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否都能做好1分16秒

我们是否都能做好1分16秒

作者:张晓东
5月29日,最美司机吴斌度过了他人生中最感人的1分16秒——减速、靠右停车、打开故障灯、拉好手刹,最后不忘嘱咐乘客:“别乱跑,注意安全。”全车24名乘客因为他1分16秒的奋力坚持而保证了生命安全。
敬业、坚守——吴斌的1分16秒完成的是他对职业的承诺。
吴斌平凡而伟大的生命飘然而逝,当悲恸过后,试问我们自己是否为我们职业生涯中的“1分16秒”做过准备?
社会的发展,让工作这一有着重要意义的社会活动发生着质的变化。它早已超越了维系生计的最初含义,理想、信念、价值等因素被融合在工作里,综合成一种人们必须的生活方式。
仔细想想,我们的幸福生活何尝不是由他人辛劳工作共同构建的?工作,是一种伟大的社会活动,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只有每一个人将工作作为生命价值坚守,这样的人活得才有意义,世界也会因每个人的坚守而变得更美好。
工作利己,更利他人、利社会。
身边有事故发生时,试问自己是不是有失职?隐患列在“三定”处理表中时,试问自己是不是有疏忽?——遇到问题,不能推诿——推诿是对工作的麻木,更是对责任的辜负。我们不能绝对说自己的人生没有“1分16秒”的到来,试问自己是否为这“1分16秒”做好了准备?
“1分16秒”,只是生命中微乎其微的组成。但这段时间体现的却是人生的积累——道德、职业、价值。
入企前,相信每个人都曾想过——要遵守职业道德。道德面广,但却不易坚守。这需人们对职业的深刻理解——我的工作能带来什么价值,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
这是必须被理解的。
一吨煤可以为大家带来温暖、电力;或是衣服和塑料瓶。这样,我们就明白了保证煤的质量是对社会作了哪些贡献。一眼钻孔,它可以改变一座矿井的瓦斯赋存状态。更可以保障一线采掘职工的生命安全,这样我们明白了平凡而重复的简单工作为了什么。
道德,藏于心,但挖掘道德的力量,需要我们感受工作的价值,感受奉献的价值。
有道德,不一定能做好工作。工作的构成繁复而有序——工作标准、规章制度、应变创新、正确决断。做好工作需要理顺工作被赋予的条条框框,理解、升华,最终以出好结果为目的,干好一行,热爱一行,这样我们就能坚定而无异议地说:“我们是职业人。”
职业,不单单是对一个人的定义。它被定义于个人,更是对个人的首肯。这个社会,已经没有三百六十行每行都通的全才。职业化,是对工作成绩的评价,更成了一个人是否成熟,是否被认可的首选代名词。就算是自由职业者,如何“自由”也有职业化的标准,不是好吃懒做就能做好。
当道德与职业完美结合后就固化成了价值。6月4日人间天堂杭州,万人为吴斌送行,这是社会对这个平凡而伟大的人价值的认可。中国人喜欢这样的座右铭——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当面临生死抉择时,人们往往选择前者,这是炎黄子孙一脉相承的价值观。价值,体现在哪里?司马迁忍辱负重写下《史记》,一位史官用操守诠释了价值;张丽莉奋勇救学生,一名孱弱女教师用职责诠释了价值……尽数我们熟知的价值坚守者,职业是每一种价值标签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完美的平凡,慢慢积累可以成就伟大。吴斌的1分16秒绝不可能是他生命中的超常发挥。这也意味着我们每个人都有成就伟大的可能,只要我们认真对待工作,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带着理想。 (责任编辑:慷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