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干菜农 赴辽宁“冬训”

 

骨干菜农 赴辽宁“冬训”

    昨天,市农技推广站对外公布,本市已选拔出京郊33名设施蔬菜骨干农民,赴辽宁省凌源市参加“冬训”,以提高本市设施蔬菜综合生产技术水平,促进北京冬淡季设施蔬菜生产发展。
    据了解,凌源市位于辽宁省西部,设施农业面积近28万亩,是东北地区最大的反季节无公害黄瓜、甜椒生产基地。近年来该基地黄瓜、辣椒、茄子、番茄等优质果菜已实现四季生产、周年供应、规模化发展、产业化经营,在辽宁省乃至全国都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设施蔬菜生产成为当地促进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此次“冬训”中,京郊菜农将针对日光温室黄瓜、辣椒、茄子、番茄冬季生产的主栽品种、栽培技术、低温天气保温增温措施、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实际问题与当地专家和示范户进行深入交流与探讨。

种植大户赴台研修种蘑菇
       当大多数农民开始为过春节忙活时,13名食用菌种植大户,日前乘上飞往台湾的航班,作为今年首批外出深造的骨干农民,他们将以开展平菇、香菇、杏鲍菇的生产技术、生产工艺及先进生产管理模式研修的方式,过一个踏实而分外有意义的年。
    据了解,台湾食用菌产业整体水平先进,以工厂化栽培为主,机械化、自动化设施设备应用广泛,技术细节管控精细;重视食用菌休闲生态功能开发,以生态体验、菇类生产DIY等方式吸引城市观光休闲人群进行体验,拓展了产业发展渠道;菇类生产转向为生物制药、保健品、宠物功能性食品提供原料。
    据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相关负责人介绍,5年来,该站围绕蔬菜、食用菌、西甜瓜、草莓等设施主导产业,举办了多期市内、外埠、境外研修班,参加研修的农民及技术人员共2000余人。其中,1210人经考核达到骨干农民培养标准,人均学时85.3个,超额完成了既定目标。春节前,还将有两批骨干农民赴台学习草莓、蔬菜生产技术。
    骨干农民培养计划的实施,提高了骨干农民综合素质,也带动了当地农业生产。张海江是大兴区礼贤镇东段家务村菜农,通过外埠和境外研修,他的清洁生产、资源循环、食品安全、环境保护、协作生产等意识均得到提升。2011年他参加了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组织的骨干农民赴韩国研修。回国后,很快将学到的技术运用到自己的生产中,在2011年秋冬蔬菜生产中,亩产量由2010年的8120公斤,增加到1万多公斤,增产26.4%,亩收益由1.1万元增加到近3万元。还带动了周边菜农,传授先进的生产经验和理念,使海外研修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在2012年全市春大棚番茄高产高效竞赛中,张海江采用熊蜂授粉等3项从韩国学到的新技术,亩产1.2万余公斤,一举夺得产量冠军,比全市平均产量增产114.4%。

农民赴台研修学到种菇好经验
       俗话说,艺不压身。京郊9个区县13名食用菌种植大户,组成北京市食用菌骨干农民研修团,飞赴台湾参加食用菌种植管理研修后,日前学成归来,并开始筹划新年里的种植新计划。
   “我看台湾用废菌棒做有机肥挺好,现在咱北京蘑菇种植面积挺大,废菌棒处理好了,既不污染环境又可以增加收入,应该跟人家好好学学。”“那个菇柄像杏鲍菇、菇伞像平菇、有淡淡的香菇味儿,叫杏香菇的品种不错,今年我想试着引种点儿。”学成归来,延庆县的菇农李彬和大兴区的张海江还时不时地打电话聊去台湾研修的收获。
    据了解,台湾食用菌产业整体水平先进,以工厂化栽培为主,机械化、自动化设施设备应用广泛,技术细节管控精细;重视食用菌休闲生态功能开发,以生态体验、菇类生产DIY等方式吸引城市观光休闲人群进行体验,拓展产业发展渠道。研修期间,种菇大户走访了台中、南投、彰化等地多家菇类生产企业、休闲农场,从平菇、香菇、杏鲍菇生产技术、工艺及先进管理模式等方面进行了参观学习。
    据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相关负责人介绍,5年来,围绕蔬菜、食用菌、西甜瓜、草莓等设施主导产业,该站共举办了多期市内、外埠、境外研修班,参加研修的农民及技术人员达2000余人,其中1210人经考核达到骨干农民培养标准,通过他们的示范带动作用,提升了京郊设施农业的整体技术水平。

北京选派技术骨干赴荷兰学习番茄技术
       日前,由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市农机推广站、市种子管理站、市植保站等单位挑选的10名技术骨干飞赴荷兰,学习番茄工厂化生产技术。
    据介绍,荷兰温室建筑面积为1亿公顷,其中温室番茄平均每平方米产量达到60公斤,最高产量已突破100公斤,在保持高效率农业生产的同时,也保持了极高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据了解,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于2011年12月在昌平小汤山特菜大观园开始尝试番茄工厂化生产,市农业局选派了10名业务骨干进行了番茄种子处理及育苗、田间栽培管理、采后储运加工、温室环境控制、水肥调控、病虫害预防等技术内容的系统学习,提升了番茄工厂化生产水平。但就目前的生产技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为此,北京市再次选派10名技术骨干飞赴荷兰,学习其先进的番茄工厂化生产技术。
 
    做为骨干农民、技术人员研修的跟踪报道在京郊日报、农民日报刊发

作者简介

柯南雁,1987年7月—1988年1月在北京市农村宣传教育服务中心工作。1988年1月至今一直在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工作。 
1995年2月《用视听系统推广无籽西瓜栽培技术》获得北京市科技情报成果贰等奖。1997年拍摄制作的《紧急防治美洲斑潜蝇》系列报道获得北京电视台记者站好新闻三等奖;《紧急宣传推广“美洲斑潜蝇”的识别与防治技术》获得北京市科技情报成果壹等奖。1998年制作《阳春三月桃儿鲜》的新闻获得北京电视台记者站好新闻贰等奖。1999年第一季度北京电视台记者站好新闻评选中,我们制作的《种子产业化,让山乡农民笑了》获B类稿,《小汤山成为我市高效农业的示范窗口》、《农村能源生态模式建成并陆续投入使用》获C类稿。(A、B、C类相当于一、二、三等) 。2002年一季度北京电视台记者站好新闻评选中《 科技带动农民增收10亿元》获得A类稿。
2010-2014年主编了《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新闻集》共5册。
主编《北京特色农产品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