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煤都“六盘水”—— 一个随“三线建设”而崛起的新兴工业城市

  (文章发表于2005年)

  如果站在历史和现实的交汇点上来观察六盘水,从历史的偶然和必然中来认识六盘水,人们就会作出这样的结论:六盘水的昨天见证了“三线建设”的曲折历程,六盘水的今天述说着改革开放的强劲步伐,六盘水的明天将展示中国西部大开发的辉煌成果和灿烂前景。
 

本刊记者    万 里
本刊特约记者   唐方信  奚宽军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在那个特殊的时期,特殊的年代,出于特殊的认识和特殊的需要,几十万大军从东北、从华北、从华东、从华南汇聚到了“三线”(主要指西北和西南)地区,开始了中国西部建设史上可歌可泣的壮举——“大三线建设”。而贵州六盘水丰富的矿产资源和优越的地理位置,使之成为西南“三线建设”的“特区”,由此,六盘水伴随“三线建设”应运而生,由此,翻开了了六盘水作为独立行政区域的历史新篇章。

大三线: 中国早期西部建设的偶然与必然

  上个世纪60年代初,经历了“大跃进”和三年自然灾害的中国经济,从1962年开始进行国民经济的调整、整顿后,到1964年,经过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奋斗,中国国民经济走出低谷,开始了新一轮强有力的回升,第三个五年计划提上了中国领导人的日程。通过“大跃进”以及其后被迫进行的调整,中国领导人学会了处理在几十年戎马生涯中未曾遇到过的问题,总结了经验和教训,头脑渐趋冷静,对中国贫穷落后的现实和社会经济发展规律有了较客观的认识。全党全国都在考虑,新一轮经济发展的重点放在哪里?
  在当时的国际形势下,中国周边形势十分严峻。美国继续对中国进行“半月形”封锁,1961年至1968年在台湾海峡先后举行了以入侵中国大陆为目标的三次核战争演习,并在越南发动大规模侵略战争,直接威胁中国安全。北邻的苏联在中苏边境陈兵百万。1964和1969年,美国和苏联都曾向中国发出使用核打击的战争威胁。
  从国内来看,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的工业布局70%集中在沿海地区,主要的铁路交通枢纽、桥梁和港口码头多集中在东部地区,占国土1/3以上的西南、西北地区,近代工业微乎其微,交通十分闭塞。一旦战争爆发,沿海工业被破坏,有限的内地工业难以为继,这对我国的安全相当不利。
  基于这种现状,中共中央和毛泽东根据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苏联由于未能建成乌拉尔以东地区的工业基地,致使战争初期惨遭巨大破坏和严重损失的历史教训。认为,如果一旦发生战争,东北和沿海地区的工业基础,就是首当其冲的前沿攻击目标。因此,必须建立新的战略后方基地。中国的大西南和大西北,深居祖国内地,地势险峻,矿产资源与能源资源丰富,是较为理想的后方基地(史称“三线”)。国民经济建设必须立足于战争,从早打、大打出发,积极备战,把国防建设放在第一位,一切为了备战,这是“三线建设”的基本出发点。后来毛泽东进一步提出“备战、备荒、为人民”与“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战略方针。1964年8月初,国务院在北戴河召开年度计划座谈会,李富春、薄一波在会上传达了毛泽东的意见,要求国务院所属各部在月底提出迁厂计划。8月中旬,中央书记处召开会议,讨论研究“三线建设”问题。会议决定:“首先集中力量建设三线,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保证,新建的项目,都要摆在三线,立即进行勘察设计,不要耽误时间。沿海能搬的项目要搬迁;一、二年不能见效的续建项目一律缩小建设规模。”10月30日,中央批准了1965年国民经济年度计划,这个计划的基本指导思想是:争取时间,大力建设战略后方,防止帝国主义发动侵略战争。
  当时“三线”的概念,是按照设想的军事地理来区划的,中国沿海(包括东北工业基地)为第一线,中部为第二线,后方为第三线。湘西、鄂西及四川、云南、贵州三省为西南三线,其工程实施指挥由李井泉、程子华、阎秀峰负责(彭德怀在1965年也到西南担任过一段时间的副总指挥,后因文革被揪回北京)。中央西北局领导刘澜涛、王林、安志文、宋平负责西北三线建设。其辖区为陕、甘、宁、青、豫西、晋西。相对于西北、西南的大三线,中部及沿海地区腹地称小三线。
  从此,国家把投资重点放在三线地区,形成了我国总体战略布局的一次大规模由东向西的转移。
  这次总体战略布局的大转移,出于对当时国际形势和国家安全的考虑,虽然显得有些仓促,显得有些准备不足,但作为占国土1/3面积的中国西部,其开发却也是历史的必然。

创业绩: 西部大开发的前驱和重要基础

  重大的战略决策一旦确定,举国上下以只争朝夕的紧迫感行动起来,一时间母亲送儿去远征,妻子送郎上战场的情景再次上演。一、二线搬迁的工厂以及援建的人员,纷纷整装出发,浩浩荡荡,奔赴西北、奔赴西南,几十万人马从条件优越的东部、中部,从城市、院校来到了偏僻、荒凉、落后的大西北,大西南,开始了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规模宏大的西部大建设。
  对于“三线建设”,素以力挽狂澜,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的毛泽东,这次却有些忧心地说:“三线建设”搞不好,睡不着觉。
  由此可见,当时的“三线建设”对中共中央、对毛泽东、对全中国是何等重要。为了让毛主席睡好觉,建设计划以惊人的效率执行着。国家计委组织新厂建设;建委组织一线的“独生子”(即全国唯一的重要工厂)的搬迁;经委组织生产三线建设需要的设备和材料。
  一、二线的一些省区,根据中央精神迅速行动起来,发扬局部服从整体,小局服从大局的精神,组织精兵强将支援三线建设。并在自己的腹地山区部署了一批新建和迁建项目,包括军工、民用、交通、电力、通讯、文教、卫生等事业的建设。 1965年开始,大小三线几乎同时动工。可谓是举全国之力,集全民之才,其规模之大、时间之长、投入之多、动员之广、行动之快,在中国建设史上是罕见的。
  三线地区大范围、大规模的建设,有力地促进了内地和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人民生活得到一定改善,内地与沿海的差距逐步缩小。三线地区的综合开发,也为内地的长远建设打下了基础。直到今天,三线建设的成果仍在发挥着重要作用。
  从1965-1975年11年间,三线地区共完成基本建设投资1269.67亿元,其中中央投资占77%。其方法是迁厂、调人、建新厂、利用三线地区的各种资源,有计划、有步骤地以铁路建设为先导,以国防建设为重点,钢铁、煤炭、电力、机械、化工建设互相配合,经1965-1969、1971年两次建设高潮,克服重重困难,在三线地区逐步建成了一大批工业基地。在投资比例上,冶金工业项目占22%;机电项目占9.7%;能源工业(包括煤、电、天然气)占28%;交通运输占20%,其中铁路就占该项的70%;还有许多文化、教育、卫生、民政项目等。取得了较好的投资效益,极大地加强了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和生产力,同时也减弱了东部耕地和水资源的压力。
  在交通运输方面,先后建成川黔、贵昆、成昆、湘黔、湘渝等10条铁路干线,新增铁路8046公里,公路新增通车里程22.78万公里,新增内河港口吞吐能力3042万吨,使西部地区交通闭塞的状况有了较大改变。在能源、冶金方面,先后建成贵州六盘水、河南平顶山等50多个统配煤矿区;葛洲坝、龙羊峡、神头等大中型水电、火电站68座;建成四川攀枝花钢铁厂、贵州水城钢铁厂、甘肃酒泉钢铁厂、成都无缝钢管厂、贵州铝厂等钢铁工业企业984个,有色金属企业945个,逐步形成了重庆、成都、贵阳、汉中、西宁等新的机械工业基地。
  受惠于高强度投资,整个三线地区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以川、黔、滇三省为例,1985年四川社会总产值1023.25亿元、贵州213.7亿元、云南287.57亿元,三省合计1528.52亿元;1991年四川2591.77亿、贵州498.92亿、云南616.56亿。这7年间平均增长10%,共累计生产1.465万亿元,投资“扶贫”效果明显。
  诚然,三线建设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表现在对战争爆发的可能性估计过高,建设规模过大,要求过急,进程过快,过分强调战备需要(如片面强调“山、散、洞”的方针),而对经济效益有所忽视,造成较大的浪费,以及后来文化大革命的爆发,都使“三线建设”受到了冲击。然而,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做出的这个战略决策,无疑是正确的,尽管有问题和不足,用历史的观点来看,瑕不掩瑜,三线建设的巨大功绩是不可抹杀的。正是当年的“大三线建设”为西部奠定了现代工业基础,建起了交通骨架,构筑了一批中心城市和以资源开发为主的城市,为落后地区注入了现代工业文明,为现在进行的“西部大开发”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试想,如果没有当年“三线建设”改善了内地的工业、交通和科技状况,中国现在所进行的西部大开发,将面临更加艰巨的任务和经历更加漫长的时间。上个世纪90年代江泽民视察西部时曾说:“总的讲,当年党中央和毛主席作出的这个战略决策是完全正确的,是很有战略眼光的。”从军事角度看,正是当年这些建设,为我国以后的和平发展赢得了保证。“如果没有毛主席、周总理当年在非常困难的条件下搞成的原子弹、氢弹,我们就没有今天这样的安全局面,恐怕早就挨打了。”
  可以这么说,当年的“三线建设”作为现在西部大开发的前驱,为西部大开发创造了条件,奠定了基础。但是,今天的西部大开发在建设的目的、意义、内容、形式等方面都有别于昔日的“三线建设”。60年代“三线建设”的主要目的是战备,立足于打仗;而这次大开发的目的是调整生产力布局和发展区域经济,形成东西部经济协调发展的布局。在开发的内容上,“三线建设”主要是发展军工、重工、建立国家战略后方基地;这一次主要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调整产业结构、治理生态环境、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在形式上“三线建设”主要是国家和地方财政投入,计划经济;这一次是国家支持、政策引导、市场运作,最后实现西部的快速发展,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的。从社会经济规律的角度看,应该说“三线建设”是由于历史的、战争的偶然因素迫不得已而为之,西部大开发则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水平)的必然要求。

六盘水: 从原始走向文明的跨越

  “三线建设”是中国西部开发史上一部气吞山河、波澜壮阔的史诗;是一部改天换地、慷慨激扬的人间正剧。其对中国西部,对整个中国社会都产生了极其深刻而久远的影响。六盘水市正是在“三线建设”这个大潮中崛起的一个座新兴工业城市。
  如今的六盘水市座落在磅礴的乌蒙山南麓,在春秋战国时期属古夜郎国腹地,解放初期,延续民国建制。水城、盘县、朗岱(六枝)分属毕节地区、安顺地区和兴义地区。1964年,根据中共中央工作会议精神,国家计委和煤炭工业部经过勘探、调查、比较后,决定在贵州省西部煤炭藏量丰富的六枝、盘县、水城三县境内建立煤炭基地,六盘水这个组合性的专用名由此而得。1966年,中央批准成立六盘水地区工业建设指挥部。1967年10月,六盘水地区革命委员会筹备小组成立,六盘水开始成为一个独立的行政区域,下辖三个特区,1978年12月,地区改为省辖市。
  在西南三省的比较中,与四川的社会富庶、历史悠久、文化多姿多彩相比,贵州更加贫穷落后,缺乏大规模现代工业基础。直到清王朝灭亡前的1911年,全省只有工厂120家,雇工1578人,平均每厂13人,只能算是一些小作坊。抗战时,国民党政府和工业内迁使贵州小有红火,随着胜利后的东迁和解放前夕国民党军队溃退,官僚资产阶级携资外逃,贵州经济重陷混乱和落后,全省没有一条能通往外界的铁路线,基本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工业。1949年全省工农业总产值仅11.25亿元,人均79元,是中国最贫穷落后的省份之一。
  而六盘水地区又处于贵州省的边远贫穷地区 ,远离省会等中心城市,其社会经济状况及人民生活水平可想而知。几个世纪以来,这里丰富的自然资源被养在深闺人未识,而这里的人民却过着食不果腹,衣不遮体的穷困生活。直到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中期,一场轰轰烈烈的“三线建设”,把原本鲜为人知的偏僻落后的六盘水一下子推到了中国西部建设的前台,展示在世人面前。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使六盘水的历史从此翻开了崭新一页。
  六盘水矿产资源丰富,已发现的矿种有煤、铁、铅、铜、锑、镍、铀、钴、银、钻、硫铁矿、硅砂、石灰石等30余种。其中以煤、铁、铅、锌储量最多。煤炭储量更是江南之最。可靠储量711亿吨(2000米以内),探明储量164亿吨(普、详、精查),垂深1000米以内可靠储量413亿吨,且埋藏浅,煤种齐全,煤质优良。被各界广泛赞誉为 “江南煤都”。
  随着贵州“三线建设”的启动,六盘水煤炭基地建设也全面展开,中央在六盘水的投资主要集中在能源、铁路、冶金等方面。中央有关部委组织抽调了十几万人马齐聚六盘水。一时间形成了千军下西南,万马战犹酣的壮观景象。1965年初开始,煤炭部从东北、华北、中南、四川抽调了28个工程处、8个地质勘探队和6个煤炭设计院,共5万余名勘测、设计、施工人员参加总设计能力1200万吨的六盘水煤矿会战。
  据当年从北京南迁到水城的中煤建安公司的老人回忆:当时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全体人员除老弱病残及部分家属经批准留守北京外,其它人员全部成建制地搬迁贵州,建安公司第一批南迁人员1965年2月即到达六盘水。1966年5月经和山西、四川几个处组合后,成立了煤炭部建安公司,下属九处一厂在贵州近十年期间,从水城的汪家寨到盘县的老屋基,再到六枝的下营盘,几乎六盘水所有的煤矿建设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
  在如今六盘水市的中心地带有一个叫“七十三”的地名,那就是当时煤炭工业部第七十三工程处的驻地,那时这里还是一片没有名称的荒原,由于七十三处的进驻,当地老百姓称“七十三处”习惯了,也就成了地名(正如北京的“六铺炕”、“麦子店”等地名)。如今当地的公共汽车站牌,以及店铺酒楼都以此命名。也许很多人已经不知道“七十三”的含意和来历了,但这并不影响这个地名将长久抑或永远地存在下去,这就是历史。
  同时,冶金部抽调八冶由鞍钢包建水城钢铁厂。1966年初动工,第一座36孔焦炉和568立方米高炉于1969年9月和1970年9月建成。接着续建2号焦炉和1200立方米的二号高炉,累积投资6亿元以上。在以后又逐步完成了大型制氧机站、转炉连铸设备、钢轨(小型材和线材)、开坯等全部配套工程,到了80年代末,使产量品种达到理想能力:生铁72万吨、钢29万吨、钢材15万吨,总产量5.5亿元。
  与此同时,贵州省其它方面的建设及配套项目也都陆续展开,据1964年至1976年的统计,全省累计完成基本建设投资98.93亿元。其中,中央直属项目完成76.37亿元,占72.2%;地方项目完成22.56亿元,占22.8%。新增固定资产54.24亿元,相当于1950年到1963年全省新增固定资产的3.9倍。而六盘水煤炭基地作为贵州省 “三线建设”的代表作,和成昆铁路、攀枝花钢铁基地一起,为西南三线建设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放射出绚丽夺目的光彩。一位社会学家评称:攀钢建设、成昆铁路建设、贵州六盘水煤矿工业区的建设、及云南西部开发,影响了当地及辐射区2000万人的命运,它使西南荒塞地区整整进步了50年。
  “三线建设”不仅是六盘水,而且是贵州开发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改变了贵州的生产力布局和社会经济结构,使贵州的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深刻变化,为今天贵州省的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感受着三线建设的业绩,感受着三线建设所产生的影响。人们应该向那些曾经和至今仍然战斗在这里的建设者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从头越: 走在“建设全面小康”的大路上

  如果说上个世纪60年代六盘水是以其丰富的矿产资源(以煤炭为主)被确立为西南“三线建设”的特区;那么,在今天西部开发的大潮中,六盘水不仅以其丰富的矿产资源,更因其优越的区域位置所形成的“三线一站”铁路枢纽和西部出海的南北大通道而在西部大开发的浪潮中独领风骚。
  经过“三线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两次飞跃发展,如今的六盘水已经成为一个以煤炭、电力、冶金、建材为主要经济支柱的能源原材料工业城市。拥有水城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盘江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水城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六枝工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贵州第一座百万千瓦的盘县电厂,贵州最大的水泥生产企业水城水泥有限责任公司,以及重啤六盘水有限责任公司、国家“西电东送”在建的盘南发电厂等一批骨干大型企业。形成了年产原煤2500万吨、钢铁综合生产能力170万吨、水泥130万吨、电力装机139万千瓦的生产能力。
  进入新世纪,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历史时期,国家新一轮的西部大开发,特别是“西电东送”工程的实施,又给六盘水带来了政策更好、层次更高、范围更广的历史性发展机遇。而在这个过程中,六盘水的优势是明显的。
  首先是由于六盘水地处贵州西部,位于川、滇、黔、桂四省(区)结合部,是《攀西—六盘水地区资源综合规划》和《西南华南部分省区区域规划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南(宁)贵(阳)昆(明)跨行政区域经济区的结点城市。近年来随着内昆铁路、水柏铁路、株六复线、六盘水南编组站(经国家批准新建的西南铁路枢纽,称“三线一站”)和盘西铁路电气化改造的投入使用,加上贵昆铁路和南昆铁路,在六盘水形成了北上入川,南下出海,西接云南,东连湖南的铁路“十字”架,成为西南地区重要的铁路交通枢纽,市境内铁路里程总长达到664.71公里。形成我国西部又一条重要的南北大通道和长江以南的东西大动脉,构建了我国西部省、区(出海)通往东南亚最便捷的大陆桥。六盘水作为川、滇、黔、桂四省(区)结合区域的“立交桥”,其地位正日益凸现,其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条件更加成熟和完备。
  其次,六盘水作为贵州省唯一被定位为“西电东送”电煤基地和“黔煤外运”基地并举的地区,是国家正在规划的全国“十大煤炭基地”之一,也是全国水电和火电建设成本最低的地区之一。目前,全市正在加快以盘南电厂、发耳电厂和响水煤矿为重点的煤电开发,全市电力发展已形成“水火互济,共同发展”的格局,火电和水电电力装机容量已达139万千瓦。在建的有盘南电厂(360万千瓦),规划将于近期动工建设的发耳电厂(240万千瓦),正在做前期工作的有六枝电厂技改项目(240万千瓦)、盘东电厂(120万千瓦),一批中小型水电站也在加紧前期工作。再过十年左右的时间,随着一批火电项目和水电项目建成,六盘水将新增电力装机容量1000万千瓦以上。为满足新建电厂的需要,同时还将新增电煤3000万吨以上,这意味着六盘水经过近40年形成的煤炭生产能力要在短短的10年左右,在现在的基础上翻一番,煤电开发将再造一个六盘水。
  同时,位于乌蒙山深处的六盘水旅游资源也十分丰富且独具特色。是集喀斯特景观、人文景观、民族风情和探险、避暑为一体的旅游胜地。境内名山、喀斯特景观与洞穴,风景与漂流峡谷河段,温泉、林木、草场、野生动物栖息地、特色村落与园林等景观各显特色。在现有的4个省级风景名胜区,1个省级自然保护区,1个国家级森林公园中,较有影响的有六枝境内的梭戛苗族风情文化景区、盘县古银杏风景名胜区、大洞竹海风景名胜区、盘县坡上草原风景名胜区,水城境内的峰林——溶盆地貌景观、杨梅林场、茶园及玉舍森林公园等。加之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节庆活动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自然气候优势,为人们休闲渡假提供了良好的去处。
  2002年,经国务院同意,建设部批复了《贵州省城镇体系规划》,六盘水被规划为贵州省的三个大城市。以此为契机,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找准位置,发挥优势,制定了自己的发展规划。致力于把自身建设成为贵州三个大城市之一,定位于川滇黔桂结合部的区域中心城市、西南重要的交通枢纽和西南、华南重要的能源、原材料、煤化工基地的目标。抢抓一大机遇(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机遇),加强两大基础(农业和基础设施),发挥三大优势(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大企业相对集中优势),实施四大战略(科教兴市战略、开放带动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城镇化战略),开发五大资源(人才、能源、矿产、生物、旅游),推进六大工程(大交通、大煤电、大产业、大生态、大城市、大教育),依托交通起步,借助电力腾飞,把六盘水建设成为一个实力雄厚、山川秀美、富裕文明的现代化城市。
六盘水,这个因 “三线建设”而诞生,因改革开放而发展的年轻城市;如今,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又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跑线上。
  然而,今非昔比,今日六盘水,却又是换了人间。因为有“三线建设”打下的基础,有改革开放的成果,有西部开发的大势,六盘水的发展前景已是万事俱备,东风劲吹。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在不远的将来,六盘水应该而且能够在西部大开发,在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再领风骚,再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