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园里的“上班族”只拿学分不拿钱

 原题:独立学院的跨专业综合实训中心,很有特色    
    经管专业学生可以在模拟公司上班,换取学分

大学校园里的“上班族”只拿学分不拿钱
 
    早上8:00大学校园里的大三学生毛智慧没有像以前一样拿着书本端坐在课堂上等着老师来上课。而是像一个上班族一样在公司门口刷卡,走进格子间,打扫办公室,打开电脑看工作任务,为开始自己一天的上班做准备。
 
    8:30毛智慧正式上班时间到了,作为小精灵童车公司的销售经理,电脑里系统发布给他的三项任务是:看市场预测、审核订单、汇总订单。
 
    毛智慧认真地翻看今天系统发布的童车制造市场的销售数据,他发现在本月的第一个周期,豪华型童车产量比经济型和舒适型童车都明显要多。第二周期市场上舒适童车的产量猛增。
第三周期舒适型童车的产量持续增长。看到这儿毛智慧在纸上画了详细的数据分析线,又跑到原材料采购商那里转了会,回来之后更改了他们公司的销售计划。
 
    9:30小精灵童车公司的晨会召开,全公司16人全部参加会议。CEO曹丹清在会上提出,今天的主题是制定销售计划。销售经理毛智慧提出了公司将来要主打豪华型童车的销售计划,并在黑板上详细列出了计划制定的依据。
 
    计划一出,立刻招到了公司CEO曹丹清的强烈反对。曹丹清的反对理由是:公司只有一条流水线,市场上豪华型童车需求量少,如果加大生产,公司拿不到订单,容易囤货。从而导致公司权益降低。而公司如果初期经营不善,就会影响公司的贷款额度,从而导致资金链短缺的恶性循环。
 
    而毛智慧显然对自己的计划提出是胸有成竹的,他在强调自己提出这个方案基于的两种考虑:岗前培训的时候老师提出经济型童车需求量大,而从市场预测数据上看舒适型童车增长速度很猛。以致于其他同行的8家公司都会将主要生产线放在生产经济型和舒适型童车上。而这时候豪华型童车的市场就会空闲。而更重要的是,如果豪华型童车销售得好,其他公司想要立刻转型,如果没有前期原材料的积累,也不能实现。而他以前在前期购买原材料的时候已经为这个销售计划做足了准备。
 
    这时候公司的销售专员鲁海燕也提出了赞成意见。她说:“今天去购买原材料的时候,发现其他公司基本都没有购买速控芯片,而制造豪华型童车必须用到这个材料。以此可以推算其他公司的销售计划中应该没有豪华型童车。所以风险值得一冒。”而且她同时提到,“公司经济型童车也有在销售,所以即便豪华型童车销售不佳,也能暂时维持公司运营。”
 
    晨会因为激烈的讨论一直开到11:30,最后通过了此项销售计划。而毛智慧则连中饭都赶不及吃,又跑到服务中心为公司投放了21万广告,签订了广告合同。
 
    下午13:00毛智慧精明的到实训中心的公告栏中看上个月各个公司的销售信息,毛智慧说,“这叫刺探军情,也可以以次来判断各个公司主打产品的情况。”
 
    15:00毛智慧收到了贸易公司组织订单会的通知。他带着市场专员,拿着准备好的标书和其他8家公司的销售经理一起在会议室竞标。结果他以最高的价格卖出了公司所有豪华型童车的产品。
18:00原本早已过了下班时间,毛智慧和市场专员一起带着大订单兴奋的回到公司,碰到正在加班的四个财务部门的人员,大家分享了好消息,精神大振,并约定晚上一起出去撮一顿来庆祝。
校园里的上班族
 
    毛智慧的一天几乎是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所有参加跨专业实训课学生的一天。在这所浙江省首家外迁的独立学院,学校自2011年起,规定凡是经管类专业的大学生在大学四年都要参加一次跨专业综合实训,实训为期两周。学生在其中工作获得的“报酬”是学分而不是薪水。据悉每一位参加跨专业综合实训的学生,必须在半个月时间内通过团队协作完成一个企业三个月的经营,达到所在岗位的工作量,并通过系统和评价考核,才能获得1个必修课学分。自2011年起已运作三年,受益学生达 2000余人次。
 
    “我们目的非常明确,要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东方学院院长黄董良介绍说,今年教育部明确提出要引导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强调要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大力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三对接”,让大学生做到学以致用。学校也正朝这一方向育人。
 
    该校的跨专业综合实训中心面积1500平方米,拥有9个仿真实训室、1个综合服务大厅、1个成果展示厅及一个研讨室。中心配备工作用电脑172台,还拥有一套有强大企业真实案例数据支撑的集教学管理系统、学生自主学习系统、企业经营管理全景仿真系统与一体的实训平台。
 
    每一轮的实训教学都有9个像毛智慧所在公司这样规模的制造公司,2家供货商,2家贸易公司,同时还有工商、国税、地税、社保、海关、银行、广告代理、会计师事务所等外围服务单位。这是一个集生产制造、财务、销售、采购、库存管理、信息管理等流程的一体化实训平台,学生们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岗位操作、教师指导,对岗位职责和市场竞争有了更真刀实枪的锻炼和认识。每天的上班时间早上8:30-15:40, 跨专业综合实训中心的每位学生从进入中心开始就变成了公司员工,每位员工都配备一张门禁卡。这些原本不认识的来自各个专业的学生也因为两周的实训,而变得亲密无间。
 
从校园到职场的转变
 
    而这两周的实训并不只是让学生过一把“老板”瘾,更多的是让学生明白了很多在传统课堂和企业兼职所无法得到的东西。
 
   “这两周时间是我大学四年过得最记忆深刻的一段时间”毛智慧告诉记者,“以前上课的时候因为大多数都是老师在讲台上讲,所以上课的时候精神不免有懈怠,但是在实训中心的两周时间虽然几乎没有一天准点下班过,但是每天都觉得时间过得好快,精神高度集中。经常觉得手头上的事情还没做完,一天就过去了。因为团队作战,而且基本上所有的工作都是我们自己完成的,团队之间有竞争和比较,所以我们总是想做得比别人好。”
 
    以后走上社会,公司的凝聚力最重要。“刚开始实训的时候CEO在开晨会,因为互不相识,大家都很不耐烦,内心也有不服气,觉得大家都是同学为什么你做CEO,我们要听你的。”毛智慧告诉记者,“但是两周我们共同相处和沟通下来,大家慢慢融入,各司其职,公司就有了很强的凝聚力。有一次因为生产经理弄错了生产计划,导致下订单、原料采购、订合同一系列的错误。当时发现这个问题大家都很烦躁,也很沮丧。但我们坐下来开了个会,沟通解决,虽然因为一个人的错误,全公司生产链上的员工都留下来加班,但是最后完成了之后大家变得更团结了。”
 
    实训中心并不安静,争吵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有时候是因为晨会上因为不同的意见争吵,有时候是因为财务部门凭证分类的归属而争吵。“有一次在订单会上吵得特别厉害。”金融专业的李婷记忆犹新,“第一次订单会刚开始时,因为两个公司销售没有事先准备报了很低的价格中标。结果在公示结果之后,两家公司的销售都为了自己的利益,想要重新修改订单。当时跟贸易公司人员争执了差不多20多分钟,严重影响了订单会的进程。最后以双方各让一步结束。”
 
   “整个跨专业实训中心,有一个核心流程和考核机制贯穿,老师专业引导,学生们组团沟通,在企业整个运营过程,学生们跟市场、管理部门互动,发挥团队优势、个人魅力、运用各个专业的知识,这是在前三年的单课程实训中无法实现的。”该校分管教学副院长冯睿说。
 
学生重新认识自我
    虽然整场实训没有考试,但是员工压力大到要“哭鼻子”。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大三学生陈梦圆就是一个例子。“当时我应聘的是供应商邦尼贸易材料公司的CEO,我从小就对数字不敏感,没想到公司小,只有三个人,CEO还要兼做会计。参加实训的那段时间我几乎每天加班,开单据、写原始凭证。最初标准经营期间的时候有老师带着还好,后来自主经营了。由于有两家原材料公司竞争,有些用量大的企业就要求我给他们打九折。而打折之后的会计凭证制作又是特别复杂,还有一家公司因为我们租用他们的办公场地,我给她们打了88折。结果我被老师叫到办公室告知我卖得价格比我进价还要便宜。当时一方面觉得工序很复杂,另一方面又觉得自己企业经营不善,当时好几个公司的财务围着我急着要我开发票给凭证,我一下子崩溃了,压力太大,就哭了一场。”
 
   “不过哭归哭,最后事情还是都给做完了。”陈梦圆说,“我后来采取的办法是涨价,虽然同学看在情面上,还是继续给了我订单。但我觉得如果在现实中,我的公司肯定要倒闭了。”陈梦圆告诉记者,因为从小家境优越,自己在生活开支上也从来没有记账,对数字和金额也不敏感,通过这次才知道以后走入企业,对任何的经济账目都要算清楚,要学会合理规划。不然亏大了。
 
    在实训中,每个人都没把自己当学生,而是当员工了,大学生的责任心明显增强了。在实训公司中,因为分工不同,有些岗位相对轻松,有些则特别忙碌。像财务部门都是各公司一致公认最辛苦的部门。担任财务经理的顾悦说:“我们部门四个人特别忙,特别在经营期月末和月初每天做梦都在对账。我们经常加班,其他岗位的同学虽然自己的事情做完了,看到我们加班也都会陪我们一起,所以虽然辛苦,我们也觉得很值得。特别到最后完成全套的公司会计流程,看着完美的报表自己都觉得有点不可思议。”
 
    实训过程中原来金口难开的大学生变得好学好问了。国贸专业大三学生周林娟说:“我在其他上课的时候,基本上都没怎么问过问题。但是在实训的过程中,老师基本上每次都被我们问问题的学生围得水泄不通。刚开始的几天我几乎每天要问老师十几个有关会计凭证填写的问题。后来慢慢上手就熟练了。”
 
    更多的学生学会了沟通和交流。“我觉得踏上职场我会成为一个脚踏实地的员工,而且我会更重视与同事的沟通交流。”经济学专业陈炳帆在实训中担任CEO,“读书的时候我喜欢个人英雄主义,在两周的实训中我才明白团队的凝聚力对一个企业来说是有多重要。我想我以后不管进入什么公司,我都会不折不扣的完成自己的岗位工作,愿意付出,并会学会与各部门之间沟通。因为换位思考这才是所有CEO会喜欢的好员工的标准。”
 
    也有学生看到了自己的潜能更明确了未来职业方向。“我觉得自己特别适合做销售。”毛智慧说,“在大学期间我学的专业让我很关注民生问题,但是在这次实训中我担任销售经理。从制定销售计划、洽谈投标、揣摩其他公司的竞争情况、提出是否扩大产能的建议。我觉得自己很适合做贸易和销售,我未来打算往这个方面发展。”
 
    也有人通过实训打了退堂鼓。在实训中担任银行柜员岗位的徐平说“我以前的打算是去银行工作,通过实训,我在银行柜员这个岗位,每天跟各个公司的人力资源部门和出纳打交道,每天填写进账单、回执单。我觉得银行工作需要细心和耐心。我要再好好想想自己是否适合。”
 
   “学校的跨专业综合实训平台真正的魅力是对于传统纸上谈兵教学方式的突破。我们经管专业的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很难接触到核心业务。这个平台运用真实案例让学生身临其境,在摸拟的市场竞争中自己来处理各种业务,真切体验企业经营和不同管理岗位的特点和挑战,也让学生在过程中重新认识了自我。”东方学院党委书记沃健说。

作者简介

      黄晓燕,汉族,浙江安吉人,2005年8月参加工作,200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一直在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新闻宣传中心工作至今。
      在大学宣传部工作期间,经常深入一线采访教师和学生,该校作为浙江省首家外迁的独立学院,其采写的【一所独立学院的外迁发展之路】和【六千学子下海宁】在社会上形成较大影响,并为浙江省首家外迁独立学院赢得较好的舆论支持。2010年采写完成的【7:1大学生竞选楼长】被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收录播放。2010年采写的【不走寻常路,大学生回乡创业种植中草药】新闻主人公于当年作为全省唯一大学生入选浙江省年度新闻人物。2013年采写的新闻作品【相互交流工商发展大计 探索改革推进人才培养】获2013年度中国高校校报好新闻消息类三等奖。2014年采写的新闻【女大学生回乡经营农场去年营业额达到上千万】被人民日报官方微博转发在社会上引起较大反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