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深处希望浓

原题:大漠深处希望浓
                              ——伊泰化工公司120万吨精细化学品项目现场走访记
 
    8月14日,伊泰杭锦旗120万吨/年精细化学品项目装置区破土动工12天后,新闻中心走进了地处沙漠地带的项目建设现场。在目前开工建设的大件厂房和装置厂区,记者一行走访了一个多小时,“温度”成为这次走访最直观、最深刻的感受,有太阳炙烤大地的温度,有高温作业的温度,也有工人建设热情的温度。无论谁,置身其中都会经历一次难忘的炙烤。
    公司杭锦旗120万吨/年精细化学品项目位于杭锦旗独贵塔拉工业园南项目区。项目于2012年10月30日获得自治区发改委备案批准,并被列入《内蒙古自治区“十二五”煤炭深加工示范项目规划》。自获批以来,伊泰化工公司积极行动、多方准备,项目于8月2日正式破土动工,成为集团公司推进煤炭深加工、实现转型升级的重要标志。
    在伊泰化工公司行政部副部长贺向宇的带领下,记者一行首先来到项目大件厂房场地。摆放整齐的厚度达手掌宽的弧形钢板一下子就吸引了记者的注意。“钢板单个重量平均27吨,每三个焊接成一节圆筒,21节圆筒组装成一个反应器。咱们的项目需要两个这样的大型合成反应器。”随行的工作人员熟练地回答着记者的疑问。
    边走边聊,伴随着嘈杂的机械作业声,合成反应器焊接现场越来越近。当时30多度的室外温度已经让记者感觉到了暴晒的滋味,可在焊接现场周围的温度明显高于当时的平均气温。在记者走上前去靠近焊接点的时候,一股灼热的气流扑面而来。“合成反应器焊接温度需要达到150摄氏度以上,所以作业场所周围的温度也差不多在六七十度左右。”委托制造单位锦化机公司的技术工人解释说。
    在合成反应器焊接现场南边,是一排简陋的彩钢房,有的是工人的宿舍,也有的是机器库房,最吸引眼球的是彩钢房外面墙体字,红底白字格外显眼——“说干就干,干就干好,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像是一种誓言,也是一种激励。与之呼应的是在房屋的西端,三面写有“预防为主、说:“一、二、三期项目总占地约9平方安全第一”的彩旗迎风招展,像是一个要占地约3平方公里。”
    在装置区场平现场,众多的挖掘机和大卡车在眼前来来往往,松软的土地上留下了数不清的形式各样的轮胎印。看到这些忙碌不停地大家伙,记者忍不住要留下一些影视资料,于是在其中的一台挖掘机前停下脚步仔细观看。看到记者,车辆主人走过来和我们聊了起来。他说他们是一天三班儿倒,人歇车不歇地不间断作业。就在说话间,约莫两分钟,一辆大卡车就满载而去,向地势较低的地方驶去。或许是平时工作的单调,也很少看到外面的人过来,看到记者过来,挖掘机司机笑着和我们打招呼,并乐呵呵地配合我们拍摄。截至到8月底,装置区场平工作正在加紧进行,已完成部分草皮清理及拉运,挖方、填方各完成大约67万立方米。
    采访结束正值夕阳西下,站在煤化工公司办公场地前面的小沙丘回望,项目现场的机械像哨兵一样矗立,在夕阳的映射下愈加显得挺拔。脚下,有几簇草丛在沙丘的背风处郁郁葱葱,正如在这里奋战的伊泰人,沙漠深处,他们用挥汗如雨,镌刻伊泰发展的铭文,书写民族工业发展的历史。从开始到采访结束,风一直在呼呼地吹着,很快吹没了我们留在沙丘上的脚印,但伊泰却在这里创造着永恒的印记。

作者简介

李新富,男,内蒙古大学新闻系硕士。先后在《中国商界•财富人物》杂志社、呼和浩特市城乡建设委员会、鄂尔多斯移动通信分公司工作,现就职于内蒙古伊泰集团,从事记者编辑工作。在学习工作期间,陆续在包头晚报、内蒙古日报、中国改革报、人民日报•海外版发表多篇新闻作品。从偶然选择新闻专业到自然成为记者的数年间,我越来越喜欢这份工作,被记者的职业魅力吸引,喜欢那种路上的奔波,每次看到不同的风景,喜欢那种聆听的感觉,每次听到不同的故事;也被文字的强大力量吸引,享受文字包罗万象的容量,从中领略或塑造万千景象;享受文字万钧之力的力量,从中汲取前行的力量。因为热爱,所以一直努力书写更多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