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唤醒大爱
从MF8495/6,厦航又一次载满感动的包机说起
从MF8495/6,厦航又一次载满感动的包机说起
这不是感动的开始,自从四川震灾发生,厦航已执飞7架包机和几十架正常航班专门运送援救人员和救灾物资。21日,厦航再次紧急调机,安排两架飞机分别从厦门和福州起飞,前往绵阳,接回多日来奋战在抗震救灾第一线的身心疲惫的消防官兵。
记者有幸搭乘MF8495赈灾包机从厦门起飞,在这班延续着厦航感动的包机上,更真切得靠近、感受和体味着这场8.0级地震带给我们沉痛悲伤的同时、也带给我们的深深感动。
“除了捐款、捐物,我们能做的,还有什么?”
“不,我不认为我是在作秀。”
——来自厦航人的感动
“姜栋怀,高中一年级一班。爸爸妈妈对不起,愿你们一定走好。”这是一张“便条”,更是一份遗言。是北川中学的一个学生“走”前留下的。上面的字迹不是用笔写出的,而是用细木棍之类的东西划刻的,只有极其细心地将它朝着阳光,转向一个角度,才能发现上面的“笔迹”。
为了更好得完成抗震救灾任务,厦航不计成本,空机飞往绵阳接运官兵。一架170座的飞机客舱里就只有乘务员和我们随机的几位记者。做完客舱清洁工作的乘务员们与我们坐在了一起,彼此都有些陌生。但在讲完这个特殊便条的真实故事后,大家的心因为一份共同的感动和悲伤悄然贴近了。
感性的乘务长范虹起身离开了一会儿,又回来了。我知道,她是去擦拭已经控制不住的泪水。她告诉我,厦航是在20日22点06分接到这次包机任务的,考虑到灾区航油紧张,决定空机带足回程航油调至绵阳,这样可减轻当地灾区航油紧张的压力。乘务组今天早上8点接到此项任务,到上午11:30进场准备上飞机,厦航乘务组各个处、室都调动起来,她们甚至动用私人关系,就为了准备活动和礼品,迎接这些赈灾将士们的归来。
“失去家园、失去家人是一件让灾区同胞很悲伤、让我们也觉得很沉痛的事。除了捐款、捐物,我们能做的,还有什么?我们也很想去第一线,用自己的手拉出那些被埋在废墟里的人,但是我们没有这个机会和条件去亲自救人。这些官兵们是带着我们共同的心愿、冒着生命危险奋战在抗震救灾第一线的,为他们准备这些活动和礼品绝对不是在作秀,而是厦航人一种感情的表达:因为我们对灾区同胞的同样关注,因为他们对灾区同胞的冒死救援,我们尊重他们,敬佩他们,也感谢他们!”
“今天平安。”
“就要回厦门了,有点激动,因为可以见到老婆孩子了。不过说实话,心底里还是有种难受堵着……”
——来自赈灾官兵的感动
说这话的,是搭乘厦航包机回厦的151名赈灾消防官兵中的一位指导员。说这话时,飞机刚起飞,离开绵阳机场。说这话后,他不由自主得向窗口望去、向下望去。就这样沉默很久,他才紧锁眉头,说了句“离开了,就不能救人了”后,就再不说话了。
领命前,这些官兵刚讨论过“这么大的灾情发生了,有些部队都已经过去了,我们什么时候去”的话题。领命时,他们没想过危险和害怕,就觉得激动,因为这样他们就可以和灾区同胞更近了。
客舱里,一个一脸青涩的小战士不好意思得把湿巾藏在身后,看到擦完脸已经变得又黑又脏的湿巾,空姐的眼圈有点泛红。
在灾区的这几天里,他们起初每人每次只能用两块饼干和一块巧克力填充肚子,每天两人共喝一瓶矿泉水;每晚在临时搭建的帐篷里度过,雨水有时会渗透帐篷,但太累太困的他们无力顾及太多,就那样任由雨水打湿被子;几天都不能洗漱,一个战士掏出一条口香糖,对我说:“还好我发现兜里不知什么时候放着的几条口香糖,这几天早上刷牙就靠它了。这是最后一条!”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地震后的蜀道更是充满危险。路面破烂不堪,山体不知何时滑坡,车轮半悬在空中急驰而过,一路上时而还会有石头砸到车顶,发出响声,没有一个人敢闭眼休息,都在心里捏着一把汗,就这样漆黑的雨夜中悄无声息得与死神擦身而过。坐在小郑旁边的战士举起手机对我说:“所以,我每天只给家里发一条短信,不说别的,只有四个字:‘今天平安。’不过以后再碰到执行类似的任务,我出发前就不跟家里人说了,等执行完任务、平安回去以后再告诉他们,免得他们每天都担惊受怕。”
这些奋战在救灾一线的官兵们也是血肉之躯,他们也有自己的亲人朋友。但在接到任务的那一刻,他们还是勇往直前奔赴灾区,全力以赴抢救生命、尽可能得挽回国家和灾区同胞的财产损失。“这种时候,我们应该站出来,走在第一线。这是我们军人的职责,也是我们的男儿本色。”
窗外已经一片漆黑,很多人沉沉睡去。几天来,他们没有睡过一次好觉。他们实在太累了,空姐们为这些突击生死线的勇士们轻轻盖上了毯子。也有战士在写日记:
“打从踏入四川之时起,我们就不知道此行要呆多久,要去哪些地方,要完成哪些任务,我们所知道的就是我们应该帮助四川灾民做些什么。直到车队缓缓驶出河清中学,操场上的老师、学生和当地群众向我们挥手告别,大声高呼再见的时候,我们听到的指示还只是救援队将转移到其他地方……车队驶入绵阳市区,眼前的场景已不陌生,因为这就是来时的路。这次转移目的地是绵阳机场已渐渐清晰,但仍有人不愿相信我们就这样离开了,我们还能做更多的事,我们可以去汶川……唉,就这样,我们走了。四川的同胞,你们要挺住!四川,雄起!!!”
“当地老百姓很好,我是真的切身体会到军民一家亲!30斤的包菜不收钱,最后在我们的坚持下只象征性得收了5块钱”
“叔叔,你别怕,别着急,我不痛。”
——来自灾区的感动
来自瓦砾堆中的求救声,哪怕再微弱,对于寻找生命迹象的人们来说,也好似一剂强心剂。战士们不顾手被划伤、脚被刺破,努力而不懈得寻找着。“就想着要救人,哪里还想得了那么多!一点小伤,怎么比得了一条命宝贵!
人们以为铮铮铁骨的军人最坚强,因为他们不害怕死亡。但这些铁血男儿们眼睁睁看着一条鲜活的生命在自己面前消逝时,却也忍不住流下泪水。黄战士说,他们还没有碰到这样的事,但他第一次听战友讲到时也觉得鼻子发酸。
灾区里,一些生还者至今仍苦苦守侯在亲人出事的地方,他们不相信黑暗就这样带走他们的亲人,他们在期待奇迹。
灾区里,也有已经被发现却还困在瓦砾堆、水泥板下的孩子,竟然对前来救援的战士说:“叔叔,你别怕,别着急,我不痛。”
灾区里,年近七旬的老夫妇都会专程绕过河流给部队送柴;30斤的包菜只卖5块钱……
这些坚持和守侯,这些信任和感动,每天都在震动和敲打着救援官兵们的心,他们努力搜寻幸存者,他们也在期待奇迹。“只要有1%的可能,也要尽100%的努力!”
灾难,我们无从躲避。但至少,我们可以选择爱和坚强。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让身处和平年代的我们,突然暂停追逐物质的脚步,开始环顾四周。厦航这班包机上的感动只是大灾面前大爱的一个缩影。原来,爱从来都没有离开过我们,她只是在风平浪静的日子里睡着了。在一场牵动人心的震灾中不断轮回的感动与被感动,唤醒了她。醒了,就别让她又睡去。从珍惜身边人开始。
作者:田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