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坚秋里塔格

 原题:攻坚秋里塔格

                                        —东方公司塔里木物探处247队西秋8号构造勘探记实


   秋里塔格,维吾尔语是“戈壁大山”的意思,位于天山南麓,当地人称这是黄羊和雄鹰都不能到达的地方。这里断崖林立,沟壑纵横,最大悬崖超过900米,被称为塔里木最复杂的山地。

    自上个世纪90年代末期,东方物探人一直持续在秋里塔格进行山地地震勘探攻关,在塔里木油田公司的支持下,通过不断优化勘探技术、强化勘探装备,取得了多项勘探成果。最新研究表明:西秋构造带共有6个圈闭显示,西秋8号构造属白垩系,造位于西秋里塔格构造带东部,处在向东秋构造带过渡的区域。一旦西秋8号构造获得突破,整个秋里塔格构造带勘探的突破口将被打开。

    承担施工任务的东方物探247队,拥有集团公司“甲级地震队”勘探资质,是集团公司“百面红旗单位”之一。为了确保安全、优质、高效完成好施工任务,247队组织队领导、班组长对工区进行了6天的详细踏勘,走遍了测线角角落落,梳理总结出施工难点共计10个,并逐一采取针对性措施。
    山高路陡,甚至没有路。队长董刚介绍说:“秋里塔格是库车山地勘探最难啃的硬骨头。以前都采用飞机支持勘探作业,我们也联系了好几家航空公司,对方一听是秋里塔格,当即就拒绝了。”没有飞机支持,哪怕是仅仅靠人扛肩扛,247队也迎难而上。
 
    测量是先锋的先锋。测量组长张翼龙带着3个施工组分头向工区挺进。在第一条测线QL14-234线,大的断崖就有两个,小的断崖多的数不过来。每天从山下到山上,光爬山就需要3个小时。而真正干测量工作,却只有2-3个小时,一天只能干600-700米。测量组带着午饭、带着水,每天爬上爬下,一点点地丈量秋里塔格大山。
 
    钻井组把中营地建在工区里平整地带,最大限度地靠近施工现场。37个机组小搬家到工地,吃住都在测线上。为了保证钻机到位,247队灵活组织生产,采用多个机组联合施工的办法。一个机组抬不上去的,就两个机组人员一起抬;两个机组抬不上去的就三个机组人员一起抬,直到把钻机抬到钻井点位。
 
    工区靠近天山,天气变化无常。早上还晴空万里,下午就阴云密布、大雨磅礴。247队提前做好防洪措施,在冲沟内设置防洪平台,在测线经过的山体区制高点设置瞭望哨,随时观察天气情况,一旦发现雨情立即用电台通知施工人员,确保施工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在山中狭窄的冲沟内钻井,钻成的井容易被洪水冲毁。为了避免洪水冲毁钻井,主管钻井的副队长郭忠想出了一个新办法:用2米的钢钎插入井口、将炮线绑在高台的大石头上、用自喷漆在旁边的山体表面做标示……即便洪水过后,后续采集班组也能够顺利找到井口,确保勘探生产的顺利进行。
 
     胃干河穿过工区,河流两侧深沟悬崖奇绝突兀。山峰如刀削,直上云霄,千奇百怪的地质形态好比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徒手攀爬已是极其不易。247队队员凭借坚忍不拔的毅力顽强地向大山挺进。为了一个采集点的资料,队员们几上几下,反复攀登。
 
    截止发稿时,247队已完成测量700公里,钻井3260口,采集2600炮,施工任务已进入尾声。

作者简介

吕殿杰,现为塔里木石油报社首席摄影记者。于2009年3月来到塔里木油田石油报社任摄影记者至今。每年大多数时间深入一线采访,摄影作品在多家报纸、杂志刊用。其中,作品《卯足干劲迎投产》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五一劳动竞赛杯》摄影比赛金奖;作品《值守大漠写春秋》获中国石油记协2009年优秀新闻摄影作品金奖;作品《200小时地下大追踪》获中国石油记协2010年优秀新闻摄影作品金奖;作品《沙暴虽至 巡检不止》获中国石油记协2011年优秀新闻摄影作品金奖。作品《征战秋里塔格》被塔里木石油报和中国石油报整版刊出。被中国石油报社评为2010年、2011年优秀通讯员和2010年度、2011、2012年度中国石油报优秀新闻摄影工作者。2011年,在中国石油记协开展的“走、转、改”活动中被评为优秀记者。连续3年被塔里木石油报社评为首席摄影记者及先进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