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塔西南地区勘探时隔33年获得重大突破
柯东1井试获高产油气流
折日产天然气12.84万立方米、凝析油65.74立方米
本报讯(记者 受吉相 付帅帅) 砥砺鏖战卅余载,气龙呼啸出昆仑。4月4日,塔西南地区勘探传来喜讯:当日8点20分,柯东1井用4毫米油嘴放喷求产,喜获高产工业油气流,折日产天然气12.84万立方米、凝析油65.74立方米。
柯东1井是部署在塔里木盆地西南坳陷昆仑山前甫沙构造带柯东1号构造上的股份公司风险探井。该井设计井深4900米,2009年7月13日开钻,今年3月4日钻至白垩系克孜勒苏群4579米井深提前完钻。
1977年5月17日,距柯东1井直线距离约40公里的柯1井喷出了高产油气流,由此发现了塔里木盆地第二个油气田——柯克亚凝析气田。上世纪70年代末,原石油部从全国调集上万石油大军,在塔西南地区展开了声势浩大的石油勘探会战。三年会战结束时,除了发现柯克亚凝析气田外,再无其他重大发现。此后20年间,塔西南地区勘探一直都没有取得实质性的突破,但多口探井在部分层系中见到油气显示,充分证明柯克亚周缘油气资源丰富。
1999年7月,塔西南公司划归塔里木油田公司后,油田加大了塔西南地区的勘探力度,重点开展黄土塬地震采集技术攻关。经过近10年的不懈努力,勘探人员采用宽线加大组合的采集技术,逐步攻克了巨厚黄土区地震采集难题,在柯克亚周缘先后发现了一系列构造。
柯东1井开钻后,为了有效解决地质复杂、地层倾角高达60度给钻井带来的难题,油田在该井使用空气钻井技术,防斜打快效果明显。在钻进过程中,油田各相关部门工程技术人员及二勘公司70598钻井队加强地质和硫化氢等气体监测,使这口井安全平稳钻至目的层。
柯东1井的重大发现,不仅证实了柯东1号构造具有丰富的油气资源,也显示出整个甫沙构造带良好的勘探前景。同时,该井结束了塔西南地区在上白垩系无油气发现的历史。
勘探事业部塔西南项目经理部经理胡剑风告诉记者,柯东1井的发现,对于加快实现塔里木油田油气发展规划目标,缓解塔西南公司以及整个南疆地区用气紧张局面,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简介
受吉相,男,记者职称,现任塔里木石油报社副总编。参加工作18年来,一直在塔里木油田从事新闻工作,先后在南疆石油报社、塔里木电视台、塔里木石油报任记者、专题部副主任、编辑部主任、副总编。从南天山到昆仑山,从戈壁大漠到群山深处,都留下了他跟随石油人采访的足迹。18年间,采写的30余篇新闻作品先后获省部级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