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看我的摊位小,每天卖的也翻番哪!”
——包商银行微小企业贷款之“致富人生”系列之五
——包商银行微小企业贷款之“致富人生”系列之五
在包头市青山区的一个普通菜市场,王大姐骄傲地指着自己的铺子,和包商银行微小企业金融部的信贷员说:“小黄,你看,现在我的存货比原来多了一倍,别看我是卖猪肉的,摊位小,每天卖的也翻了一番哪!太感谢你们银行的支持了!”小黄笑着说:“这是我们银行应该做的,以后资金上有困难就给我打电话啊。”
在我们一般人的观念中,一个经营猪肉的小摊位,没有太多固定资产,流动资产也不多,很难和银行这样的大机构打上交道,但是包商银行微小企业贷款,恰恰是专门为这样的客户提供各种服务,王大姐就是千千万万个这样的客户之一。
事情还要从三年前说起。王大姐和丈夫早年在同一家国企工作,四十二岁时单位不景气,夫妻二人双双下岗。上有七十多岁体弱多病的公婆,下有十八岁的即将上大学的女儿,现在突然失去了收入来源,生活负担就像一座沉重的大山,突然间砸在了王大姐的肩上。这时,生性乐观的王大姐没有抱怨,没有失落,而是勇敢地拿起砍刀卖起了猪肉。之所以选择卖猪肉,用王大姐的话说就是本钱少,投资小,除了卖力气就是实实在在,不缺斤短两,只要下辛苦,解决一家人的生计不成问题。
可是,为数不多的本钱对于王大姐一家来说,也是一个难题。卖了三个月的肉之后,王大姐进货的肉联厂不再提供赊销了,而一直结款正常的饭店因为装修要拖欠王大姐两个月的肉钱,周转资金变成了一个迫切的棘手问题,手上没有进肉的钱了,女儿马上要去外地上大学,学费、住宿费又是一笔不菲的开销,找周围的亲戚朋友借钱,而亲戚朋友也都不是特别富裕,真是一分钱难倒英雄汉,一向坚强的王大姐着急的暗自垂泪,却毫无办法。
一天清早,一位和王大姐同时下岗,也在做生意的老同事来买肉,看王大姐愁眉不展,了解情况后告诉王大姐:“包商银行可以为咱们这样的小商户办理贷款,并且特别热情,丝毫不会因为我们生意小而歧视我们,并且没有什么手续费,特别方便快捷。你也快去吧。”当天上午,王大姐就来到了附近的包商银行文化支行,咨询办理微小企业贷款的事情。
包商银行的信贷员小黄了解了王大姐的基本情况后,得知事情非常紧急,马上跟王大姐来到了肉铺和家里,一边申请,一边分析,看存货见担保人,王大姐也一直非常爽快地全程配合,两个小时完成了所有的贷款流程。之后,小黄走了包商银行的审贷会快速决策通道,在获得批准后,王大姐没有找关系,也没花一分钱,第二天下午就拿到了一笔一万五千元的没有任何抵押物的贷款。
之后,王大姐每天都能进到足够的新鲜猪肉,销售额没有受到丝毫影响,并且高高兴兴地把女儿送到了北京的大学,一家人都觉得包商银行微小企业贷款真的是解决了全家的大难题。后来,王大姐挣到了一些钱,没有盲目投资,而是听从包商银行微小企业信贷员小黄的建议,增加了牛羊肉的经营。简单的变化,带来了巨大的回报,王大姐的收入增加了一倍。王大姐的生意越做越好,也特别珍惜自己和银行的伙伴关系,迄今为止已经在包商银行办理了四笔微小企业贷款,每期还款都会提前一天存入在银行帐户,然后打电话通知维护她的信贷员小黄说已经存钱了。后来,碰到亲戚朋友遇到资金问题,王大姐都会热情地介绍大家去包商银行文化支行找小黄办理贷款。
自2005年11月23日开办微小企业贷款以来,包商银行一直秉持“没有不还款的客户,只有做不好的银行”的服务理念,精心地扶持着包头市的万千微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为增加就业机会、实施富民工程和建设和谐包头尽心尽力,不断开辟新的天地。
作者:郝静
报送单位:包商银行微小企业金融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