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农业出发,到庄园去

     近来读刘奇的一篇《中国城市化干得好成欧美干不好成拉美》文章,其中有一段话很是有兴趣:“世界上所有的贫民窟都在城市,而不是乡村;世界上最舒适的住宅都在乡村,而不在城市……在发展城市的同时,乡村同样需要建设,城乡各自承担不同的功能,谁也无法取代谁。”

    在这段话中,乡村与城市具有相同的高度,由此想到了眼下正吸引世人眼球的“到庄园去”的概念。
    华盛顿附近有个敦巴顿橡树园,这个橡树园曾经是二战末盟国奠定联合国的地方,在橡树园以北100公里处的戴维营,1959年艾森豪威尔与赫鲁晓夫曾在这里恳谈过3天。1970年卡特在此斡旋埃及和以色列冲突。
    到了当代,“到庄园去”的历史事件更多了。小布什任总统期间常把外国政要带回老家农场吃烤肉。2001年1月,小布什邀请普京克劳福德农场会谈。普京后来在莫斯科郊外的私人庄园招待小布什。2002年,小布什曾邀江泽民到克劳福德农场会晤。2013年,奥巴马在距洛杉矶不到200公里的安纳伯格庄园接待习近平。
    我们注意到,这些事件都发生在“庄园”中。到“到庄园去”成为西方外交的最高礼遇。这种方式似乎在倡导更个性、更随意、更亲和的工作方式,说明了总统们的心中都有一个与普通百姓相似的田园梦想。
    我们把眼光从总统们的身上收拢到农业、回拢到中国,聚焦到北京的农业中。
农业是人类生活中的一个永恒的话题,它的诞生和发展不仅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和来源,而且促进了文明的起源。
    在人类的历史长河里,因为农业的发展,人类栖息于地球有了文明,在中国产生了儒家文化,在西欧产生了文艺复兴,北美产生了玛雅文化;也正是在农业文明的推动下,得以产生了城市文明和商业文明。可以说,在人类历史上的农业孕育文明的光芒是永远摸不去的。
    农业孕育了文明, 但是在中国5000多年的农业文明史中,在金属式的生产中,农业一直被打着“沉重”的烙印,甚至到现代的中国,从64年前新中国的成立到35年前改革开放,都是在以解放农村生产力为第一要任。
    今天,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六个“进一步”勾勒出了新一轮全面改革的总体蓝图,中国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新时期下,农业那“饱经沧桑的历史形象”正在逐步地退出历史的舞台,以科技为基础,以文化艺术为创意的都市型现代农业风起云涌。
    此时,聚焦北京的农业。它正在都市型现代农业滚滚前行车轮的推动下,披荆斩棘,创造着新的发展奇迹。有机农业、设施农业、观光农业,新型种植模式共同架构起了现代都市型农业的色彩空间。农村涌动起了发展的潮流,这股潮流把农业推入了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阶段,城乡两种文化两种生活方式开始碰撞。
    区别于全国其它区域,北京农业的特点是典型的“大城市、小郊区”的格局。“小”体现在面积上,也体现在经济总量上,因为这样的特征,所以北京农业呈现出了“农业离北京城越来越远,但是却离市民越来越近”的发展趋势。在这样的趋势下,“都市型现代农业”一条转型提升之路日益清晰起来。
    由此,传统的农业融入了北京的自然山水之中,融入了北京的文化之中,融入了北京舒适的园林生活之中,形成了有北京特色的都市型现代农业新形象,这个新形象完完全全地契合了林语堂笔下的《大城北京》所描述的北京气质——农业景观、自然景观与皇城下的帝王气象相弥合,农耕传统与现代的休闲生活相连接,一种普适意义的城市田园意象诞生了。
    寻找这种田园意向并不难,它们在喧嚣繁华都市的边缘,与车水马龙的国道擦肩而过,日渐稀薄的树林和日益稀少的土地,也不足以将其与繁华喧嚣隔离开来。当初见它时,也许你会把它与华夏大地上大同小异的土地等而视之。但是,当真正地走进它,尝试着从历史文化、地域特征的角度仰望时,那就不由自主地对其秀美的自然风光有了更多耐心的品读和感悟,使得你敞开胸怀去参与到这片土地上的各种农事活动,从而获得城市拥挤生活外的生命体验,人性的善良,生活的美好。
由此,当各种农业产品以参与、体验的方式走进了大众的视野时,乡村的自然元素与农业的现代科技元素进行融合,添加上文化艺术的创意,此时,北京的山水风貌、乡土文化、民间村落以及现代农业的发展、艺术的创意勾画出了北京农业、农村发展的田园意象,这种田园意象成为市民们趋之若骛的休闲度假的方式。
    于是,在农村的各种农事活动中,随处可以看到市民的身影,他们被组织起来从事耕种,体验采摘、享受田园生活。农村成了生意谈判的场所,农业活动成了休闲内容,农事体验成了孩子们教育和游乐的基地。农村、农业、农民等各种要素都在发生着变化,但唯一不变的,还是农业千万年来传承下来的那份永恒的淳朴。正因为这份淳朴,使得现代人们趋之若鹜地赶赴农村,并把其成为实现桃源梦想的首选。
    穿越过幽长的世纪,北京农业的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节点,都市型农业已经焕发出了广阔的视野和果敢,它承载着农民的致富梦想、市民田园休闲的梦想起航!

 

作者简介

王妮,《北京农业》杂志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