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飞机就是最大吸引力

 

原题:海外专家、上飞院副总设计师助理丁伟:
中国大飞机就是最大吸引力
 
    走进上飞院研发大楼A区536办公室,只见一位中年人正聚精会神、兴致勃勃地看着一张贴在办公室墙上的图纸。走近一问,才知道原来这个人就是丁伟,他正在看的是空客A380飞机的全机结构布置图。丁伟笑着告诉记者:“平时没事的时候,我就喜欢看看这张图,让自己进一步熟悉整个飞机的结构布置,不断充实自己,也容易给年轻人解释飞机的内部构造。”

在空客,他建立了轮胎研究专业领域
    丁伟告诉记者,2001年,他进入空客,在起落架中心的系统性能和集成部担任系统工程师,主要负责“飞机轮胎性能”、“轮胎/机轮爆破”等研究项目,为空客开发飞机/系统所需模型,并通过试验为空客提供所有和轮胎性能相关的数据。其原因是在2000年发生的由轮胎爆破引起的协和空难后, 空客非常重视轮胎给起落架系统、飞机系统集成等带来的问题, 同时在A380的研发中, 由于飞机前所未有的载荷和性能需求, 轮胎给起落架系统整合带来了巨大挑战。从此,空客将这个轮胎研究“创业”担子放在丁伟肩上。
    丁伟说,这两个主要项目都是跨学科的综合性项目。尤其是轮胎/机轮爆破项目,它是飞机特定风险的关键内容,要全面考虑分析轮胎/机轮的爆破形式、爆破范围及爆破后轮胎碎片/气流的辐射范围等因素。要理清这些因素并得到准确数据,需要建立飞机轮胎/机轮破坏的数据库,然后建立空客统一的轮胎/机轮破坏模型,为飞机的安全分析提供依据。
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和钻研,丁伟不仅组建了轮胎/机轮/刹车模拟仿真团队,还在空客建立起了属于自己的轮胎研究专业领域。

在商飞,他主动请缨攻关溅水试验
    2012年,ARJ21-700飞机适航取证工作进入深水区。为了祖国的大飞机事业,丁伟回到了中国,并入选了国家“千人计划”,作为中国商飞公司特聘专家来到上飞院担任副总设计师助理。2012年6月,ARJ21-700飞机开始进行溅水试验,丁伟主动请缨,带领团队攻关溅水试验。
    溅水试验,影响因素多、试验难度大,且适航要求也特别苛刻,其中轮胎对于溅水起着关键作用。丁伟和他的团队首先攻关的就是轮胎的优化工作。在这过程中,除了技术上的挑战,和多家国外供应商的沟通和交流成了摆在丁伟面前最大的难题。例如,在讨论影响因素究竟是水深还是轮胎的问题上,双方曾一度产生分歧,丁伟带领着团队反复分析数据查找原因,用精准的数据分析说服供应商对轮胎进行进一步的优化改造。现在,丁伟每两周就和三方供应商代表召开电话会议,及时满足供应商提出的要求,同时也要求对方提高支持力度,现已定出下一步协作计划,确保溅水试验工作稳步向前推进。
    目前ARJ21-700飞机适航取证工作已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而溅水试验则是取证道路上最后的几个堡垒之一。“ARJ21新支线飞机对于中国民机产业的意义重大,我一定会竭尽所能为项目成功作出自己的贡献!”丁伟信心满满。项目管理要立足于客户需求
    丁伟认为项目管理是中国商飞公司加快发展建设和型号研制的重中之重。“一个项目的目标是为整个公司服务。首先要明确做这个项目的目标,是为了中国的大飞机;其次是满足客户的需求,由在这个项目方面最专长的部门负责,真正把项目管理落到实处。”
    项目管理的另一个重点是控制成本。“我们的项目要进行合理的成本核算,要有相应的制度体系配套。”丁伟认为,我们应对标国际先进飞机制造商,学习国外先进经验,并结合公司实际来改进管理。
    对于中国商飞公司在项目管理方面取得的进步,丁伟表示,项目管理的重要性已日益被公司上下所认识,好的管理方法和管理工具也正被逐渐试行应用,公司正朝着国际一流的航空企业逐步迈进。

年轻人要在专长的领域绽放光彩
    “中国民机产业的未来是年轻人的,我们有责任培育好下一代。”在中国商飞,丁伟不仅作为导师,指导上飞院硕士研究生,同时还担任上飞院英国留学生班班主任,现正在进行两个博士后项目的招生。
   “年轻人一定要多思多学。”丁伟希望年轻人首先能找到自己擅长的领域,并努力让自己成为这个领域的能手。其次,应多向身边的人学习,尤其是学习交叉学科,这样才能对飞机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我常常让年轻人思考三个问题,第一,我为什么做这个事?第二,怎么做好这个事?第三,我还能做些什么事?”
    “中国大飞机的未来充满希望,为中国的民机事业尽一份力,才算是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丁伟如是说。

春晚和国歌是最大的精神寄托
    近20年的海外求学及工作经历,让丁伟对祖国充满思念之情。“在国外,每年我都会收看春节联欢晚会,有时看着看着鼻子就会酸酸的。每年的全英羽毛球赛,是我们海外游子的一个节日,因为大多数的比赛项目冠军都是中国人。外国观众在比赛结束就离场了,我们一定会等到颁奖仪式之后,就是想听一听那慷慨激昂的国歌……”说到这里,丁伟不禁有些动情。
    “中国人就是要搞中国人自己的大飞机。”在近两小时的采访过程中,丁伟先后5次向记者提及了这句话,“国家给了我们在国外深造的机会,让我们学习国外先进航空企业的研发技术、管理模式。如今,中国有了自己的大飞机项目,成立了中国商飞公司,对我而言,这就是最大的吸引力。”
 
记者手记:
    和丁伟交流时间虽然不是很长,但记者却深深地体会到了他身上那股浓浓的爱国情怀。“中国人要造自己的大飞机”是他坚定的信念。正是有了这样一批有着共同信念海外专家的助力,中国的民机事业一定能登上胜利的顶峰。


作者简介

姜笑,2010年7月参加工作。现任上海《大飞机》杂志社有限公司《中国大飞机》报编辑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