迄今为止,中国的新闻发言人制度化的建设已经有十年的历程,十年后的今天,新闻发言人又是处于什么样的环境下?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原全国政协新闻发言人、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主任、国务院新闻办主任赵启正提出了他的一些看法:
        一方面从新闻发言人制度化的发展状态来看,已经逐渐的展开了,它不仅是中国政治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了人们生活方式中的组成部分;对于我国的一些主体部门而言,比如外交部或者是新闻办公室,或者国务院部委的表态,对内是向人民和政府公开,对外则是对外国政府和外国公众表达中国的政治意愿,例如最近一段时间国际上,对于菲律宾的救灾,里面存在政治角力,从日本涉及到韩国,涉及到美国,涉及到东南亚;咱们国内公众则十分关心,可以看出,新闻发言人制度化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另一方面从公众的角度来说,信息的需求和议政表达的意愿十分强烈;新闻发言人制度化是从由有到优的过程,要提高质量,提高效果,不是说有发言了就行,要做到效果,我们唯一的进步叫做文艺评论家,有人说中国的小说、文学进步较慢,就是评论家较少,那些评论家很客气,净说优点不说缺点,现在我们的新闻发布评论员太多了,但是专业的评论员较少,因此我们一些重要的大报纸、媒体做一些评论研究,这是很重要的。如果不评论我们很难进步,对于公众的信息需求和议政表达的这种意愿十分强烈,与日俱增。
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作为新闻发言人应该加强那些方面呢?为此,赵启正为广大新闻发言人提出了以下几条建议:
        一、不只是发言人,广大的公务员都需要通过专门的培训;机构各层的负责人,部长、局长、处长、科长,应该都有应对社会或向社会传达工作的情况义务,再说了发言人的内容哪来的,不是各部门的问题,发言人去说了,但是说的内容和思想可能不一样,所以所有的人都应该学会。
        二、应该正确的对待媒体;有的(人)讲防火防盗防记者,说笑话可以,但说多了就不好了。如果没有记者帮助你,比如说上海要修一条地下的轻轨,磁悬浮,非常好的议题,但是事先工作不够,一宣布磁悬浮,(公众会疑问)是走哪里?对地下有没有影响?再例如转基因,科学家说没问题,万一有问题呢?说试验行,再试验也得出问题,你这一代没出问题,下一代出问题,下一代也没问题,再下一代呢?怀疑论出现的结果是:咱们阻止转基因食品;但是另一方面我们又需要进口,不进口大豆就没有了,进口就是转基因的,舆论处理不好就会影响国家的改革开放。公务员的媒体处理背后反应为政党和政府的职能,不能够正确的对待媒体,不能正确的处理重大事件,不能正确的和公众沟通,最后就是执政能力的危机,很多重大事件都是媒体传播的。
        三、要有三个学会:学会和适应在无所不在的社会监督下工作,学会和适应和在人民群众日益增强的维权意识下工作,学会和适应在众说纷纭的网络环境下工作。有这三条意识,工作上很难不谨慎,而谨慎是对人民负责的意思,何必因为地的工作马虎和粗糙的决定,引起一个社会事件呢?
        四、具有议程设置这个概念;这个词在政府部门比较流行,任何一件事情,从你构思、宣布、实行,最后完成或者收效,这个过程当中你设计的议程是什么?是在哪日开工,哪日收尾,哪日支付资金,哪日举行开工式,这个议程有了,就是新闻议程。好莱坞几个镜头,中国电影不错,但是为什么不放映?之所以票房比较低,是议程设置不对,你要拍成片子,片子内容社会知道还是不知道?有哪些演员?故事有什么惊险之处?哪天先发表文章?哪天哪个场合举行仪式?等等都得仔细设计你的片子才会成功,由电影到我们政府都是这样的。
        五、多用通俗语言;比如磁悬浮,它快,没有噪音,有众多的好处你不说,到你做的时候说它的好处,一开始没有铺垫,用通俗的语言,用简单的语言讲复杂的问题,你的水平较高,用复杂的语言讲复杂的问题叫及格,用复杂的语言也没讲懂就是不及格,我们大学的老师,由于理论环境里都是老师,所以理论专业术语用的特别习惯,因为它省事儿,一看就都有了,但是对普通人专业术语能不用就不用,我觉得这个说到新闻发言人制度化,在宣布一个新的制度,或做一个大的事情,为什么不同时并行的两个议程,一个是我做这个事儿的议程,一个是我跟新闻界沟通的议程,或者表达的议程,这才叫周到,这才叫学问,我们课都上了,大家都懂了,到实际中断了线了,这属于你们小领域的语言,真正需要用到的人,根本就不知道你说的是什么。
        六、要在台上稳住;现在我们发言人多数都是这样的,发言人本身很有学问,很有文化积淀,很有政治成熟,做一个发言人不容易,选一个发言人也不容易,另外他有时候还会“流血牺牲”,如果在他的工作之日有重大的问题,百问不到的发言人天下没有,但是你不要倒了,如果真倒了,台上稳住了,这才是真正的新闻发言人。
        七、不能是兼职,要有特点;发言人是岗位人、是有职务的,个人性格对发言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80%是根据内容,20%是他的风格,他心里明明觉得有一个更好的答法,但是为了负责,为了严谨,他可能没用,也可能怕跟领导冲突。不只是危机会用发言人,正常的运转都需要发言人,这一点如何让领导明白,这是最难的。(根据录音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