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高科重点支持企业终结硕果
三特索道深圳成功上市
三特索道深圳成功上市
在武汉高科集团公司8年来的大力支持和不懈努力下,三特索道股份公司于2007年6月29日顺利通过了中国证监会的上市发行审核,8月6日在深交所开始网上申购,8月10日上市。
武汉高科全资子公司——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总公司持有该公司1170.887万股,约占三特公司总股本的23.42%,处于相对控股地位。本次发行完成后,发展总公司仍拥有三特索道14.64%的股份,仍为第一大股东。三特上市是湖北省3年来首家IPO企业,同时,也结束了集团公司8年来在人福科技等公司上市后,无一家参、控股企业上市的历史。
三特索道是一家以客运索道经营为主、景观及景观房地产开发经营为辅的跨区域、专业化集团公司,是“国际索道协会”最早的中国企业会员之一。本次A股发行募集资金将用于贵州梵净山客运架空索道项目、陕西华山宾馆改造项目、湖北咸丰坪坝营生态旅游区一期项目。
8月6日,三特索道以5.68元的价格在深交所正式发行。这次公开发行是在公司5000万股的基础上新发行3000万股,其中1500万股向在原“武汉柜台”交易的个人股同比例定向配售,其余1500万股向社会公众公开发行。三特索道的上市,为武汉柜台交易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创新思路和样本
(链接)
三特索道上市意味着什么?
-一个综合性旅游产业集团借势而起
—武汉柜台遗留问题创新思路破题
——武汉高科资本市场再破冰
-一个综合性旅游产业集团借势而起
—武汉柜台遗留问题创新思路破题
——武汉高科资本市场再破冰
武汉三特索道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上市不经意间打破了三项纪录:从2004年7月5日以来,湖北就再没有一家公司在国内A股市场上市,“上市荒”已有3年;武汉柜台交易历史遗留问题有了解决的创新思路;武汉高科投资的企业8年以后再次登陆资本市场。
三特索道这次上市,实现了三特公司、柜台股民、武汉高科三嬴见面,意义不同寻常。
有利三特做强做大
一般人或许对三特索道公司还不甚了解。而在中国索道和旅游行业,三特却是声名显赫,堪称“索道大王”。
三特索道前身为1989年成立的武汉市三特电气研究所,由当时从722所辞职下海的张海澎等人创办。当年公司更名为武汉市三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直到1998年,公司才更名为现名。公司股权历经数番复杂的变化后,现在公司控股股东为武汉东湖开发区发展总公司。
1993年初,三特的首条索道在东湖磨山开建。年底,磨山索道投入运营,第二年就给三特带来了高额的回报。随后,三特又把眼光投向了华山。1996年,投入8900万元的华山索道正式开通运营。华山索道全套设备从奥地利引进,索道全长1524.95米,落差755米,其技术水准、建设难度堪称“亚洲第一索”。华山索道改写了“自古华山一条路”的历史。这项工程也给三特带来了巨大的回报,更确立了三特在索道行业的地位。
根据三特索道的招股说明书显示:三特先后投资、建设和经营了十余条索道、缆车和滑道项目。公司经营的有华山索道、海南猴岛跨海索道、珠海石景山索道、内蒙古青山索道等四条索道,庐山三叠泉有轨缆车,广州白云山和珠海石景山两条滑道项目;目前正在规划建设的有贵州梵净山客运观光索道、湖北咸丰坪坝营景区索道等项目。三特是以索道投资、建设、经营为主业的跨区域、专业化集团公司。在国内索道行业,无论是投资经营规模,还是技术水平,都处于领先地位。公司的收入也主要源自索道门票收入,近3年占到了公司收入的70%左右。
三特索道未来发展模式是以索道为主、景区和景观房地产开发为辅,“努力发展成为我国最具活力和跨区域经营能力的大型综合性旅游产业集团”。可以预见,通过首次A股资本市场融资的机遇,将给三特带来新的发展机会,实现其美好愿景。
“武汉柜台”股东福音
三特索道曾经是著名的柜台股。10年前,不少股民都曾参与到红火的“汉柜”市场中。
三特公司曾向社会公开募集股份,并于1994年12月至1997年4月在“武汉证券自动报价系统”,也就是俗称的“武汉柜台”上柜交易。历史上曾激发无数股民激情的STAQ(证券交易自动报价系统)、NET(全国电子证券交易中心)、武汉柜台、济南柜台、淄博柜台以及各地证券交易中心等被统称为“柜台市场”。成立于1992年4月的武汉柜台,是当时全国最早的大型证券交易场所之一。1993年6月起,12只基金先后在此挂牌。1994年12月,武汉中商、六渡桥等8只内部股同时上柜试点交易。此后,汉柜股票逐渐增加到26只。
由于存在摘牌到主板市场上市的预期,当时柜台交易股票非常红火。一位曾参与武汉柜台市场的老股民称:“当时上涨达1000%的股票很多,我买了武汉塑料、武汉中百等柜台股票,都让我赚了上十倍。”从1996年11月起,作为“历史遗留问题股”,武汉柜台交易的祥龙电业、武汉中商、六渡桥、武汉石油、武汉塑料、武汉中百、汉商集团等7只股票相继赴沪深上市,另有一只“历史遗留问题股”三特股份被列入拟上市公司。
亚洲金融危机发生后,管理部门决定关闭全国所有股票柜台交易市场。1998年11月,剩下的18只“汉柜”股票全部停止交易。这些股票现托管于湖北省股权托管中心。
在武汉柜台中,三特的情况比较特殊。1994年12月,公司个人股2084万股在武汉柜台挂牌交易。1997年4月,中国证监会下发《关于受理历史遗留问题企业申报材料的通知》后,三特公司个人股股票摘牌。摘牌后,2084万个人股就一直冻结在武汉证券登记中心(现湖北省股权托管中心),摘牌时,每股价格为25.43元。据统计,三特索道个人股股东有3760户,持股最多的一位股东持有248200股,持股最少的仅有1股。
此番三特上市,无疑对柜台股股东是个福音。根据公开信息显示,此次上市,是在三特索道原有5000万股份基础上新发行3000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37.5%。与一般公司IPO不一样的是,三特索道仅将1500万股面向社会公众公开发行,而另外1500万股则向原“武汉柜台”交易的3760名个人股股东同比例配售。按照比例,原来持有1股,这次可以获得配售0.72股。这也是原来武汉柜台交易的个人股东享有的“特权”。
高科重点支持企业成果显现
此次三特索道上市,对于湖北来说最大的意义就是打破了三年的“上市荒”。与此同时,也结束了武汉高科国有控股集团公司在东湖高新、人福科技等公司上市以后,无参、控股企业上市的历史。
武汉高科代表东湖高新区对产业发展进行战略性研究和投资,承担引领光谷产业发展方向和完善光谷产业链的两大任务。长期以来,不遗余力重点扶持三特、蓝星等一批有发展前途的高新技术企业。在沉寂了9年之后,武汉高科投资企业上市,终于迎来破冰时刻,从支持企业发展的方面看,成果初显。
近年来光谷企业上市除了与企业融资观念、企业自身实力相关外,主要还与政策环境相关。从2005年开始,我国证券市场开始实行股权分置改革,证监会在全国范围内暂停了新股上市。直到2006年下半年,证监会才重启IPO。在此期间,虽然没有公开宣布,但证监会内部规定,将一个省份的股改进程与该省的IPO重启直接挂钩。证券界人士称,一个省份“破零”之后往往意味着会出现成批的首发企业。比如说,在獐子岛登陆后不久,辽宁省第2家登陆中小板的荣信股份很快就闪亮登场;5月16日登陆中小板的天津普林的上市日期,距“破零”的中环股份还不到一个月。此次三特索道的“破冰”,无疑对光谷高科技企业上市极具激励作用。
武汉高科集团公司控股、参股的长江通信、人福科技等上市公司达4家,在二级市场表现良好,板块形象突出。以三特索道上市和企业债券的发行为标志,今年上半年,武汉高科在资本市场取得的突破使集团公司和投资企业融资能力得以不断增强,实力和影响得到进一步壮大和提升,为集团公司主要功能实现由早期的成果孵化——当前产业引导——未来资本营运的功能性三级跳的实现创造条件。
据媒体报道,目前,在湖北省“排队”的预上市企业,最靠前的公司是凡谷电子和光迅科技。武汉高科还有什么企业在冲刺?我们更加期待!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光谷经济的发展,随着高科产业引导性地位的进一步确立和作用的加强,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公司IPO。
作者:李红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