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部门危机公关拒绝“模式化”


面对突发事件、负面舆情,能否确立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并将其作为政府危机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政府获得信任程度高低的关键因素,是民众衡量政府执政能力的重要尺度。

随着民主政治的加快发展、政府信息公开的逐步推进、网络信息传播的迅猛发展。对于政府而言,如何在发事件、负面舆情中展开危机公关,提高政府公信力,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是一个刻不容缓的课题。

模式化的、敷衍了事的公关回复,一定经不起推敲,最终会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再伤政府公信力。“正在调查”、“马上处理”已然成为当下政府危机公关的“万金油”回复。其实“正在调查”、“马上处理”本也无可厚非。
 

 
此外,“不清楚、不了解”“负责人不在”也成为一些地方政府的万金油答案。由此不难看出,这些地方对危机公关的漠视心态。危机公关中,政府在回复中做出的承诺要及时兑现,要做立竿见影的承诺。如果承诺要很长时间才能做到,那还不如将大承诺分拆成小承诺,每实现一个小承诺就可以减少公众的不安全感、增加公众的信任。
 

 
当前,不少地方对于热点事件、突发事件、负面舆情的回应提速,有了一定的主动性和及时性,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群众的信息需求。但提速和熟练的同时,如何回应到位、到点?如何让回应起到正面效果?一些回应广受诟病、回应不成反损公信的新问题值得反思。
 

 
总之,“万金油”一般的“模式化”回复是遮不了丑的。在危机发生后,政府部门应当及时反思与总结,要从自身找问题,思考危机的发生的根源、调整工作方式;要做到及时准确、不遮不掩的回复,坚决杜绝“模式化”回复;善于利用网络的沟通交流效力,赢得媒体和社会公众理解与支持、维护政府良好形象,从而提升政府公信力。

 

原标题:《政府部门危机公关拒绝“模式化”》

文章来源:荆楚网

图片来源:百度图库

免责声明:本文转自网络公开渠道,旨在为广大用户提供最新最全的信息,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