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被国民抵制的外国品牌,不只有乐天玛特

2月27日,“韩国企业”乐天决定将自己名下的地块换给 “萨德”使用。该消息立马在中国炸锅。乐天在中国开立了不少超市、商场。吉林,有民众在乐天玛特(Lotte Mart)门前拉起横幅,要求乐天“马上滚出中国”。

乐天此举被视为“一边赚中国的钱,一边砸中国的锅”。不仅民间开“抵制乐天”浪潮,包括新华社、人民日报在内的官媒也如此呼吁。

新华社:

“乐天能够出于‘国家安全’的考虑同韩国军方换地,中国消费者也完全可以出于‘国家安全’的考虑对这样的企业、这样的产品说不!既想在国内政治上得分,又想在商业上获利,世界上没有这等一举两得的好事。乐天自己既然无法想清楚这样简单的问题,就让中国的老百姓来给出答案。”

回顾国人爱国潮流,该类性事件不乏,比如08年奥运会前夕抵制家乐福事件。以及2016年抵制兰蔻欧莱雅事件。

“抵制家乐福”事件主角:家乐福

发生时间:2008年4月

事件回顾:

4月7日,北京奥运会圣火在巴黎的传递遭到"藏独"分子的破坏,网友遂发起抵制法国企业的号召。之后有消息称,由于路易威登-莫特轩尼诗集团(LVMH)涉嫌曾予以"藏独"资金支持,而该集团刚刚成为家乐福的最大股东。家乐福一时间成为千夫所指,遭到网友的广泛抵制。

随后,法国家乐福集团总裁迪朗22日在接受中国媒体联合采访时表示,家乐福不愿在政治中扮演任何角色。迪朗也坚决否认了家乐福是记者无国界组织合作伙伴的传闻。但是他的声明并没有得到广大中国网民的认可。同时,还有消息传出,家乐福要在"5.1"期间展开降价促销活动。事态被进一步扩大,最终演变为中法政府的对话。

著名危机管理专家、北京大学特邀教授王生升点评:

全球化的今天,大型跨国公司在地球任何一个角落,只要触动所在地区的文化和民族感情,引发抵制和抗议行为司空见惯。作为一个知名的跨国零售机构,家乐福超市,和当地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由于危机处置不当而引发经营损失,应当汲取教训。

1、 民意的不满情绪在网上波涛汹涌,来势汹汹,家乐福行动迟缓,缺乏应对网络危机的策略,没有表现出对网民情绪的及时引导,遂形成了全国很多大城市的抵制风波;

2、 谣言猛于虎,家乐福没有对谣言进行“戳穿”和“挑明”。这次危机事件最先来自手机短信:“5月8日—24日,正好是北京奥运会的前三个月,所有人都不要去家乐福购物,理由是家乐福的大股东捐巨资给达赖,支持‘藏独’。那我们现在就来抵制一下家乐福,为期与北京奥运会同长,前后17天。让他们看看中国人和中国网络的力量。请转发给你所有的手机、MSN等的联络人,并且让他们的家人一起参与,让家乐福门可罗雀17天。”对于家乐福大股东路易威登“捐钱”给达赖集团,家乐福在进行危机公关时,最好的办法莫过于邀请路易威登家族澄清事实真相,给公众一个明确答复,而这边厢,家乐福自身忙得不亦乐乎,十句句辩驳也顶不上谣言的主要角色路易威登的登台讲话。

3、 没有处理好媒体关系。对于媒体的报道,家乐福声明中说“家乐福将保留对恶意制造和传播上述谣言的组织和个人采取法律行动的权利。”从语气来看,似乎有种威胁的意味。此时的家乐福正处于“四面楚歌”的境地,媒体是其向外界传达讯息,恢复企业形象的最重要途径,如果再和媒体关系搞僵,无异于火上浇油。

抵制国际品牌兰蔻事件

发生时间:2016年6月

事件回顾:

国际品牌兰蔻因被爆出与“港独”艺人何韵诗合作,引发大陆民众的不满与抵制,为平息众怒,兰蔻第一时间(6月4日)在其官方微博发布简体中文版声明,称何韵诗并非其官方代言人,但因仅仅针对于大陆网友,再次引发不满。

6月5日下午,为平息大陆网友的不满,兰蔻在Facebook上再发英文版和繁体中文版声明。

6月5日晚上,兰蔻官方再在Facebook上发布繁体中文声明,称决定取消原定与何韵诗合作的活动。

然而,兰蔻针对内地网友做出的道歉和声明又引起不少香港网友不满。6月8日兰蔻宣布其在香港的门店将关闭一天,与兰蔻同属欧莱雅旗下的植村秀也宣布,关闭其在铜锣湾的店铺

时尚界人士著名专栏作者蔡百万点评:

通过这次兰蔻事件,各大国际大公司(尤其是快消和时装品牌),有必要做一次危机公关培训,实际上品牌公司都应该有觉醒,不能让各地区的市场部联系继续割裂。

任何一家国际公司,都要考虑国际影响。目前的格局已经因为社交媒体的流通变得全球透明化了,品牌全球化、Socialmedia的发达,因为文化、种族、信仰、政见异同而引起的危机很容易一触即发,老式公关里各负责自己眼前一口井的管理方式已经需要加入新思维。

总结:

商业企业可能需要为自己本源国的政策付出代价,但商业企业不是国家政策的代表,更不应该成为当然的牺牲品。

在传播的新形势下,公关面临新的挑战。对于所有国际性品牌企业来说,所有市场行动都要考虑市场影响。一旦面临危机事件应立即行动,全面考虑文化差异,将精力集中在事件主要责任人上,同时尊重媒体声音,处理好和媒体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