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行离不开拥挤的校车吗?
  腾讯空间里一条附带真实照片的说说“你敢等燕山大学的校车么?”被数千名燕大学子狂点赞。照片的拍摄地是燕大西区校车起点站,等车的队伍排到了50米开外,好像有一根无形的线,把人们像蚂蚱一样串了起来。“校车拥挤”、“校园通行”等问题由此可见一斑了。
  一所综合性大学,因其校园面积的宽大,安排校车代步本是出于对学生需求的照顾。然而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依赖校车,校车竟因此愈加拥挤,“坐校车”竟成了一个问题。傍晚时分,记者来到上述照片中的等车地点——燕大西区校车起点站,此时等候乘车的同学早已排起了长龙。记者向等车的学生了解“为什么选择花时间等校车,而不骑自行车或者步行”时,理学院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大二学生王正宇表示,虽然自己有时也选择步行去东区,但是由于步行花费的时间更多,要事在身或精神不佳的时候还是得坐校车。而在此站等校车的绝大多数学生手中都空空如也,三三两两闲聊着,不像有要紧事在身的人。另一位同学听闻了记者的问题之后,低声不屑地和身边的朋友说了句“懒得走路,不就是一两块钱么”。记者试图通过调查说一个问题:这绝不是一两块钱的事情这么简单。
  由于人流量每天随时变化,东西双向乘客流量不对等,发车时间都要根据学生流量调整,上课时间,几十分钟一辆通勤车没坐满,校车也必须发车;上下课高峰期或节假日,7辆车同时上岗也可能满足不了客流需求。有时候东区起点长队伍等着上车,西区终点发空车也是常有的事情。每天从早上6:30到晚上11:00,校车基本上平均发车100余次,而由此产生的油耗一天也在150升左右。每燃烧1升汽油,可产生10立方米的废气。那么,燕大校园内一天仅校车就将产生1500立方米废气。学校是我们的家,我们是学校的主人,绿色校园需要我们每一位学生的爱护,所以坐不坐校车绝不是一块两块钱的事情。
  学校为降低安全隐患,将校车时速控制在30公里以下,很多同学对此纷纷吐槽。一位在电气学院站等车的同学在学校贴吧上抱怨道:“一个小时的时间校车一共就过去四辆,而且一辆开的比一辆慢!”然而,他们在抱怨之余,却是选择继续等待校车。按照这位同学的描述,25分钟才一辆校车(记者调查的事实并非如此),如果排队人多还不一定能坐上,如果步行或骑自行车都用不了几分钟,何况大多数学生没有拿重物,走走骑骑就当是强身健体,每次还能省下两块钱,何乐而不为呢!
  而根据记者的实验,从燕大宾馆步行至西区最远的11组团宿舍楼,不紧不慢需要35分钟,骑车需要15分钟,从西区骑车到东区只需要10分钟。
私家车是必须的吗?
  上午7点半到8点,是学生上课、教职工上班的高峰期,记者来到东校区宿舍区通往四教与燕宏桥交叉的路口进行观察。通过将近一周的时间,记者发现这一路段的确问题重重,高峰期汽车流量大,上课学生成群结队,自行车只能在人缝车缝中艰难穿行。“骑自行车难,不得不放弃。”一位大二女学生无奈地说道。而选择步行的同学也在 “反串”走车道,越来越无路可走,而学生的安全问题更是令人捏一把冷汗。
  我校人口密度大,道路上机动车、非机动车与行人较为密集。近年来我校教职员工私家车辆增长速度较快,校园内停车位日趋紧张,尤其东校区道路狭窄、停车位较少,校园内交通环境日趋复杂。目前来保卫处办过机动车通行证的教职工车辆就有4000多台,管理起来确实是个大难题。绿色出行,创建和谐美丽校园,是每一位燕大人的责任与义务,我们广大教职员工更应该为此做出努力。保卫处在2013年就发布了《关于校园文明交通、绿色出行的倡议书》,倡议书中提出,“建议在家属区居住并在东校区上班的教职员工尽量步行,打造低碳生活、绿色出行理念,缓解东校区行车停车压力。”我们也希望广大教职工能够“多走走,更健康。”我们也期待广大教职工可以放慢自己上下班的步伐,让自己的生活更绿色、更健康,让我们的校园更绿色、更环保。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在我校如火如荼进行中,我们的重点工作之一就是建设美丽燕园特色工程,建设平安校园、数字校园、绿色校园、和谐校园。
  在2013年11月23日,我校召开的文化工作会议上,我校党委副书记陈春利发表讲话时就说到“着力打造节能环保的新理念”也是我们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部分。“干净整洁的校舍,美丽优雅的校园,勤俭节约的氛围会对学生的社会意识和人文意识产生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良好影响”。我们要打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还要加强对青年学生的节约环保意识的培养,这也同时要求“作为施教者的全校教工首先做到为人师表和言传身教。每一人都要从自身做起,成为节约环保的模范。”
我们的出行可以更健康
  我们应该反思,能否换一种更节约、更健康、更绿色的方式来生活,恢复行走的自由,去体味平静生活的快乐,让人与车、车与自然及人与自然的关系更为和谐。来自材料学院金属材料专业的大二学生张子如告诉记者:“这学期一开始,我就给自己买了辆自行车,刚巧碰上去东区实习,这下再也不用忍受挤校车的惨境了。”经管学院会计学专业的大二学生樊一凡说:“在我看来骑自行车是一种经历,一种心情,一种生活的态度和一种人生的追求。自从转专业搬到西区,我就借了辆自行车,我喜欢那种在路上的感觉。享受自然的同时又可以保护自然。”自行车,曾是我国城市居民主要的代步工具。它不但方便快捷,而且节能环保,不像汽车那样高耗能,有尾气排放,污染空气。在这个科技时代中,绿色出行应该成为每一个人的生活态度,自行车也应该重新为我们所称道。
  春天近了,天蓝白云伴,风轻阳光暖。绿色的叶,绿色的草,专属于美好的绿色校园。如果我们把校车看做是一种奢侈,而把自行车和步行当做一种享受,那么,你的举手之劳便可以为我们搭建一片校园的蓝天,那么,你会看到一群充满青春活力的学生欢快无忧地骑行或漫步于校园一隅。绿色出行,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那么再微小的行动也是莫大的支持。 

作者简介

刘蕊,2013年研究生毕业留校工作,任职于燕山大学宣传部新闻中心,负责校园新闻采访工作和校园新闻网、《燕山大学报》的编辑工作,从业以来,负责了校园经纬、文艺副刊、光影燕大、综合新闻等栏目的编辑工作,接触了大量的人物、事件,希望通过自己的文字打动和影响一些燕大人。撰写了大量人物通讯、新闻评论、现场新闻、深度调查等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