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智库专家 > 专家推荐阅读 > 正文
"虚拟世界主义”视野下的新闻教育变革发布时间:2015-10-13 20:38:55     发布人:史安斌
史安斌(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2015年10月9日,北京)

         感谢本次会议的组织者邀请我来谈谈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新闻教育课程模板》的感受。这个“模板”是在新闻传播走向“全球化、全民化、全媒化”的背景下产生的,其中所提供的“跨文化新闻”、“全球新闻”、“数据新闻”、“社区电台”等前沿课程都鲜明地体现了这三个“全”字的时代特征,同时也是新闻教育界加强国际合作与跨文化对话、强化“全球新闻”的生产、培养“全球记者”与“全球公民”的产物。从这个意义上看,《模板》的问世可谓“功莫大焉”。

         作为对今天讨论主题的回应,我想在大会规定的十分钟时间里提及三个概念,并结合清华的实践简要阐述我个人的立场,以期引发大家的思考和讨论。

         (1)今天的会议谈的是“全球视野”(cosmopoliteness),这也是跨文化传播学的核心概念之一。这个概念来自于“世界主义”(cosmopolitanism),其核心诉求是在“相互尊重、求同存异”的基础上借助于全球性的媒介平台开展跨文化对话。“世界主义”不同于强调单个国家核心利益的“民族主义”,也不同于强调民族-国家之间相互博弈与调和的“国际主义”,它强调的是超越地域、国家、民族、阶级、党派、文化和意识形态的纷争,建基于对“人类共同福祉”的关切。有鉴于此,我们应当区分传统的“国际新闻”与“全球新闻”的概念(可参考我新浪博客上的相关论文),在此我不做展开,但我想强调的是,《课程模板》为我们提供了如何将“全球新闻”这一前沿理念付诸于新闻学课堂的范例。

         在此我还想提及从清华园走出的习近平主席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我们做了一个统计,他从上任后至今在各种场合发表的讲话中73次提到了这个概念,仅在上个月访问美国和出席联合国大会中提到这个词达11次之多。“一带一路”、“亚投行”等新倡议的实施以及强化中国在维和、女性权益保护、气候变化等全球议题上的话语权,都是中国领导人超越“民族主义”和“国际主义”的藩篱,将“世界主义”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理念付诸于实践的开端。

         作为清华新闻学的开拓者,中国近代新闻业的开创者梁启超先生早在20世纪初就提出“有一人之报,有一党之报,有一国之报,有世界之报……以全世界人类之利益为目的者,世界之报”。梁任公所谓“世界之报”即为当今新闻传播学者理想中的“全球媒体”(global media),代表了中国人对全球新闻传播时代的美好憧憬。近一个世纪后的2002年4月,清华大学成立新闻与传播学院,标志着新闻传播的教学和研究在清华园正式展开。学院把新闻传播教育的国际化作为其根本宗旨,表明我们所力图传承的仍然是梁任公对新闻传播的这份独具全球视野的宽广情怀。经过十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我们建成了中国内地国际化程度最高的新闻学院,培养了来自全世界50多个国家的200多名留学生。中外师生共同探索新闻传播的“全球议题”是清华新闻学院的特色。

         过去西方一些同行认为,来中国学习新闻学是个“笑话”,现在我们用自己八年来的国际化办学实践说明,当今的中国既是一个“新闻富矿”,也同样是新闻教育最具活力的试验场。我们培养的韩国留学生朴晋范先生作为主创之一制作的纪录片《超级中国》获得海内外广泛关注,美国留学生Eric Fish今年夏天在美国出版了 《中国千禧一代》 (China's Millennials: The WantGeneration)即是明证。 

         我们开办的全球财经新闻硕士项目是中国内地首个全英文教学、招收外国留学生的新闻学硕士项目。所有的课程由中外教授共同用英文讲授,作业和毕业论文或新闻作品也是用英文完成。我们还获得了来自业界的帮助,设在美国华盛顿的国际记者中心和世界知名的财经媒体——彭博新闻社——选派了具有财经新闻从业经验的资深记者编辑参与教学工作。

         (2)其次,在新媒体的语境下派生出的“虚拟世界主义”(virtual cosmopolitanism)成为近年来国际学术界的热点问题之一。与精英化导向的、依靠政府、企业、大学等推动的“自上而下”实施的“世界主义”模式不同,“虚拟世界主义”强调以媒体为中心,通过“自下而上”的全民参与影响全球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在移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平台上进行的“全民传播”已经使新闻教育走出专业教育的“象牙塔”,成为每一位“全球公民”必备的素质教育。作为新闻传播学者,我们有责任积极推动新闻传播教育进入“素质教育”(general education)的课程中。明年秋天在清华即将开设的“苏世民全球学者项目”,尽管新闻传播学最终没有被列为首批开办的六个专业方向之一,但我们仍然力推“全球媒介与传播”(global media and communication)作为其中的一门素质课程。《模板》中的一些相关课程为我们更好地设计课程提供了及时的帮助。 

         (3)最后,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虚拟世界主义”倡导的是在全球性媒介平台(互联网和社交媒体)上展开跨文化对话。中国作为国际社会新兴力量的代表,应当与世界各国新闻教育工作者建立起一种“对话”模式,共同构建国际化的“新闻传播素养”课程和培训计划。这个问题可能需要单独召开一次国际研讨会加以深入交流。在此,我想引用哈佛大学校长德鲁·吉尔平·福斯特教授今年3月在清华的演讲,作为深入研讨如何构建“对话”模式的新闻教育的起点。她在演讲中重点谈到了在面对气候变化的挑战中包括清华和哈佛在内的全球大学之间加强合作的重要性。她说,大学的首要使命,就是“要‘不同凡响’地思考人类如何栖居在地球上…在当今世界,除了北京和波士顿,还有哪里更适合思考这个问题,迎接这一挑战?”

         总之,中国和世界各国的新闻学院应当在UNESCO的指导和协调下,继续加强合作,强化和提升政府、企业、媒体和公众的新闻技能和传播素养,促进在全球、国家、区域和社区等各个层面上开展对话、交流与传播,做“全球新闻”,培养“全球记者”和“全球公民”,这便是“虚拟世界主义”视野下新闻教育变革的要旨所在。

头条推荐
本月热点更多>>
征文作品更多>>
精彩图片
新闻学院更多>>
中新智库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02787号
Copyright © 1996 - 2013 CHINA 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