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觉担负社会责任 改善地方生态环境
华北油田为京津廊绿色环保添彩
4月1日,记者在河北省廊坊市采访时了解到,大街小巷行驶的300多辆公交车、2000多台出租车,全部以华北油田压缩天然气作为燃料,使交通车尾气这一污染城市环境的难题得到根本性解决。
其实,这只是华北油田为北京、天津、廊坊三地绿色环保事业增色添彩的一个缩影。仅“十五”期间,由华北油田提供的天然气就惠及三地千家万户,累计超过21亿立方米。
华北油田是离京津廊最近的油田之一。多年来,华北油田始终站在担负社会责任、促进社会和谐的高度,把为京津廊提供高效洁净天然气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1985年,油田在自己没有用上天然气的情况下,把天然气输往北京,使首都110多万户居民直接从中受益。
在向北京供气的同时,华北油田积极向天津、廊坊及周边县市供气。2005年,针对城市交通车尾气污染严重的实际,搞好天然气深加工,发展压缩天然气生产,使这一高效、节能、降低运输成本的新技术产品深受用户青睐。
具有“京津走廊”之称的廊坊市,经过改装后用压缩天然气做燃料的公交车和出租车遍布全市大街小巷,使该市的汽车尾气治理取得突破性进展。2005年,廊坊市创建国家级环保模范城市各项指标基本达标,连续5年在河北省环保工作目标考核中名列第一。该市有关领导坦言 :“廊坊建设绿色生态城市,独家为我市供气的华北油田功不可没!”
作者:岳双才
作者简介
岳双才,1981年9月从华北石油师范学校毕业后参加工作,先后在华北油田采油一厂从事宣传和秘书工作,1987从事专职新闻工作,目前担任华北油田新闻中心记者部主任、中国石油报华北记者站站长。
2000年,荣获“中国石油首届百优新闻工作者”称号。2006年,新闻作品选《源流活水正春时》由石油工业出版社出版。2009年,华北油田新闻中心举行了“岳双才新闻作品研讨会”,全国记协、中国石油记协、中国企业报协会、中国石油报及华北石油报等有关领导参加。
先后在《华北石油报》、《中国石油报》等报刊发表新闻作品1800多篇,其中46篇获得省部级以上新闻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