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学院 > 智库要闻 > 正文
舆情回应把握好这三个“度”,才能掌控舆论主动权发布时间:2018-04-13 10:16:00     发布人:

“黄金时间”,就是最有利于将事件处理得最好的时间。有研究表明,事件发生4小时内可能被大量转发,24小时内就能成为舆论焦点。如果此时不及时发布权威信息,争夺舆情引导先机,那么各种谣言、虚假信息就会在公众质疑声中不断被放大传播,误导社会公众,导致事态扩大,把舆情危机推向高潮。

 

因此,有专家提出回应“黄金4小时”原则。而随着自媒体等的发展,突发事件舆情回应的“黄金4小时”屡屡被新的记录刷新,“黄金1小时”原则被提出。  

有准度,注意循序渐进  

此外,舆情回应还需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即在不同阶段应当如何回应、回应什么,强调有理有节有序地回应,对此,有专家提出“4确认5发布”的做法。“4确认5发布”并不意味着每个事件的发布最多五次,而是强调过程的有序性。

 

如果出现了舆情,首先要做的是表明立场和态度,因而第一次发布就是要表示高度关注。同时,启动调查机制,进行第一次确认——事件的存在性,即核实网络及舆论所反映的问题是否存在。

第二次回应就是对事件存在性的回应,即舆论所反映的问题到底是一个基本的事实,还是子虚乌有。接着进行第二次确认——事件的真实性,即舆论所反映的问题虽然是存在的,但所描述的内容是否都是真实的,有无“水分”。如果有,要及时澄清;如果没有,说明舆论反映的问题都是真实的。

 

第三次发布即为对事件真实性的回应,进一步查明的情况如何,相关支撑性数据在这一阶段需要跟进。然后进行第三次确认——事件的逻辑性,即对舆论所反映的情况是如何发生的、怎样发展的、怎么演变的等进行确认,其内在逻辑是什么,亦即对事件发生原因及过程的调查是第三次确认的主要工作。

 

第四次发布就是对调查结果的发布以及相关主体的处置措施等的发布。最后进行第四次确认——事件的关联性,即对与事件相关的衍生信息的确认。第五次发布也是对衍生信息进行回应的发布。

有温度,照顾公众情绪

突发事件中,舆论情绪化发泄多于理性争辩,网民有时甚至诉诸语言暴力。因此,危机应对时,不应将自身陷入情绪对抗中,对公众抱有任何抵触心理。要先合情再合理,安抚公众情绪才能为舆情降温。没有温度的回应非但不能平息舆情,还可能刺激公众情绪,恶化舆情走势。

 

回应内容上,需要遵循舆情回应的一般规律。首先,对焦点问题进行梳理,摸清公众的忧虑点,并依据公众关注度对之加以排序,从而确定回应内容的顺序。其次,舆情回应除了说明事实之外,还是与公众交流情感、消除隔阂和建立信任的契机,因而回应内容要有人文关怀和一定的温度。

回应时最好能“入网随俗”,准确把握网络语境,酌情转变话语体系,避免官话、套话,人性化语言表达回应舆论关切。
 

原标题:舆情回应要把握好三个“度”

文章来源:河南教育舆论

图片来源:百度图库

免责声明:本文转自网络公开渠道,旨在为广大用户提供最新最全的信息,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头条推荐
本月热点更多>>
征文作品更多>>
精彩图片
新闻学院更多>>
中新智库版权所有 京ICP备13002787号
Copyright © 1996 - 2013 CHINA 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