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幅画一腔情

       
      走进麦盖提县文化馆,一幅幅表现刀郎人生产生活的画映入眼帘,在上百幅作品中一幅名为《天然气到了农民家》的画吸引了我们的注意力,整幅作品色彩鲜艳、形象生动、主题突出,表现了南疆天然气利民工程焊接施工,途经麦盖提县八乡和二乡老百姓家门口的场景。 

    在一间满是画的工作室里,我们见到了《天然气到了农民家》的作者艾尔肯·司依提,他是麦盖提县的农民画家,也是全国百名感动中国杰出文化传承人之一。当谈到创作《天然气到了农民家》这幅作品时,艾尔肯·司依提说:“天然气通到老百姓的家里是一件非常好的事,老百姓不用再烧木柴和煤了,房子不是黑黑的,环境和生活也可以得到改善,我要用画笔把这项利民工程记录下来。” 
 
    作为一名刀郎文化的农民画家,为了更好地表现人物,艾尔肯·司依提不怕寒冷,到工地十多次描绘石油工人、机组、焊花、管道等。“去年12月份,随着气温的降低,施工难度也不断加大,工人们每天烘烤完焊口后,艾尔肯·司依提也随着工人们一起开工了。冒着零下十几摄氏度的低温,他十分专注地工作着,为了让笔下的形象更加生动逼真,他用画家的眼睛仔细地找寻着细节。我们让他戴手套,他说戴了手套就画不好画了。”负责伽师-岳普湖-麦盖提段施工的大庆油建机组长董国栋向记者介绍说。 
 
    在工作室里,艾尔肯·司依提仔细地描绘着工程建设,刀郎农民画家们在艺术表现上挥洒自如,不拘泥于一般的透视规律,也不受表现对象结构比例的制约,完全从自我表现的需要出发,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还原了一个个本色的石油人形象。 
 
    目前,在艾尔肯·司依提住的小区里,每家每户都已经提前安装了天然气管道,整个麦盖提县的天然气入户管道也已基本铺设完毕。南疆天然气利民工程的实施,将让南疆75%的城镇、400多万城镇人口用上天然气。一旦管线建成通气,这里的老百姓将告别柴薪时代,用上清洁的天然气。   (记者 陈士兵 通讯员 王勇)
 

作者简介

     陈士兵  汉族,1970年10月生,山东枣庄人。1991年10月参加工作,2004年从事记者工作,2008年12月来塔里木石油报社工作。
 在塔里木石油报社任记者期间,经常和同事们将采访足迹放在勘探一线,奔走于天山深处和昆仑山前,行走在大漠戈壁,与物探人员、钻井队伍一起,同产能建设大军一道,经历过酷暑寒冬,拍下一幅幅感人的画面,多次获得自治区、中石油和国家级新闻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