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克良:国酒之魂

  (文章发表于2006年)

  季克良象一本书,深刻而隽永;季克良如一段历史,丰富而生动。他见证了茅台酒厂从一个区域性小厂发展壮大为一个国家级大型企业,一个世界级品牌大企业的过程;他推动了茅台酒厂从一个传统国有企业,实现从计划到市场,由地方企业到跨区域、跨行业的完美转型。
  他与茅台酒厂42年的不解之缘,最终使他成为了茅台酒从小到大,由弱变强;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实现茅台酒跨越式发展的奠基人。

 

 
记者万里(左)采访季克良

 
  在中国贵州黔北的崇山峻岭中,有一个海拔仅400余米的高原河谷盆地,千百年来,处于蛮荒之地的这个河谷盆地一直不为人知。直到公元1915年,一个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让这只深藏于大山的金凤凰一飞冲天,使全中国、全世界都为之侧目。这就是贵州茅台镇酿出的茅台酒。
曾几何时,茅台酒以其优良的品质品位,独特的历史文化内涵,成为了共和国的“国宴第一酒”,在新中国的政治、外交、经济、文化领域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改革开放以后,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有的老企业、老品牌,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由于不适应市场经济而衰落了。作为国酒茅台的当家人,季克良也曾有过困惑、彷徨,但面对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和严峻考验,他没有犹豫,没有退缩,而是勇于突破自己,转换观念,迎接挑战,在实践中不断探索、进取,从而赢得了发展的机遇。从容稳健地由计划走向市场,完成了一次质的飞跃,实现了一个完美的转型,使茅台这只金凤凰浴火而再生,焕发了青春,呈现出了强大的发展后劲和勃勃生机。
  深秋的一个下午,在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全国经销会议前夕,记者在美丽的杭州西子湖畔采访了贵州茅台酒厂集团董事长季克良。
  这是一位谦和的长者,一位睿智的学者,却看不出他其实更是一个在商场上叱咤风云、指挥若定的强者。
 
一个天方夜谭梦想的实现
 
  他血液里流淌着的是茅台酒所承载的厚重文化,而甘冽香醇的茅台酒则融入了他人生的全部心血;他把生命的全部奉献给了茅台酒事业,而茅台酒的精神、气质却在他的身上得到了完美体现。

   1964年9月,从无锡轻工业学院毕业的季克良,告别了拥有太湖美景的江苏无锡来到贵州,又从贵州省会贵阳经过4天的颠簸,来到遵义市仁怀县茅台镇,成为进入茅台酒厂最早的一名学发酵专业的大学生。从此季克良就和茅台酒结下了终身的不解之缘,开始了他作为茅台人的人生之旅。
  跨越了世纪的季克良在他42年的茅台生涯中,有过很多的艰难曲折,也有过更多的成功与辉煌。而这其中令他最难忘和自豪的事情莫过于为茅台酒产量突破10000吨所走过的艰难历程。
  这个历程其实就是茅台酒从小到大,由弱变强的历程;是茅台酒从必然王国迈向自由王国的发展历程。
  在今天,在中国的白酒行业,产量10000吨,也许不算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也就是扩大规模,提高产量而已,难度、价值和意义决没有如此的沉重和巨大。但对茅台酒来说,这却是一个承载着几代茅台人的追求,一个寄托着共和国开国元勋殷切期望的目标,也是茅台酒一个无比艰难,无比沉重的梦想。
  建国以后,随着中国政治、外交、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往扩大,茅台酒的需求量日益增长,而茅台酒由于产地、工艺的制约又产量有限。因此扩大茅台的产量就成了当时贵州省乃至国务院的一件大事。为了增加茅台酒产量,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都亲自并多次提出过要把茅台酒搞到10000吨。
1975年元月份,四届人大会议上,3位副总理专门找贵州省委领导研究茅台上万吨的工作。当年春节过后,当时的贵州省委书记鲁瑞林带了各个厅局的负责同志,还有地县两级干部,在仁怀县茅台镇整整呆了一周,研究茅台酒10000吨的规划、措施、办法。那个时候茅台酒的产量只有700吨,700吨的时候研究10000吨,无异于天方夜谭般的梦想,但这个梦想却一直在激励和鞭策着茅台人。
  作为当时为数不多的大学生技术员,季克良参与这次会议,回想当时的情景,季克良还深有感触地说:“一个产品能够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亲自过问,省领导亲自带队用一周时间来考察落实,对我来说,印象深刻,可以说是终身难忘。”
  正是在这个时候,茅台上万吨的梦想就深深地烙在了季克良的脑海里,成了他挥之不去的一个心结,也成了他为之奋斗一生的目标。
  然而,要实现10000吨的目标又谈何容易。
  茅台酒创万吨之难,难在它对地域环境、生产原料及其生产工艺都有着极严格、极特殊的要求。茅台酒质量与其产地密切相关,这是茅台酒易地不可再造的主要原因,也是茅台酒区别于其他白酒的关键之一。 在制作工艺上,与其他白酒相比,茅台酒的酿制技术被称作“千古一绝”。它有不同于其他白酒的整个生产工艺,生产周期1年。蒸出的酒入库贮存3年以上,再与贮存不同时间的陈酿酒勾兑,最后经过检测、品尝,最后才装瓶出厂。 从整个茅台酒的生产工艺来看,一瓶茅台酒从投料生产到产品出来需要5年的时间。
  这就形成了茅台酒的产量长期被限制在一个较小的规模上,扩大规模,增加产量只能是循序渐进,而不能一蹴而就。
  虽然中央、省委都很重视,但在计划经济时期,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茅台酒的发展仍然比较缓慢,1978年的时候才形成了1000吨的产量,到1996年时4000吨,2000年时候形成了6000吨的规模。
这个时期,由于改革开放以来,茅台酒厂已经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资金、设备、技术、人才等方面已经具备一定规模和条件。此时,萦绕在季克良心头几十年的万吨梦又浮现出来。
  季克良相信,在现有的条件下,只要严格坚持采用茅台酒传统的制作程序,生产工艺,同时积极采用现代化生产设备和技术手段,本着科学、求实、认真、严谨的态度,就能在增加产量,扩大规模的同时,保证茅台酒的品质和风格。
  2001年,季克良再次将茅台上万吨的想法摆上了议事日程,决心做一个最后冲刺,提出用3至5年时间突破10000吨。
  为了这个万吨梦,整个茅台酒厂上下同欲,齐心协力,经过三个春秋,终于在2003年突破了10000吨的大关。
  在庆祝茅台酒产量上万吨的庆祝典礼上,广大员工欢欣鼓舞,各级领导及社会各届都表示了祝贺。省委书记写来贺信,省长亲自参加庆祝大会并发表了重要讲话,这是茅台酒发展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个大事。
  终于,季克良了结了自己几十年的这个心愿,完成了几代茅台人追求的目标,圆了茅台人几十年的梦想,也完成了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代领导人的茅台遗愿!
 
对现代医学的一次绝地挑战
 
  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产品或商品,有着如此丰富多彩、深入人心的传奇故事;更没有一个产品或商品能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甚至于对世界产生如此重大的影响,这是古今中外的商业史的一个奇迹。
   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总是遵循着实践—认识—提高—再实践—再认识—再提高,循环往复,直至无穷的规律。人们对一个事物的认知,也是对它一定阶段的、相对的认知。而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探测手段的日益先进,人们研究的范围日益扩大,研究的层面日益深入,往往会对以往的认识进行补充、纠正、完善或重新认识。
  健康茅台的提出,也许正是这样一个重新认识的过程。
  1993年,季克良根据医生对茅台酒厂员工饮酒和肝病情况的初步调查,根据自己平时收集到茅台酒与身体健康的个例,同时考虑到1839年西方人提出慢性中毒与脂肪肝或肝硬化是有特定条件的,饮料酒绝不等于酒精,茅台酒有这么多丰富的香味物质更不等于酒精,物质间有相克和相辅的作用。季克良第一次公开亮出“健康茅台”的观点,以及“国酒茅台,喝出健康来”的理念,这无疑是在中国社会投下一颗重磅炸弹,如石破天惊,引起了社会各届尤其是白酒界和医学界的强烈反响。一时间赞成拥护者有之,反对攻击者有之。见仁见智,各执一端。
  对于白酒功能定义,利弊得失,人们早有讨论。很早以来,外国专家作出过“脂肪肝和肝硬化与慢性酒精中毒有关”的论断:每日饮用烈性白酒80克至150克持续10年以上者,90%可能有脂肪肝,10%至35%可能有肝硬化或酒精性肝炎。
  一个多世纪以来,喝白酒伤肝伤身体,几乎成了铁律,医生大夫每每都在告诫人们少喝或者不喝白酒。而季克良提出“国酒茅台,喝出健康来”的观点,不仅挑战权威、挑战传统,更是在茅台酒认知观念上的一次根本革命、一个重大颠覆,其价值和影响可想而知。
  其实,健康茅台之说即不是空穴来风,也不是近年来才有的事。其始作俑者季克良早在30年前就已经开始收集、整理、研究这方面的资料了。
  1972年的时候,季克良开始在有关报刊杂志(包括《参考消息》)上发现一些关于茅台酒有利于健康的文章,又陆续听到一些故事(案例)。其中比较典型的有:周总理的夫人邓颖超见总理日夜操劳,很担忧他的身体健康,一天总理又很晚没回来,她给总理的警卫员留下一个条子上写道:“小高,今晚总理回来后或吃晚餐时,建议他吃点茅台酒。” 邓颖超提醒周总理吃一点茅台酒,从一个侧面佐证了茅台酒的保健功能。
  有一次茅台职工医院的一个医生和遵义地区医院的医生,发现了一个现象,就是茅台酒厂的人,喝酒的人,肝脏非常好,比较光滑,其它人的肝脏比较粗糙,两个人就在《茅台酒报》上发表文章,说出了这个现象和疑问。
  借势这篇文章,触发了季克良关于健康茅台的灵感。他结合自己多年来的积累,写了一篇《神秘的茅台酒》阐述了茅台酒能保健疗病的文章,从茅台酒生产的独特地理环境、特殊制作工艺、丰富的香味成份等方面分析论述了茅台酒为什么能保健疗病的7个理由及原因。
  后来北京及贵州的十几个专家组成一个考察组到茅台来考察,其后又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将茅台酒注射到肝脏受破坏的小白鼠身上,结果有了新的发现,酒的成份很快分解,体能增加;另外还发现酒里头有超氧化物歧化酶,能促进体内金属流蛋白的分解,抗氧化,抗衰老,防止肝纤维化。
2003年,国际权威学术刊物《中华医学杂志》和《世界华人消化杂志》,刊登了由贵州省医学院教授、肝病专家程明亮及其他几位医学科研人员经长期科研实验求证的一项新成果:“贵州茅台酒能诱导肝脏金属硫蛋白含量增加,从多环节抑制肝星状细胞的活化及其胶原蛋白形成,具有一定的干预和延缓肝纤维化作用。”“茅台酒中含有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这种物质系羟自由基专一清除剂,主要功能是‘一清四抗’,即清除体内多余的自由基,抗肿瘤,抗疲劳,抗病毒,抗衰老。”
  2005年10月上旬,来自美国的华裔科学家刘杰博士在北京举行的第五届金属硫蛋白国际会议上,以“适量饮用茅台酒,能增强磷酸化谷胱甘肽转移酶和明显诱导肝细胞产生较多的金属硫蛋白等16个基因表达上调”的科研新成果,向全世界进一步印证了茅台酒有益健康的事实。许多中外著名科学家因此而引发对茅台酒有益健康科研的浓厚兴趣,有的科学家在科研方向上表示要在茅台酒酿造原料、酿造工艺等领域内,从基因角度深入破释茅台酒的奥秘。
  无论是权威的科学实验成果,还是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案例,所有这些都说明一个道理,验证一个事实:贵州茅台酒,是世界上的蒸馏酒中罕见的高品质健康白酒。
  这是一个健康茅台的宣言,一个绿色茅台的宣言!一个足以让世界医学界振聋发聩的关于健康茅台的宣言!


一个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
 
  我首先是一个消费者,其次才是生产者,我们的产品开发,市场定价都要以人为本,多从消费者的角度考虑,老百姓的钱也是血汗钱。
   中国无疑是世界上白酒产量最大、品牌最杂、销量最多的国家,巨大的市场,巨额的利润,刺激得大大小小的厂家使尽浑身解数,只为求得更大的市场空间,分得更多的蛋糕,可谓是“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在争夺市场份额较量中,各种营销策略,促销手段无所不用其极。价格策略历来就是商家惯用的赢利法宝。而一个商品的定价策略,很大程度是一个厂商的经营理念、经营策略和企业诚信、社会责任的综合体现。
  一个时期,由于消费观念的迷失,市场和消费的不成熟,以至于出现了“不求最好,但求最贵”的怪现象。一双鞋卖60元无人问津,涨到600元却争相抢购;同样的产品,换一个包装,起一个新名字,就把价格炒到不可思议的天价。而很多厂家正是利用了这种消费心理,大肆炒作,以获取巨额利润。对于市场的不规范和人们消费观念的不成熟而出现的商机,在多数厂商以及茅台自己的员工和经销商都认为机不可失的时候,季克良却有着和那些品牌专家,营销学者不同的看法。专家注重的是营销手段,营销方法等类似的东西。而季克良认为营销固然重要,但最根本的还是产品的品质。你的品质不好,再营销也不行,你再营销,最多上你一次当,两次当,不可能老上当,你终究做不长。在纷扰的价格战中,季克良始终坚持:我首先是一个消费者,其次才是生产者。我们的产品开发,市场定价都要以人为本,多从消费者的角度去考虑,老百姓的钱都是血汗钱。
  所以茅台酒的定价始终坚持一个原则:以人为本,实事求是。一方面考虑产品的质量、利润,以及与同类产品的价格,另一方面兼顾国情,茅台酒的价格不能超过工人最低工资标准。
  至于产品的调价,怎么调,什么时候调,季克良也都有着他特殊的原则,一般企业都选择在商品紧俏的时候提价,而茅台酒提价总在淡季,因为在紧俏时,如春节期间,大家都在探亲访友,请客送礼,这个时候你提价,总有趁火打劫之嫌,显得不厚道、不仗义。
  有一次,根据成本及市场情况,有个产品一个多月内涨了三次价,涨了100多元。而茅台没有跟风,迟迟没有提价。这样一做,问题就出来了,你说你是国酒,怎么价格不如别的酒啊!有人说,价格规律是好的贵,你的价格差,你就不是国酒。也有人说,你是国酒应赶快提价。在这个问题上,季克良等公司领导表现得十分冷静和理智,顶住内外的压力坚决说“不”。
  在对待消费者的态度上,季克良坦言:进入市场经济以后,我感到有一个怎么对待消费者的问题。现在说消费者是上帝,我认为这是个套话,上帝也会刮起台风,掀起海啸的时候。我说消费者是恩人,他把真金白银给你送来,让你发展,让你发工资,让你有福利。
  更重要的我体会到消费者才是真正让一个企业能否发展的根本因素。你想想,你的产品总要变成商品卖出去,消费者不来买你的产品,你怎么发展?在计划经济的时候,可以你生产什么,他就买什么,现在不一样了,他不来买你的东西,你发展什么?
  从企业发展深层次来看,要把消费者看作企业生产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企业的作用就是要满足消费者多方面有形的、无形的需求,包括他思想上,观念上的需求。这一点做好,你的任务也完成了,你的企业就能发展了,所以我们这几年非常重视消费者这方面的需求。
  正是有了这样的理念,茅台酒在开发系列产品时,处处设身处地为消费者着想。季克良提出并着手开发的年份酒,坚持要拉开档次,只生产15年、30年、50年、80年的“陈年茅台”系列酒。他说:“我们不搞10年、20年的茅台酒,因为食品这种东西,时间间隔短了,消费者不易区别。我们要为消费者负责,要有做酒、做食品的诚信,要让消费者觉得物有所值。”
  从传统上来看,茅台一直是一种高档酒,喝茅台是一种享受。为考虑广大工薪阶层及农村消费者也能喝得起茅台酒,也能享受到茅台酒给人们带来的香甜与甘美,他们开发了茅台王子酒,茅台迎宾酒等茅台系列产品,以满足各个层面消费者多方面的、有形的、无形的需求。
  由于国酒茅台所处的特殊历史和所处的特殊地位,以及对社会经济、人文环境的深远影响,它的每一步发展,每一点变化,必然牵动着中国企业发展的敏感“神经”,成为企业界、经济界、理论界预测时代风云变幻的一个“风向标”。因此,相对于其它白酒企业来说,茅台酒的任何“动作”就更多了一份社会责任和份量。
  所以有一个时期,在全国白酒价格的一片“涨”潮中,唯有茅台始终坚守情操,独守孤寂,表现出了国酒茅台高度的企业社会责任和企业公民意识,表现出了国酒茅台的大家风范、王者气度。
正如茅台酒的甘醇、温和一样,过去、现在、将来,茅台酒依然故我,季克良依然故我,保持着中国传统的温良恭俭让,保持着高雅与大度,冷静与沉着。(文章发表于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