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领导干部媒介素养的“三味良方”

 

 

作者:黄益友

当前“人人自媒体,大众麦克风”的网络舆论环境中,领导干部尤其要学会在处置突发事件过程中主动发声、准确发声,将提升媒介素养作为必修课。

一、应对处置要变“只做不说”为“边做边说”

舆情事件发生后,在最需要官方发声的时候,一些领导干部习惯于“只做不说”,对新闻媒体唯恐避之不及,成了“沉默的羔羊”。

在人人都是新闻人的自媒体时代,这种“只做不说”的模式已无法适应新常态的需要,贵州“瓮安事件”、云南“孟连事件”等大规模群体事件,一再警示我们:封闭信息的结果只能是越捂越坏、越盖越糟。

“说”不是指考虑“该不该说”,而是要抓住第一时间“说”,考虑该“怎么说”,哪些话可以说,怎样把该说的话以最快、最有效的方式传递出去。同时谨记一点,迟说不如早说,被动说不如主动说。

当然,“说”的同时也要有纪律意识,自觉维护党和政府的形象,注意严守工作纪律。“说”还要讲究艺术,提高驾驭语言的能力,使用恰当得体、深入人心的群众语言,对电视媒体,还要牢记30秒原则,要把话说短、说完整,防止被篡改、被断章取义。“做”是要通过开展“线下”工作促进解决“线上”矛盾。从导致突发事件发生的根源问题着手分析,与涉事的关键人物、核心人物接触沟通,尽可能全面地了解收集相关信息,多角度、全方位印证核实,还原事实真相,为解决根源问题提供决策参考。

我们要“边做边说”,及时将各部门的积极主动作为化为“大量的主动发声”来挤压舆情发酵的空间与时间,成为权威发布的“麦霸”。

二、信息发布要变“慢节奏”为“快狠准”

一旦有舆情事件发生,领导干部首先要增强担当意识,改变“朝九晚五”的工作节奏,主动以“白加黑”、“5+2”的工作状态,24小时关注舆情的变化发展,做到第一时间研判、第一时间回应,牢牢把握先机和主动权,确保在舆情发酵或演变为次生舆论灾害之前第一时间发布信息,压缩负面消息的传播时空。同时,要确保信息的准确客观,经得起质疑,不会引起不必要的猜测。在科学回应、坦诚交流和正确引导中,化危为机。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80%的舆情危机从网络媒体爆发,而且100%的危机有网络媒体参与,许多既不是主流报纸义正词严的深入新闻报道,也不是中央电视台严肃取证的焦点访谈,而是网民所发的小帖子、邮件或博客文章使得某些事件迅速成为民众关注的焦点,并引来传统媒体的大规模介入。因此及时发挥微博、微信实时发布、爆炸传播的“短平快”优势,运用通俗易懂的(群众)网络语言,主动占据舆论空间,显得格外重要。

既要对网络舆情进行分析研判引导,也要针对网上不负责任的造谣传谣事件坚决落地查处,并且要加以宣传报道,澄清事实,起到警示作用。同时,还要构建和完善网络舆情监测机制和联动机制,形成网宣工作的合力和强大声势,切实做到发现在早、处置在小。

三、媒体对接要变“被动应对”为“主动出击”

​媒体资源使用得当,领导干部的工作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原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赵启正同志曾经说过:“媒体对新闻发言人来说,既不是敌人,也不是朋友,而是合作伙伴。”

主动出击,借助媒体,就是有效利用媒体并以此作为提高执政效能的重要手段。在平时要尽可能地与更多的主流媒体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平等的基础上,善于与新闻媒体交往、交流、交朋友,以“习惯性公开”减少“习惯性质疑”,以“坦荡公开”赢得“坦荡评价”,时刻保持顺畅的沟通,对本部门的各项重要活动、重要政策、重大工作部署,特别是群众关注度高的工作,只要不涉及保密事项,就要在媒体上第一时间发布。

这些擦亮“玻璃窗”的日常工作,在舆情应对的关键时候能畅通信息沟通渠道,引导媒体客观准确地报道,避免误传误报和恶意炒作。当然,一旦有舆情发生,要有理有节善待媒体。领导干部应清醒地认识到个人形象是党和政府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自觉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及应对能力,通过媒体展示良好的公众形象,提升党和政府的形象。对于媒体记者的求证,在相关事情未核实前,低调谨慎应对,有礼貌地说明动态;在情况核实后,及时提供真实情况。在与记者沟通时,始终坚持热情大方地接听来电,以诚恳的态度阐述有关观点,避免与记者产生对立,从而赢得记者的理解和支持。

领导干部要有当“新闻发言人”的意识,善于运用媒体的力量,积极表达公众关切的立场、态度、观点,通过积极主动、把握分寸、掌握火候的经常性发言,确立自身的“意见领袖”地位,以正面言论孤立非主流言论,有效引导网络舆论。

来源:温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