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转星移,我已不再是懵懂少年;时光流逝,我踏上工作岗位已十年有余;岁月变迁,我2010年11月由一个畜牧环监人变成了一个《北京农业》杂志人。时过一年,在2011年11月,北京市公布了“北京精神”—“爱国、创新、包容、厚德”。这简简单单的八个字全面的体现出了真正的北京精神。我深知,一个国家需要拥有伟大的民族精神,一个城市同样需要有自己的城市精神。作为新闻媒体的《北京农业》杂志社以“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为工作主线,以“愉快地生活,快乐地工作”为理念,每一名《北京农业》杂志人在平凡的岗位上,脚踏实地地践行着北京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谱写着非凡的业绩。
时间在一分一秒地推移,办公室里键盘敲击的声音此起彼伏,编辑们在争分夺秒地伏案忙碌着,时而眉头紧锁,时而托腮沉思,时而仰头凝思……为《北京农业》的编校、排版默默工作。
偶尔“叮铃铃”的电话铃声响起,打破了一片寂静的工作场面,回答电话的人耐心细致地解答着投稿者的问题……“叮咚”中午12点的钟声准时响起,“哇这么快”午饭的时间到了,大家如此忘我地工作着,如果没有钟声的提示,大家一定还在浩瀚的文海中遨游。我打开了音响,随着一阵清脆悦耳的歌声,“北京,北京,我爱北京……”大家离开办公桌,踏着我爱北京的幸福旋律,满脸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结伴享用午餐去。
大家迎着炎炎烈日,在谈笑风生中迈入了北三环宾馆的餐厅。一句“吴老师请您到里面坐”,体现出大家对老同志的尊敬与关心;一句“先给小孕妇们盛点汤”,体现出大家对孕妇的体贴与关爱;一句“您先盛”,体现出大家相互间的包容与关爱……我们一边吃着午餐,一边聊着时事或家庭琐事,其乐融融,我很庆幸自己融入了这个温馨和谐的集体。
时间周而复始地转着,《北京农业》每月3刊地出版着。《北京农业》在大家的精心构思、精密编排、精彩演绎下,以宣传“三农”为立足点,坚持以“选编农业技术佳篇,荟萃农村致富信息精华,传播高效农业成功范例,引导农民搏击市场大潮”为办刊宗旨,一字一句进行斟酌推敲,认真细致进行三改三校,大家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以自己的实际行动默默奉献着。
厚德是北京精神的品质,我们必须弘扬传统美德,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友爱、奉献、互助的人文精神,不断彰显人文关怀的内在品质。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北京农业》作为纸质新闻媒体,新闻工作者在新闻采访中能够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恪守职业道德,紧密围绕市委市政府、市农业局的工作重点,立足新农村建设,以观光农业、创意农业、沟域经济为核心,重点宣传党的“三农”方针、政策、新典型、新经验,深入一线实地采访,杜绝虚假报道,确保了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增强新闻报道的时效性,为京郊宣传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创新是北京精神的精髓—即突破常规、推陈出新。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是城市活力之源。《北京农业》通过贴近市场,准确定位,彰显着期刊的影响力。随着时代的进步,固有的期刊模式已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北京农业》通过四大举措,使杂志质量和影响力得到较大幅度提升。一是成功申请记者证,为深入一线实地新闻采访提供保障;二是打破封面常规,引入现代元素,“创意农业”搬上杂志封面,提高杂志的时尚性;三是改版栏目,精心构思编排,提高杂志的鉴赏性;四是把我社记者采风实景照片搬上杂志封面,提高杂志的实景性。
《北京农业》作为纸质平面媒体,受网络、电子杂志等电子传媒的冲击,在领导的高瞻远瞩下,在全体杂志人的共同努力下,不断创新办刊思路,盘活资源,锐意进取,拓展业务,经济创收取得新突破。通过积极宣传我社广告刊登的宣传效应,为理事单位搭建信息交流平台,努力寻求协办单位,积极寻找稿源,为经济创收奠定良好基础。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期刊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北京农业》发行量极大萎缩。在机遇与挑战面前,领导带领职工积极转变发行思路,学习借鉴英国期刊数字化的经验,在延续传统发行方式的基础上,勇于探索尝试,与北京金鼎力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合作,进入中华期刊展示网,迈出了《北京农业》步入数字化期刊的第一步,为我社期刊走向数字化出版打开了良好的开端。
城市精神是一座城市的灵魂,是一种文明素养和道德理想的综合反映,是一种意志品格与文化特色的精确提炼,是一种生活信念与人生境界的高度升华,是城市市民认同的精神价值与共同追求,也是展示城市形象、引领城市发展的一面旗帜。《北京农业》正是在北京精神的引领下,在大家的精雕细琢下已被打造成都市农业的一张闪亮名片,它被读者称为“农民的贴心刊物,科技工作者的贴心人,科技信息的交流平台”。《北京农业》凭借其品质优势得到专家读者的高度认可,在“益民书屋”评选中脱颖而出,名列30家刊物的榜首,正是在全体杂志社人的辛勤耕耘下,《北京农业》才在全国各地遍地开花,杂志社人在践行北京精神的过程中收获着累累硕果,绽放着喜悦的幸福之花。我们正是在平凡的岗位上,挥洒着青春热血,践行着北京精神,铸就着非凡人生。
作者简介
杜凤琴,2000年7月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2013年7月在职博士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0年7月至2010年11月在北京市畜牧业环境监测站工作;2010年11月至2012年9月在北京农业杂志社工作;2012年9月至今在北京市农业局宣传教育中心工作,现任办公室主任。
工作以来,该同志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留下了自己坚实的青春印迹。作为一名中层干部,在单位行政管理和党务管理中,为保障单位和谐稳定,提升单位影响力,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得到了领导和大家的高度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