雏鹰蜕变
只因天空可放逐心中的梦想
彼岸花开,芳香四溢
为岁月的欣喜和收获
做一只翱翔于空的雄鹰
不惧天敌,不畏严寒
沧海的对面,有暖阳,有花开
有你我心中不变的理想
今年5月2日,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吴健院长飞往新西兰合作院校怀卡托大学,与校长罗艾·克罗福特签署了共建非独立法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意向书。双方希望在此前的合作基础上再进一步,共建国际联合学院。彼岸花开,芳香四溢
为岁月的欣喜和收获
做一只翱翔于空的雄鹰
不惧天敌,不畏严寒
沧海的对面,有暖阳,有花开
有你我心中不变的理想
回顾去年四月,新西兰总理约翰·基先生访华,特别邀请了吴健出席在沪的欢迎晚宴。宴会上,新西兰教育部长史蒂文·乔伊斯对两校合作办学取得的成绩大加赞赏,对学院为中新两国在教育文化交流方面所作出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
今年5月23日,浙江大学常务副校长宋永华一行专程来院视察工作,他强调,城市学院是浙江大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浙江大学将继续大力支持城市学院建设发展,推进国际化教育……
2008年,吴健从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常务副院长的岗位上调任至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出任院长。从浙大紫金港校区到城市学院,地理空间上的改变仅仅是申花路到湖州街的15分钟车程,她面对的学生由“精英中的佼佼者”变化到“第十名现象”的那部分学生。最大的变化——城市学院领导班子要践行的不仅仅是传承浙江大学“求是创新”来管理一个拥有独立校区的学院,更要思考和探索承载一流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使命的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带着“城市理想”展翅飞向何处。
办学不是一蹴而就,15岁的城市学院虽是百年浙大的小小少子,但不能小觑这15年的长足发展更无法阻止他的仰望。
十五年,9个学院,37个本科专业,70余个专业方向,省级重点学科4个,250余个产学研合作基地遍布全省各地;校园占地1027亩,全日制本科在校生13500名左右,2003年至今与浙江大学研究生院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163名,目前在校47名;图书馆藏书近百万册,实验室建设经费总投入已逾亿元,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超万元。
十五年的努力,一步一个脚印;十五年的奋发,实现了高等教育的奇迹;十五年的探索,逐步形成了“四个衔接”; 十五年的骄傲,教育理想让毕业生展翅高飞。
与浙江大学“本硕”衔接:为浙江大学本科生院和研究生院培养苗子
1999年办学至今,通过浙江大学“立交桥”政策,城市学院向母体输送了353名优秀在校生;自累计输送了近500名应届优秀本科毕业生攻读硕士乃至博士学位;学院为他们发展深造开启了便捷之门,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
2004级药学专业黄红霞,2005年以优异的成绩通过“立交桥”进入本部学习;2008年保送浙江大学药学院药物分析学专业直接攻博;毕业后回母校任教,亦校友亦老师的双重身份让她在城市学院乐此不疲。
信息与计算科学2005届毕业生费佳儿保送浙江大学数学系运筹学与控制论专业硕士研究生,师从数学建模全国名师杨启帆教授,之后进入美国名校卡内基•梅隆大学继续深造。
生物技术2008届毕业生杨耿,以学科排名第一的成绩考取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获浙江大学生物专业博士学位后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药学2010届唐超三年时间提前完成本科学业同时被浙江大学录取为硕士研究生,2012年获得了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博士生国家奖学金”,今年通过国家公派项目前往日本东京大学联合培养。
汉语言文学专业2011届潘文哲,当年以笔试第二名420分的高分被浙江大学中国哲学专业录取;2012年浙江大学建筑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招考,状元和榜眼均花落城市学院……

浙江大学校长、城市学院董事长林建华为2013级新生精英奖学金获得者佩戴校徽
与高等教育“国际化” 衔接:为海外一流大学研究生院输送人才学院着力打造国际化教育特色以来,课程设置更加国际化,双语教学更加普遍化,海外交流学习频次越来越高。学院积极推进的课程合作项目、交换生项目、交流生项目、文化交流项目、暑期项目进一步激发了学生“走出去”深造的意愿。2011至2013年,学生赴海外学习交流人数共计1621人,位居浙江省地方本科院校首位,不仅远超同类院校水平,也大大超过了硕博授权高校2%的平均水平;近3年赴海外高校深造的学生达772人,年均海外深造率8.5%左右,其中不乏被牛津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世界名校录取的学生,深造率及深造质量均稳居省内地方本科高校前列。
英语专业2006届毕业生徐杭平本科毕业后携奖学金就读美国常青藤联盟名校达特茅斯学院,如今在斯坦福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去年回母校与学弟学妹们分享他的求学故事。
英语专业2011届毕业生颜阳天,在25%的同学不能按时拿到学位的英国杜伦大学,不仅学业成绩获得二级一等荣誉,毕业论文取得了年级第一,获当年优秀硕士毕业论文奖。
今年毕业的赵晨羽在获得世界排名第17位的爱丁堡大学的offer后没有满足,之后牛津大学又向她抛来了橄榄枝。同样,今年土木工程2014届毕业生庞思远已收到了来自美、英、意、香港等10多所世界知名大学的offer,这位CDIO工程学子卓越培养计划试点班的首批成员,在这一堆世界知名大学的offer中挑花了眼,并最终选择了全球排名前30位的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
另外,与美国内布拉斯加林肯大学合作项目学生因全过程融入国际化教育,培养质量尤其优秀,平均GPA为3.7,还有不少同学获得满分4.0。2013年,首批赴美学生已有19人毕业,其中14人选择继续深造,分别考取哥伦比亚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等全美排名前50位的著名高校硕士研究生。

优秀学生赴英国G5超级精英大学伦敦大学学院交流
与业界“能力” 衔接:输送受企业青睐的首选毕业生学院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为使命,全面服务和对接浙江省战略型新兴产业和杭州市“十大产业发展战略”,办一批高水平新兴特色专业,建都市型、开放式、多元化人才培养机制。目前学院已培养十二届毕业生约30000余名,历年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均超过93%,超过半数在杭就业,毕业生“知识固本,能力见长,素质取胜,特色鲜明”,受到用人单位普遍好评。
麦可思公司(MYCHESS)公布的中国大学“就业与工作能力指标”排行榜上,学院连续三年名列“中国其它本科院校”(211院校除外)前50强。其中,学生就业能力排第12位。2014年全国本科毕业生质量评价中,学院一枝独秀,稳健领跑同类院校。
据学院就业办跟踪数据,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2005届毕业生陈晓,是公司技术攻坚主力,现任杭州机床集团有限公司生产部副经理;工商管理2005届毕业生钱雨昕,这位全球最年轻的资深采购成为了爱马仕的一个奇迹;法学2006届毕业生许航,年轻聪慧的杭州检察官,工作7年荣膺中国“十佳最美检察官”;临床医学2006届毕业生徐玮泽毕业后就职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心胸外科,2013年获得美国加州2111项目支持,目前在LOMA LINDA大学儿童医院进修小儿心胸外科专业;2006届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毕业生袁奇翔,工作5年拿下中国新闻界最高荣誉,凭广播评论《善待民工才能够缓解民工荒》荣获第21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城院学子在各行各业发光发热,成为了无愧于时代的职场精英,这些案例恰是各种排行榜的鲜活显现。
与社会“创业” 衔接:培养未来的技术创业型成功创业人才
对于浙江大学城市学院而言,在开展创业教育、培养创业人才领域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近年来,学院一直在思考,如何将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紧密结合,优化专业培养方案顶层设计,加强学生的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完善的创业教育链,打造学生发展潜质和核心优势,在未来的成功创业者培养领域独树一帜。
2004年,学院设立了第一个创业人才孵化班;2005年,设立院内创新实践平台;2008年,开设KAB、SYB等课程;2010年成立创业教育学院;2011年创业管理专业方向设立;2012年,学院被列入创业型大学建设试点单位;2013年,入选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近年,有6人次获评省市大学生创业之星,2名校友跻身2010年中国大学生创业富豪排行榜百强,也涌现了一批批自主创业成功,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典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005届毕业生曾步辉刚刚被国务院批准授予2013-2014中国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新锐人物”,也是首位在母校设立奖学金的校友。毕业后,他先后创办宁波凌科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宁波凌科教育培训学校、浙江吉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宁波吉博培训学校等,至今已发展成拥有500多名员工、办学总建筑面积达5万多平米的集实体教育、网络教育为一体的品牌教育机构。去年与浙大软件学院合作成立“智慧教育研究院 ”,共同开展智慧教育前沿理论探索与产品研发、国内外智慧教育高端项目交流。公司计划在5年内达到上市标准并完成上市辅导。
通信工程2007届毕业生蒋成楠,在校期间就开始积累创业经验。2009年末创立的麦旺电商为天猫认证优秀服务商,其代理“怡丽”品牌,在“双十一节”创造单日销售为2-10名销售额总和。天猫总裁逍遥子曾比喻,其当天销售的卫生巾数量可吸干整个“尼斯湖”。
光电信息2008届李宁远毕业后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主修光热太阳能方向。之后得到校方支持以合伙人身份在学校创建太阳能空调公司SES,担任市场部总监。在美国大型创业比赛多次进入决赛,2011年获得美国农业部专项拨款50万美元,为当年政府投资仅有的两家农业企业之一,现为医药公司DB(中国)董事长。
2012年,杭州上市地产公司广宇集团总裁王轶磊接任董事长职务。当时媒体称“这位杭州地产界口碑最佳的少帅正式开始掌舵”。这位工商管理2004届毕业生在2002年开始以半工半读身份进入公司从基层做起,如今运用自己的新视野、新思维,在为企业注入更多的创新进取元素,壮大在浙江的本土发展。
杭州市十佳“大学生创业之星”、会展经济与管理2013届毕业生李强强,在校期间创办杭州无懈可击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曾获2012杭州“青蓝计划”企业称号。他联合有创业意向的在校和应届毕业大学生一同谋划建立电商服务产业园,构建完善的电商服务体系,帮助商二代在电子商务领域实现更好的创业,为未来的家族企业做好接班和转型。
在校生戴伟康等同学的创业项目《MRFLO(弗洛先生)电子商务网站》在今年浙江省第九届“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决赛中,以独特的创意获得省“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一等奖……
学院力求在学生个体培养过程中注入创业教育属性,在培养方案中注入创业教育模块,最终以专业教育的厚度来提升创业教育的高度,以创业教育的广度凸显专业教育的优势,关注城市商业模式创新,培养一批未来的企业家、家族企业接班人,树立杭州市创业教育的一面旗帜,打造中国的“百森”学院。

学院党委书记胡礼祥为反哺母校的校友创业导师颁发聘书
“所有的办学成果,都不及一个个学生从城市学院圆满毕业,之后能回母校分享他们的成功与幸福。我们希望城市学院为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成为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助推器!”学院党委书记胡礼祥向记者展示了这些年学院收录的100位毕业生代表成长成才的故事《星光》。如今经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已经发行了第二辑。“希望在榜样的引领下,更多的学子找到适合自己的舞台,成为学院璀璨星河中的一员。”一边是人才培养的累累硕果,津津乐道的成绩,另一边是浙江大学、杭州市以及外界的各种格局形势推动着继续向前。
浙江大学常务副校长宋永华在视察城市学院国际化办学时指出,城市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准确,发展成绩有目共睹。进一步大力推进国际化教育这个重要办学特色的思路不仅符合学院本身定位,同时也积极融入浙江大学国际化战略的总体部署,深度契合杭州市国际化发展战略定位。
学院自2001年起先后与澳大利亚、新西兰的高水平院校合作举办了3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项目在校生1000余人,招生规模和生源质量均居全省本科教育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之首。2011年学院被列为浙江省提高教育对外开放水平试点单位。

中新双方校领导为UW毕业学生授予学位
与这所在新西兰所有大学中商科排名第一,且有5门学科位列世界前150强的怀卡托大学合作举办的金融学专业本科教育项目,2009年以来该项目生源质量连续四年进入学院前三甲或居榜首,2013年该项目吸引了全院文科最高分考生。14年的中外合作办学实践,以优质的教育教学质量促使生源质量逐年攀升,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共建国际联合学院为学院国际化又迈开了一大步。城市学院从办学伊始就与母体错位发展,走特色化、差异化发展道路。如果说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学院作为浙江大学与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合作建立的中外合作办学的高等教育机构,正成为浙江大学国际化办学腾飞的翅膀;那么城市学院与世界知名大学共建国际联合学院,必将成为杭州市国际化发展战略实施的主阵地,应用型人才培养又一翅膀。
将城市学院纳入浙江大学国际化办学总体部署;帮助学院进一步拓展与海外高水平高校的合作空间,引进海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增加国际合作伙伴;加大对学院人才队伍建设的支持力度,引进高水平师资到学院担任相关学科的领军人物,促进学科水平快速提升;支持学院提高师资队伍国际化水平,帮助学院引进外籍文教专家……在浙江大学的支持下,城市学院国际化办学将“造峰”成就“高地”。怀卡托学院、林肯学院……未来浙江大学将引荐更多的世界知名大学加入其中。
城市学院作为浙江大学独具特色的办学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推进国际化教育为突破口,与浙江大学国际化办学战略紧密衔接,努力建设成为一所全面服务杭州市城市国际化发展战略,深度融入区域创新体系,具有一流本科教育品牌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

美国内布拉斯加林肯大学音乐团组来院交流演出
一位老师在时下毕业季赠诗即将出港远行的学子:站在城院的舞台上
你或羞涩或张扬或自信满满
或还未走出理想的迷茫
你是我的孩子
我满眼希冀
只想望着你陪着你慢慢成长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礼物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惊喜
我只是这么信任地守在这里
等着你回来为我打开的时刻
“孩子”既是城市学院的学生,也是城市学院本身,师生的共同期盼与努力铸就了浙江大学城市学院的教育理想,胡礼祥如是说。
水是生命活力之源,紫金“港”、玉“泉”、西“溪”、华家“池”、之“江”,浙江大学每个校区都与水相关,钟灵毓秀,办学地域还延伸到了“舟”山和“海”宁。令人憧憬的是,若干年以后,在京杭古运河畔,一所以国际化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特色著称的一流应用型大学屹立在水一方。
作者简介
戴笑笑,现任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党政办公室宣传室主任,曾被评为2013年杭州市教育局系统优秀教育工作者。从事高校新闻宣传工作成果显著,数次获得全国和浙江省高校校报好新闻一、二等奖,三篇新闻作品获杭州市教育好新闻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