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和平(全国公安文联副主席、中国政府公共关系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原公安部新闻发言人、宣传局局长)

在最具风采发言人王惠主任发言之后来发言,压力很大。
 
尊敬的胡百精院长、高院长、孟建主任、万里主任,发言人同仁,媒体同仁与60期培训班的同志们: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当中指出:高度重视传播手段的建设与创新,提高新闻舆论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新闻舆论事关党和国家大局,事关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在中国曾经是吃饭问题最大,现在吃饱了肚子,就得研究说话,政务公开、新闻发布,事关老百姓知情、表达、监督权利满足,也是美好生活的前提与重要内容,给新闻发布工作提出新挑战,必须有与时俱进的新跨越与新发展。如果把2003年的非典作为中国新闻发言人制度化建设的创新开创期,之前15年是可谓是发展成长期。刚才那位戴红领巾的小姑娘给我们的献辞,给我们的礼物,也说明我们在成长,我们现在长大到了15岁。
党的十九大作为新的历史方位,应该是新闻发布事业的完善期,也是新的跨越期。准确的说中国新闻发言人制度化、系统化,始于2003年非典之后的倒逼。之后党中央国务院实行了“阳光政务”,颁布了信息公开条例,于是有了新闻发言人制度的第一个尚方宝剑,有了第一期被称为“黄埔一期”发言人培训班,有了第一期三个部委定时定点新闻发布会,还有一大批被媒体称为“黄埔一期”发言人登台亮相。如今“三剑客”已退了两个,“黄埔一期”也有相当一部分人退休、转身,但千万个发言人站了起来,国家部委、党委政府普遍建立了新闻发言人制度,连国防部也代表军方闪亮登台,“黄埔一期”、“三剑客”现在成为万人的大合唱,一年的新闻发布会达到了数千场。一路走来,历经“非典”、“5·12”地震、“3·14”、“7·5”、“冰雪灾害” 等重大灾难,以及“奥运会”,筚路蓝缕,磨炼出了一支队伍,积累起来宝贵经验,培养出一批优秀的新闻发言人,探索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新闻发言人制度
回顾过往,雄关漫道真如铁,可圈、可点、可总结,我作为退休的发言人总结有九个变化,与大家共商:
1.从闷声所设而常关的闭门,到发言人群体闪亮登场,形成今天的方阵。
2.从不敢说、不善说,变为主动占领话语场,释放正能量。
3.从被动舆论引导到主动的引导舆论,把主客体颠倒一下,不能舆论在前,引导在后,那是什么情况?比如说有些领导经常说这样的话,你们发言人,你们宣传部门怎么还没有删帖、灭火,我们这是消防队。今天我们变成主动的引导舆论,设置议题,影响媒体,让媒体设置议题,影响受众。
4.从单一的新闻发布,到融入新媒体洪流,运用多元话语方式,维护政府形象、国家政权形象、意识形态安全,展开舆论战。
5.处置应急案件应急发布到政务公开的常态发布,并且形成顶层设计。特别是天津8·12事故之后,国务院办公厅颁布2016 80号文件,把政府发布的内容、责任、实效、数量、制度,规定的非常具体与细化。
6.从简要追问式发布,要我说什么,现在发展到议题设置策划,我要说什么,你来我让你说什么。
7.从一般陈述答问到智慧化解的金句妙语,由道到术的变化。
8.从对内信息发布到国际传播的大舞台,站在世界舞台的中央,讲好中国故事。
9.从部委发言人到省部级领导人党代表两会通报发布示范。十九大60多名党代表,接受十几个国家,650多名记者的现场采访,体现了领导作为发言人的个性化与人格魅力。
毋庸置疑,发言人发展道路上我们面临前进的问题,机遇当中的挑战,优势当中的短板,如:干部意识亟待转变、干部媒介素养亟待提高、引导方式亟待创新、制度机制亟待完善。而这些恰是中新智库、学界与转身归学的老新闻发言人的责任义务,通过教学培训,建言献策,论坛研讨,尽绵薄之力,以求积薪助燃,共同相聚发言人事业,实现新时代的新跨越,新征程的再出发。
由此,非常感谢人大新闻学院、复旦大学国际关系研究中心与中新智库文化发展中心,还有包括为今天论坛创造各种条件,还有与会者,为新闻发布会所做的贡献,向大家致敬!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