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学院 > 智库要闻 > 正文
甬平访谈:全新舆论生态环境下的新闻发言人发布时间:2016-08-25 15:49:04     发布人:

王甬平:万老师我从第一期开始来参加全国的新闻发言培训班,转眼间我觉得——.

 

万  里:从第一次到现在应该七八年了。

 

王甬平:这一期已经到了第38期,第38期就意味着我们的培训的人数已是非常可观的人群了。

 

万  里:是的。从新闻发言人培训,再加上我们还有其他的像新闻采编,新媒体的培训,有12000人左右参加过我们培训的学员。应该说是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都有学员来参加过。甚至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的一些新闻官从行业上来看,有地方政府的新闻官、新闻发言人,各个领域在地方政府的基层领导干部。还有一部分就是企事业单位的领导,企业包括那就很多了。

 

王甬平:从央企一直到地方。也就是说我们在这几年中,通过这38期的新闻发言人培训班,已经把新闻发言人这个我们国家在逐步推进的职业化工作,通过我们的培训,已经普及到了全国。

 

万  里:应该说中国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建设,从2003年非典开始正式开始了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化的建设,经过十几年的时间。确确实实随着形势的发展,当前尤其是在新闻舆论传播的全新的格局下、作为政务公开的要求下,那么新闻发言人的制度建设,应该说在中国得到了全面的铺开和质量的提高。我认为在10几年的时间,新闻发言人制度化建设,可以说是从无到有,逐步完善,逐步提高。从队伍建设上来看已经初具规模,从观念意识上来看正在逐步提升。新闻发言人他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和沟通民众、发布信息、回应社会关切这方面应该说,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王甬平:我们这几年尤其重要是在互联网时代舆情的传递和舆情的主导这两个方面进行工作中,我们的新闻发言人,是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他们都是每一次的新闻大事件发生时的发声者。他们的发声有时候是在引导着一个事件的走向,甚至在决定着这个事件最后它可能会发声成什么模样。万里老师这么长时间来从理论到实践,对新闻发言人建立到制度的确立,都可以说是亲身经历。您觉得在我们进行这一项新闻发言人培训工作中,主要给我们带来了哪几方面非常显著的对于舆情传递和控制的变化?

 

万里:这些年通过对新闻发言人的培训,有一个很深切的感受。也是对我们从事的新闻发言人这样的工作的一些同事的经验总结。公共事件、危机事故发生后,好的新闻发布,好的媒体沟通、信息传播,虽然不能改变已经发生的事实,但却可以改变媒体和公众对已经发生的事实的看法甚至态度。

 

王甬平:请万老师举几个比较著名的案例。

 

万  里:这方面的例子太多了,最典型的案例莫过于早年冠生园和肯德基的案例,同样是食品安全问题,由于对媒体的不同应对,结果天壤之别,一个最终破产,一个转危机为生机,甚至是商机。冠生园就是因为对这种媒体生态、媒体特性不了解、不认识,完全的处于一种很陌生的状态,用传统思维方式来对待媒体,酿成了惨重的后果。

  

王甬平:是啊,本来这件事情,他可能只是发生在某一个企业,但是由于这件事情发生以后我们不能够有效地、恰当地去控制舆情的发展。

 

万  里:对事件的处置,而且采取错误的措施,导致了企业最终的大祸。

 

王甬平:酿成了企业经济损失巨大,整个企业的形象诋毁。

 

万  里:整个企业就这样倒闭了,还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再说成功的案例,我们还是举食品行业的成功案例,就是说肯德基说加了苏丹红,当时全中国的人民包括我在内,都认为苏丹红肯定完了,肯德基在中国的生命也完结了。因为苏丹红是一个毒品,可苏丹红应对的非常有章法、非常的成熟、非常的理智,最后不仅肯德基没有倒闭,而且短短时间就全线恢复。

 

王甬平:其实国际上对新闻发言人制度很成熟。所以我们在培训中,是否也充分地向国际学习,向这些著名的、对我们很多榜样指导的案例去学习?

 

万  里:是的。

 

王甬平:我觉得您还是分析一下,目前哪几点是我们要让现在的新闻工作继续能够发展,而且能够进一步的深化,让它更有制度性,更有前瞻性。

 

万  里:互联网时代传播规律,传播的格局,传播的渠道、模式、平台等,和过去相比起来完全是一个全新的格局。

 

王甬平:这是从传统媒体朝互联网新媒体发展的过程当中。

 

万  里:对,我们过去讲传统媒体它的话语是掌控在媒体手中,媒体有无上的话语权,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自媒体、新媒体这样的发展,人人都能发声。

 

王甬平:所以在这个时期新闻发言人,他的地位和作用是更高、他工作的难度也更大。您觉得我们现在面对这么一种新情况,我们应该如何对我们培训的进一步深化、进一步提高水准、进一步适合互联网时代?

 

万  里:我想作为新闻发言人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不仅是新闻发言,而且是我们基层的领导干部、管理干部,甚至工作人员、管理人员等都应该加强这种媒介素养、媒体素养。首先就说是要有这种观念和意识,要充分的意识到当前的传播规律、传播环境,他的生态已经完全变了,不是过去的时候几家媒体在那说话,大家听。而现在不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作为基层领导干部也罢,新闻发言人也罢,就应该要认识到规律已经变了,生态环境已经变了,舆论传播的环境已经变了,强化互联网思维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王甬平:要适应新的变化,就要与时俱进的学习。万老师今天也是重点提到这一点,就是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日益迅速的发展,我们尤其重要的作为新闻发言人,首先要过互联网应用能力关,这样才能够手中有一个“核”武器,才能够打胜仗。

 

万  里:对。现在应该说是出现一个新问题,就是大家不适应。首先认识不到,第二个就是不适应,如果说都意识不到、认识不到,更谈不上你的方式、方法有所改进。

 

王甬平:作为我们的新闻发言人,可能目前在互联网高速,甚至可以说是超速发展的过程中,我们首先要有互联网的意识,同时要有互联网的工作能力。这可能是我们在新闻发言人培训当中,要注入一个崭新的而且是主要的元素。

 

万  里:这个确实是我们在培训工作当中、培训的内容设计上很强化的一个,也这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来有一条就说是要提高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而媒体我们刚才已经谈到了,已是一种全新的格局。这个全新的格局体现在什么?就是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我们过去说网站、网络上的各种论坛,到现在的微博、微信、公众微信号,还有手机客户端,这些都是信息传播传递的非常有效的渠道和手段。如果在这些方面认识不到,那么必然要落后于形势,必然会给工作带来不利的影响。

  

王甬平:舆论的阵地多了以后,你不去占领立即会有人去抢占。也就是说我们必须首先要意识到,在这个互联网的时代,我们不仅意识必须与时俱进,我们的能力也必须要与时俱进,这样你才能够应对许多的自媒体的出现,许多各种各样通过互联网,每个人都可以发声的渠道的出现,比如说现在我们几乎移动手机几乎是城市人口100%,农村人口至少是一半以上。所以这么大的一个比例在移动端的持有者,现在大部分都装了微信,而微信既有朋友间的传播,又有群之间的传播,所以使得公众微信号高速发展,公众微信号目前总量是2000万个,而且每天是以2万个增长速度在增长。由于它进入的门槛低,任何人都可以到公众微信号里面发声,所以就使得我们整体的舆论环境,是比原先复杂的不是成倍成长,是成了一个等差等比极速的增长。在这种情况下,作为我们新闻发言人,也可以说是新闻官,您觉得我们应该新时期树立什么样新的工作状态和新的工作制度,使得新闻发言人,无论从制度和它的表现形式、它的工作内容都完全能够符合互联网时代的发展?

 

万  里:我想这个应该说从两个方面来说。首先是从国家层面,要加强对新媒体、自媒体的规范和引导;其次,作为新闻发言人或者是我们基层的领导干部,要适应、要提高自己应这种媒体或者是业界、学界有时候叫全媒体,有的叫自媒体、新媒体,现在还没有一个规范的或者标准的说法。总之就是要适应这么一个全新的格局,适应提高能力。现在我们很多领导干部是一种我们习总书记说的,是非常被动。为什么会被动?是因为能力的不足引起的能力恐慌,所以会出现很多的基层领导干部躲媒体,躲着、拖着,这样的情况很多。

 

王甬平:其实它是酿成某一个舆情发生以后,不能够及时的、有效的去引导它、掌控它。

万  里:对,让那些不是问题的问题,最后因为它处置的方式方法和手段滞后,酿成了祸。

 

王甬平:所以在新的时期,我们指的新时期,其实就是互联网高速发展,而且我们国家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甚至可以说在全世界都走在前列。在这个媒体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它的表现形式、它的技术手段都高速发展的时期,我们新闻发言人培训,可能也就是在这时光需走出一条崭新的与时俱进的路。

 

万  里:我们也会与时俱进,我们不断的吸收这种新的能量、新的理念,更好的、更多的为新闻教育方面的培训做出一些我们应该做的一些工作。我们最终成立一个中国新闻智库,这样的一个学术研究机构,整合一下媒体的资源和新闻专家学者的资源,整合我们1万多名学员,他们在一线,在新闻实践中,都有很深度的实践,也有很多经验,有很多体会。同时专家学者他们又希望能够得到一线这样很生动、鲜活的新闻实践。我们会在这种基础上,把高端的一些新闻资源整合起来,更好的为社会服务,为基层服务。他们丰富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念的东西更好的去指导、去服务于社会,服务于现在全媒体时代,让更多的领导干部、更多的管理干部、更多的公民能够提高媒介素养,能够更好的去政务公开,更好的传递信息。

 

王甬平:同时在理论和实践的过程当中,建立起我们一套逐步走向完善的新闻发言人培训的学科把我们所有的应用能力,去紧紧的拥抱互联网,使我们的新闻发言人从理论到实践,从他的工作水平到工作职能,都能够完全符合目前的新闻新发展时期的需要。按照您表达的目前对整个培训的设想一样,我们一定能够让我们的新闻发言人培训,在新的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期,推出我们新时期的新闻发言人的培训。谢谢万老师。

 

     万  里:谢谢,我们会按照这种思路和方向继续努力,谢谢!

头条推荐
本月热点更多>>
征文作品更多>>
精彩图片
新闻学院更多>>
中新智库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02787号
Copyright © 1996 - 2013 CHINA 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