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智库专家 > 专家推荐阅读 > 正文
新华社记者解析一篇“讲好故事”的成功范例发布时间:2016-02-15 14:10:26     发布人:《中国记者》杂志
    内容提要 讲好故事应该包括两层意思:一是讲好的故事,第二则是如何把故事讲好。

    关键词 讲故事 作品评析 军事报道

    文/徐兆荣

    读罢通讯《在这里,忠诚坚守——武警广东总队陆丰中队建队育人记事》(新华社10月28日电),不禁拍案叫绝,同时想起了一位老编辑曾经说过的“好文章是写出来的!”这句老话。不错,这篇倾注了作者心力、让人一口气读完的通讯,的确是一篇具有鲜明特色的“写出来”的军事报道佳作。

    哪一篇报道不是“写出来”的呢?!可是,平庸之作固然是写了,却一定是没有“写出来”的。这篇军事报道的确是“写出来”了,而且写得生动精彩、可读耐读、引人入胜。其特色在于:

    第一,欲让“红花”红,必先“绿叶”绿。

    这一特色可谓这篇通讯最鲜明的一大亮色。这篇通讯之所以具有可读性,能让人一口气读下去,并非这个中队事迹本身多么惊天动地,而是通讯写作上运用了反差对比的手法,通过强烈的比对效果,开篇就向读者展示了中队所处恶劣环境的强烈反差的矛盾关系:“这里曾被称作‘黑色制造’的重镇,这里曾生产了全国近1/3的冰毒,这里个别承担反毒防毒责任的人竟成了毒贩的‘保护伞’”。紧接着,文章又交待了中队官兵与看押目标“涉毒嫌犯”的交集与矛盾及其结果:“常年看管着数倍于己的涉毒嫌犯,在‘红’与‘黑’的对决之中,洁身自好,保持了66年无一名官兵违法违纪,无一起执勤安全事故的战绩……”这种如同电影大片式的展示手法,一上来就将读者引入到一个凶险境地,接着又交待中队官兵和凶险环境以及与涉毒嫌犯之间的关系,将中队官兵与“涉毒嫌犯”紧密联系在一起,无疑就像电影大片一样紧紧地吸引着观众。

    为让中队官兵这朵“红花”在读者心中鲜明亮丽起来,作者极尽所能铺陈“涉毒嫌犯”及环境这片“绿叶”的“绿”。整篇通讯围绕中队官兵与“涉嫌毒犯”以及与环境、条件的关系,让故事交替推进,次第展开,让“条件差、矛盾多、诱惑大”等一系列挑战和考验始终与中队官兵如影随形。正因如此,方显出官兵“身处‘染缸’不变质”的可贵和“意志坚定如钢铁”的难得。至此,将中队官兵喻为“最不放心的位置上”的 “最放心的人”才顺理成章。通讯集中展示了涉毒嫌犯的“巨额现金、名贵字画、高档手表”等各种诱惑招数,更反衬出“官兵们不为所动,无一人‘落水’”的崇高境界,通讯主题——中队官兵“忠诚坚守”的意义就水落石出、水到渠成了。

    这种写“此”必先及“彼”或者说“先抑后扬”的写法,在日常军事报道中之所以鲜见,是因为一些记者只满足于就事论事,写“此”懒得及“彼”,才导致出现诸多平铺直叙、缺乏可读性的平庸之作。

    其实,这种写作方法并非作者独创,更不是只有美国大片中才有,我国的经典名作中俯拾即是。《三国演义》中“关公温酒斩华雄”的故事可谓妇孺皆知,至于关公是如何斩下华雄首级的人们却不甚了了,因为书中根本没写。书中反倒是重点描写了关羽出战前华雄连斩俞涉、潘凤两员大将的场景,极尽彰显华雄的神勇,待到写关羽,却只有“出帐提刀,飞身上马”,紧接着笔锋一转就是结果了:“云长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其酒尚温”。[1]此处妙就妙在,作者虽不正面描写关羽神勇,反而极尽铺陈华雄武艺高强,结果华雄还是被关羽斩了,关羽高大的形象自然会在读者心中站立起来。

    联想到美国作家海明威的传世佳作《老人与海》,与其说作者赞美了渔夫桑提亚哥永不言败的大无畏英雄气概,不如说作者将渔夫面对凶险和艰辛刻画到了极至,才愈加彰显出渔夫战胜困难的英雄本色。

    通讯中对于中队官兵环境及条件的铺垫还不止“涉嫌毒犯”,比之更重要的“红色基因”也是通讯的一根红线,更是中队官兵的精神支柱、力量源泉。为了让读者清楚“红色基因”以及官兵与“红色基因”的关系,通讯从“海丰的红宫红场”到“澎湃烈士”与“中国第一个苏维埃政权”,再到官兵的“认同感”等等,用大量篇幅再现和描述了中队官兵认可、传承“红色基因”的场景和过程,由此坐实了通讯借以揭示的官兵之所以忠诚坚守的根本原因——“靠的就是‘红色基因血脉永续’”。这不啻是反衬官兵这朵“红花”的又一片“绿叶”。

    试想,通讯若没了“红色基因”“涉嫌毒犯”等环境的描写,中队官兵的“坚守”和“忠诚”又何以显现出高尚和可贵呢?

    第二,多展现,少叙述。

    时下谈到中国软实力,人们讲得最多的就是“讲好中国故事”。但是无论是消息或通讯,实践中我们往往忽略了真正去讲故事,而是习惯于从原则、从大处、从一般、从概念去想问题、写报道,而不善于从具体、从小处、从个别、从形象写起。总之,是不善于讲故事。

    2013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要精心做好对外宣传工作,创新对外宣传方式,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讲好故事应该包括两层意思:一是讲好的故事,也就是要讲鼓舞人、激励人奋进向上的正能量的故事;第二层意思则是如何把故事讲好的问题。讲好,最好的办法就是忠实描述记者所见所闻。美国著名新闻学教育家门彻教授在《新闻报道与写作》中讲到优秀新闻写作的基本原则时强调:“要展现,不要讲述。给我看你所看到的一切,用文字来描绘一幅画”,并对比展现和讲述的不同效果指出:“讲述使阅读枯燥,而且使读者被动地接受信息;展现则让读者自己想象、自己得出结论、经历顿悟。”[2]

    这篇通讯作者显然是注意到了这一点。比如,“9月30日清晨,细雨濛濛、苍柏肃穆,位于汕尾海丰的红宫红场格外庄严……”通讯用类似散文笔法,如此细致描写出时间、地点、景物、场景……如同影视镜头,让读者大有亲临现场之感。接下来,通讯写道:“和往年一样,又一批五湖四海的新战士来到这里,他们的第一堂教育课照例在红场进行。”原来,这里写的竟是部队很正常的一次教育活动。作者把部队一次普通思想教育活动写得生动形象、活灵活现、可视可触可感,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可谓用心良苦。

    第三,让人物说话,作者噤声。

    我们习见的军事典型报道中,最常见的问题是为强调通讯的思想性,作者时常直接站出来发议论、讲观点、谈看法,这种作者强“贴”上去的思想性往往与所要报道的典型成为“两张皮”,读者很难接受,也难以买账。

    这篇通讯中,作者显然巧妙地规避了这一问题,而是通过深入扎实的采访,准确选取人物思想深刻的对话,用人物引语揭示作者想表达的理念——即通讯主题思想,使通讯主题与典型写作浑成一体,自然天成,更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比如:“‘对陆丰中队官兵来说,红色文化的传承让他们无论是血与火的洗礼,还是钱与色的诱惑,都是能够通过的考验。’武警广东省总队政治部主任王汉波说,在那样的环境下长期忠诚坚守,靠的就是‘红色基因血脉永续’。”此话由政治部主任说出来,既符合人物身份,又一语中的,深化了通讯主题。

    再比如:“‘陆丰中队看守目标条件差,矛盾多,诱惑大。为此,支队党委始终坚持把最放心的人用到最不放心的位置上,把优秀骨干放到关键岗位和重点部位。’武警汕尾支队政委陈荫洲说。”记者采访时,一定听陈荫洲说了许多话,但作者敏锐地把人物这句话挑出来,用作直接引语,既符合人物党委书记的身份,又巧妙完成了作者想表达的中队官兵就是让人“最放心的人”的理念。

    其实,全篇通讯中“有红色基因血脉永续”“在最不放心的地方用最放心的人”“总想给部队留下些什么”“中队就像一个家”四个小标题,均来自人物的直接引语。来自于人物引语的这四个小标题既贴切、深化了通讯主题,又比作者自拟标题不知要鲜活、生动、亲切了多少倍。

    第四,欲让读者“入脑”,作者必先“走心”。

    如果说以上3点特色是作者“写出来”的,那么这里探讨的则是“怎么写”,而“怎么写”也不是探究写作方法,而是作者写作时的精神状态。

    “这里曾被称作‘黑色制造’的重镇,这里曾生产了全国近1/3的冰毒,这里……然而,也在这里,有一支光荣的部队……”读着这些饱含深情、朗朗上口的文字,读者即刻能想象得出作者写出这些文字时全神贯注、用尽心力的神情。作为签发人的我当真给作者打去电话询问,果不出所料:“那是一种忘我的、全部身心都投入到稿件写作的一种高度紧张状况”,作者如是说。试想,作者懒散着、这里看看、那里瞧瞧、听听别人转述、抄抄现成材料,缺少感性认识,没有产生激情,是绝然写不出上述生动、形象、紧凑且富有韵律的文字的。

    文字中饱含深情,这也是作者要写出好通讯、讲好故事必须要做到的。试想如果作者不对典型人物寄予情感,又怎能指望写出来的文字打动读者?又何谈文章的感染力吸引力?正如著名老报人郭梅尼所说:“记者的感情,记者的哭声,记者的泪水,读者都会感到、听到、看到的。稿子是记者的血啊。”[3]

    在当下传统主流媒体与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竞争格局下,如何发挥典型报道的传统魅力,发挥好典型报道的优势,扩大影响力,增强引导力?尤其是一些军事报道、典型宣传如果只一味玩弄“高大上”,不讲究写法、缺乏技巧;更有一些记者不蹲点、不采访,更谈不上深入采访,只满足于跑跑场子、抄抄材料,以至于使一些典型宣传落入“谁写谁看、写谁谁看、读者不看”的境地;结合“走转改”的实践要求,这篇通讯无疑提供了一个值得借鉴的样本。(作者是新华社高级编辑、国内部副总编辑、新闻研究所特约研究员)

    【注释】

    [1]罗贯中著:《三国演义》第45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

    [2][美]梅尔文·门彻著:《新闻报道与写作》(第九版)第174页、第176页,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

    [3]《首届范长江新闻奖文集》第196页,新华出版社1993年版。

头条推荐
本月热点更多>>
征文作品更多>>
精彩图片
新闻学院更多>>
中新智库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02787号
Copyright © 1996 - 2013 CHINA 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