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强这一年

 

原题:陈强这一年
——记管道矿区中牟服务中心物业管理处技术员陈强

  这一年,陈强几乎没有休过双休日,不是不想,而是没空……
  这一年,陈强被评为管道局矿区“服务明星”……
  这一年,陈强的身边发生了很多故事……
  故事从2011年大年三十说起。
  大年三十深夜,忙了一天的陈强吃完饺子,刚钻进热乎乎的被窝,物业管理处领导的电话打进来了:小区院子里的节日彩灯不亮了,小区黑乎乎一片……放下电话,陈强毫不犹豫地从被窝中爬起来,穿好衣服来到小区。领导已经在这里等他了,他们一起检查了好一会儿,陈强才发现,彩灯的时控开关出现了故障,一个小问题,陈强很快就解决了。回到家,陈强再也睡不着了,他蹑手蹑脚地走进书房,打开电脑,查找资料。为了不影响家人休息,他把电脑调成静音状态。
  采访中,陈强说:一到冬天,他们就特别忙,每天不过12点他都不敢睡觉,手机调到震动,一直放在枕头边。
冬天时的一个早晨,天气很冷。睡梦中的陈强接到业主的电话,业主在电话中火急火燎地说:你快来吧,我家跑水了……陈强激灵一下,脑子里第一反应是:这个业主岁数大了,肯定不知道怎么处理。他三下五除二地穿好衣服,跑到了业主家。进门一看,屋里一片狼藉:一个老人坐在一个铁盆上,屋里的水已经没到脚脖子了,所有的家具上都在滴水……陈强仔细一看,发现屋内暖气的堵头被碰坏了,暖气里的热水直接冲向房顶,四溅开来。为了不让水冲坏房顶,业主只好用铁盆盖住出水口,自己坐在上面,一动也不敢动。陈强马上关掉阀门,水不流了,他和住户开始一起一盆一盆地往外舀水……
  说到这里,陈强无奈地说:干这行,就是琐碎事情多,有些老人连阀门在哪里都找不到,出了事情,物业人员只能尽快赶到,这样损失能小点,他们都养成了跑步上楼的习惯……
聊着聊着就聊到他的专业上来了,陈强说他学的是电气化专业,他喜欢鼓捣电器,别人家的电器坏了,他给修好,感觉很有面子。
  有一次,一个业主家的吊灯坏了。这个吊灯工艺复杂,价格不菲,业主很着急,好几个师傅去修都铩羽而归。师傅们办法想了无数,吊灯就是不肯再亮。物业领导跟业主打包票:我让陈强去修,一准儿能修好!
这事,陈强也感到含糊,只好硬着头皮去试试。他反复查验了半天,还真找到了症结:吊灯里一个最微小的零部件被电流烧得接触虚了,而这个零部件市场上不好买到。陈强想到自己家里的一个壁灯,壁灯里面有这样的零部件。他回家拆下来,再给这个吊灯装上,吊灯果然乖乖地亮了。
  “虽然事后让媳妇狠狠地训了一顿,但是把灯给修好了感觉很有面子,也挺高兴的”,陈强这样总结这件事。
  干点技术活,陈强不犯难。最让他感到怵头的是有时还要帮助业主协调邻里关系,因为他是个不善言谈的人。
有一个业主,是个离休干部,为人正直,爱管一些不平事。谁家的小狗在小区内随意拉尿,或者谁家在楼道内堆放杂物这些事儿他看不惯,看不惯就说,也不讲方法,板着脸就批评人家一顿。时间长了,这个业主和邻居的关系就僵了。陈强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开始找他们做工作,一天不行就两天,两天不行就三天。慢慢地,这个业主开始转变方式方法了,邻居们也开始理解了,业主和邻居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和谐了。
  采访的最后,记者给他总结了一下,他的工作是琐碎的,是繁杂的,陈强纠正说:还有快乐。记者看着他文静的样子,透过镜片从他平静而又坚定的眼神中,记者读出了一个平凡的技术员对自己工作的热爱。

作者简介

李元滢,男,现任《石油管道报》记者部主任。
1995年参加工作,做过教师,2000年转入新闻行业。
从业这十几年内,先后任过记者、编辑,也曾在中亚管道担任过常驻记者,深入一线进行采访。多篇作品获得了国家级、省部级奖励。
从事新闻工作这十几年的时间,我坚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读使我拥有良好的文字驾驭能力及古典的审美观,同时让我拥有了敏锐的文字感觉以及新颖的语言组织、编辑能力。而经常深入到管道施工一线进行采访,使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广大石油人那种感天动地的无私精神,这种精神激励着我用更多的报道来传扬正能量,也激励着我在新闻这条路上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