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融合发展,传媒记者如何办?

  在当今被称作全媒体时代的传播格局下,比起一些小媒体,抑或民间自媒体的大V们,素有“党和政府喉舌”之称,负有“舆论导向”功能的传统媒体的记者们在传播速度、传播能量上倒显得有些捉襟见肘了。中央提出强化互联网思维,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发展,这是中央为提升中国新闻传播力而提出的一个重要战略举措。也对各类媒体从事一线采编工作的记者编辑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一线记者编辑不仅要能采、会写、会编,还要能熟练掌握和运用新媒体之间的相关功能特质,技能技术,达到一次采访,图像、文字、音频、视频多媒介、多元综合发布的传播效果,这样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提升媒体传播能力。
  在中国高教学会新闻学与传播学专业委员会(中国新闻教育学会)、中国新闻智库网和北京天健地坤文化交流中心举办的“第十六期全媒体时代新闻采编培训班”上,以“提高一线采编人员的综合素质,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为主题的专题培训受到来自全国不同媒体采编人员的广泛欢迎。
  本期班的培训课程从不同的方向和层面主要包括六个单元:
  “媒介融合发展趋势下媒体传播影响力的建造”(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导,教育部新闻传播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高钢老师主讲);
  “移动时代媒体内容转型的策略与方法”(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彭兰老师主讲); 
  “新媒体生态的变化特点与改革路径”(新华网融媒体未来研究院院长新华社《中国传媒科技》全媒体出出品人、中国网络传播学会专业委员会秘书杨溟老师主讲);
  “全媒体时代新闻采编理念与实践的创新运用”(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教授、博士、新媒体研究前沿专家詹新惠老师主讲);
  “互联网时代新闻宣传报道的实践与创新”(《中国青年报》时事部主任、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著名记者刘畅老师主讲);
  “如何运用新媒介(单反相机、智能手机等)拍摄制作新闻图像及新闻微视频拍摄技巧与编辑制作”(中国摄影家协会《大众DV》杂志社主编、一分钟影像大赛、索尼杯影像大赛等全国赛事评委郝大鹏老师主讲);
  培训期间,学员听课认真,与老师交流积极,普遍反映开阔了视野,学到了方法,并提出了改进教学的宝贵建议。

课堂照片:

开班现场


中新智库秘书长万里、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彭兰


学员风采


认真做笔记


课堂提问


课上与老师交流


轻松的课堂氛围


及时记录


学员课下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高钢老师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