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梁勤俭:传统媒体发展自身 切莫“等、靠、要”

传统媒体眼前正确的做法,毫无疑问就是用自信的心态戒急,用科学的方法加快,而不是一味地“等、靠、要”,被动地被市场推着往前走,这方面我们已经有太多吃苦头的教训了。...

微信:组织的媒介,还是人的媒介

  当下,以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带来一种新的可能性,把以人为本的社会交往渗透到组织逻辑之中,从而给组织和个人都带来新的空间。  与MS ...

从媒体“抄无可抄”中读懂尊重原创

  当原创被保护,当作者获得激励,更有品质的内容会源源不断生产出来,互联网世界将因精品迭出而精彩,媒体融合之路也将越走越宽  日前 ...

今年,明年:中国媒体行业10大预测

群邑中国最新发布的2016年春季版《今年,明年:中国媒体行业预测》报告,与外界对媒体行业的悲观预测相异,报告中对于中国广告花费市场前景预估较为乐观。...

"3.15"关注新闻打假 莫让社会偏见"成就"假新闻

假新闻闹出大动静,除了要谴责假新闻炮制者的造假行为,也得认真分析一下这些假新闻为何能够短时间内持续发酵,成为舆论热点。...

两会记者要“干什么吆喝什么”

其实,任何场合都会有记者对专业人员问非专业问题。原因一方面是记者专业素养不足,另一方面是准备不够充分,还有一方面就是娱乐化的内心蠢蠢欲动,不管面对什么人都想......

李东东等85位委员联名提案:巩固主流报媒新闻舆论主阵地

国政协委员、原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理事长李东东,联名新闻出版、对外友好、民盟、农工、致公、总工会、青联、妇联、侨联、科技、农业、教育、医卫......

八问两会新闻发布会 记者获得提问机会有绝招吗?

围绕两会举行的新闻发布会、记者会,以及每年的压轴戏——总理会见中外记者,都是媒体获得信息、公众了解政策的重要平台。这些活动从什么时候开始举行,有什么样的运行......

记者手记:新闻战场也是素质战场

新闻人的素质不只是对于新闻事件的敏感度、挖掘真相的能力、写稿剪片子的水平,还有在利用这份职业赋予的权利的同时,保持最基本的礼貌和尊重。...

漂亮女记者为何越来越少?

我发现好几位一起奋战过的女记者却不见踪影。联系询问后得知,无一例外她们都从原新闻工作单位离职,跳槽去了新兴的互联网类企业,或从事公关品牌管理,或从事中层管理......

全国政协新闻发言人王国庆:媒体人一定要有定力

王国庆说,作为媒体人,一定要有定力,尤其是传统媒体的从业人员,不能浮躁、不能着急。...

白岩松:媒体人要当环保的“喜鹊”和“啄木鸟”

白岩松生动地用“喜鹊”、“啄木鸟”来比喻媒体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当“喜鹊”是及时发布与环境保护有关的新闻,也要当“啄木鸟”,做好舆论监督,叼出破坏环境的“害虫......

政协发布会上的记者:失误的与被点赞的

我想写写本场发布会的记者,我的这群同行,他们就在现场,却往往在镜头之外。...

媒体融合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升至国家战略高度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郑保卫表示,《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提及媒体融合问题,体现了中央对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问题的重视。党和政府大力推进媒体融合,很重......

京华时报:“抹香香”事件反转是一堂新闻实践课

“抹香香”事件逆转,是一堂生动的新闻课。作为负责任的新闻从业者,在新闻工作中既要投入情感,在报道中体现“铁肩担道义”的情怀,又不能被朴素的情感所左右,以致影......

胡钰:确立新媒体传播的伦理规范

新闻伦理的实现,离不开新闻传播者的自律。实现这一自律,需要媒体从业者提高新闻伦理素养。在自媒体传播中,几乎所有网民都是新闻人。因此,新闻伦理素养培育面对的就......

陈力丹:记者对“不说谎” 要有敬畏感

假的就是假的,为什么还要如此矫情?因为我们内心对基本的道德要求“不说谎”缺少敬畏感,这是说假话说惯了以后的无意识反应,例如明明是记者,采访中随口冒充其他身份......

新闻题材电影《聚焦》获第88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奖

影片取材自真实事件,讲述《波士顿环球报》“聚焦”报道组的编辑和记者,披露美国天主教试图掩盖神父性侵儿童的丑闻的故事。...

李浩燃:媒介素养是门基本功

如果不会运用媒体,甚至失去与媒体打交道的能力,不仅阻滞正常工作,还可能酿成舆情“次生灾害”。...

农妇组团“约炮”?一则虚构报道的背后

春节期间,一篇题为《春节纪事:一个病情加重的东北村庄丨返乡日记》的文章经微信、微博转发,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