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15日,由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清华大学伊斯雷尔·爱泼斯坦对外传播研究中心、复旦大学国际公共关系研究中心共同举办的 “风雨十年·砥砺前行”——中国政府新闻发布工作制度化建设十周年暨全媒体时代新闻发言人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赵启正院长出席会议,被媒体称为在新闻发言 “三剑客”的卫生计生委新闻发言人毛群安、公安部原新闻发言人武和平、教育部原新闻发言人王旭明也同时出席了研讨会。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党委书记高钢、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郑保卫、清华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史安斌、复旦大学国际公共关系研究中心主任孟建、中国青年报时事部主任刘畅、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副秘书长单学刚,以及来自四川、河南、陕西、广东、海南、浙江、上海、重庆等地区基层单位的新闻发言人代表80多人参加了研讨活动。
  会议围绕十年来中国新闻发言人制度建设所取得的进步,所经历的艰辛,所面临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等课题,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和交流。
 
 
新闻背景:
  2003年,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引发了人们对社会公众信息知情权的重视和诉求,中国新闻发言人制度化建设开始了制度化、程序化、常态化、规范化的进程。2003年,也成了中国新闻发言人制度化建设元年。
  是年9月22日,国新办举办的相关部委发言人参加的首期新闻发言人培训班开课(被媒体称为“黄埔一期”)。
  十年来,各级政府、党委,以及企事业单位逐步建立了新闻发言人制度化,开展了新闻发布、政务公开等相关活动,在推动社会信息公开,满足公众知情权,引导社会舆论,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而特殊的作用。
  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尤其是微博技术的广泛运用,使信息与舆论传播的渠道与形式发生了根本的变革,一个全新的信息传播格局已然形成,社会进入了一个大众参与的全媒体时代。
  十年后的今天,面对全传媒时代新的传播格局和新的舆论形势,新闻发言人面临着种种新的挑战和考验,新闻发言人制度化建设还任重道远。在新闻发言人制度化建设、人才培养、舆论环境、工作机制等诸多方面都需要有一个总结与反思,回顾与展望。
  为集纳社会各界的智慧与力量,总结经验,探索提高,推动新闻发言人制度化的不断完善与发展,中国人民大学新学院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对外传播研究中心、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国际公共关系研究中心三家新闻学术机构于2013年12月15 日在北京举办了“风雨十年、砥砺前行”——中国政府新闻发布工作制度化建设十周年暨全媒体时代新闻发言人论坛。
 
 
论坛主要论题:
1.全媒体时代的舆论生态与特点
2.新闻发言人与互联网时代传播新格局
3.新闻发言人的角色认知与角色定位
4.新闻发言人在全媒体时代面临的形势与挑战
5.新闻发言与政府形象塑造
6.新闻发言与企业品牌塑造
7.危机传播控制与媒体关系管理
8.政府/企业与媒体/公众的良性互动与沟通
9.新闻发言人制度建设与人才培养
10.新闻发言人在社会转型历史阶段的地位和作用
11.  中国新闻发言人理论建设与实践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