥有过去如此坚固的公信力,相反,还有许多民众对于传统媒体开始发出质疑的声音。

那么,政府在危机公关的处理过程当中,对于发布公开信息媒体渠道的选择上,传统媒体已经不能成为首选。并且,由于公众接收信息量的逐渐增大,舆论环境也发生了很大改变。

从单一的“媒体说什么,我们听什么”,变成了多形态舆论共存的状况。主要分为“封闭”、“怀疑”、“未告知”三种状况。

 

其中“封闭”舆论,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公众会主观性地产生排斥情绪,并且无论政府在危机公关中使用什么方法,这种排斥情绪很难被消除,不妨将其视为“边缘”舆论。
 

而“怀疑”与“未告知”这两种舆论在公众中还是占比重较大的,因此,危机公关主要针对的就是这两种舆论。“怀疑”便使之“信服”。“未告知”便让其了解“真相”

 

在过去危机公关的案例中,我们也发现,其中不乏不相信“互联网那一套”的政府主体。这样的政府,往往将信息只在所谓的“内部”公开,后果便是,信息泄露,而越来越多的公众对“内部”信息产生消极的臆断。这中陈旧的观念对于政府的危机公关也是相当不利的。

 

那么综合以上所述,政府应该如何应对突发的危机事件呢?首先,摒弃政府声音是唯一的、权威的这种观念,而是要看清互联网中人人都是信息发散点。其次,以正确的态度对待信息公开,不过度迷信“内部消息”,而是要敢于和善于面对,“重在平时”与公众的信息共享,增加开放性,提升透明度。

 

再次,尽量以亲民化的传播方式,例如自媒体,网络流行语等等,拉近政府与公众的距离,不再将政府“神圣化”,门槛低、运作简单,交互性强的传播方式,已经成为危机公关的重要手段。

 

最后,万变不离其宗的是,政府无论在面对什么事件,都需要秉持着承担社会责任、公开事实真相的原则。将维护公众利益放在首要位置,主张与社会公众“平等”、“主动”对话,利用危机公关的“黄金一小时”,在事件发生后迅速做出适当的公关反应,维护政府的形象与声誉,重在获得公众的信任。

总而言之,正确地对待突发事件,危机公关并不是政府的难关,而是政府焕然一新的一扇大门。

 

原标题:与网俱进化解网络危机公关

文章来源:百度文库

图片来源:百度图库

免责声明:本文转自网络公开渠道,旨在为广大用户提供最新最全的信息,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头条推荐
本月热点更多>>
征文作品更多>>
精彩图片
新闻学院更多>>
中新智库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02787号
Copyright © 1996 - 2013 CHINA 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