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雅图不眠夜
——厦航B5382飞机接机纪实
——厦航B5382飞机接机纪实
皑皑雷尼尔雪山,蓝蓝华盛顿湖……他们曾如此靠近美国西雅图的浪漫,却最终只是擦肩而过。只因为,他们心中有着一个共同的目标:早日为厦航接回一架安全、优质的飞机!
8月3日,厦门航空从美国波音公司引进的今年第三架波音737-800新飞机(中国国籍登记号:B-5382号)终于振翅起飞。8月7日上午11时35分,B5382飞机稳稳地降落在厦门高崎机场。机舱门打开的那一刻,厦航总经理阳广华、党委书记洪荻生、副总经理赵东、总会计师黄火灶等领导亲自迎接,欢迎这支接机团队的凯旋而归。
当阳总与这次接机队伍的领队——张群治副总经理双手紧紧相握时,一句“你们辛苦了!”几天来,西雅图不眠夜的几番波折、几番努力、几番辛苦,尽在不言中!
出发之前,争取主动
厦航以经营租赁方式引进B5382飞机,经厦航验收通过后,新飞机从波音公司出厂之日,也是厦航与GECAS(飞机租赁公司)的租赁合同生效之时。7月31日,是原定交付新飞机的最后期限。如果逾期交付,责任方将要承担一大笔赔偿金。此外,厦航向GECAS租赁飞机的租金计价基础,也可能会因为跨入新的月份而采用新的租金数目。如果按照8月份租金基数签署租赁合同,厦航每个月将为此至少多支付800美金。按8年租期计算,这就意味着厦航将为租赁该飞机多出8万多美金的支出成本。
时间就是金钱,谁耽误了时间,谁将为此“买单”。
如何为接机赢得时间?如何在接走新飞机的同时,也尽可能有理有据地为公司争取最大化利益?此次接机中的厦航机务部书记、副总经理周定国,在出发前就要求机务部已先行到达西雅图的飞机监造工作人员王东伟、涂海翔将波音非例行检查单(波音制造飞机的检验报告,简称NCR)发到厦航总部进行研究,为到达美国后的验收飞机节约时间,也为后期谈判做好前期准备。
由于新飞机座垫材料阻燃性未能符合中国民航(简称:CAAC)的适航标准,为避免因该原因而延迟交付,林朝阳总工程师和机务部为申请并获得局方的临时豁免做了大量工作。原定于21日出发的接机队伍,终于可以在28日离开厦门,抵达西雅图。
客户试飞,几番波折
抵达西雅图的当天,张副总一行放下行李,立即投入到工作中。在波音交付中心,他们通过兄弟航和相关工程师了解到,近期波音飞机都面临同一个问题:发动机燃油调节器(简称:HMU)存在设计缺陷。原来发动机燃油调节器的厂家——HONEYWELL公司提出HMU上有3个钻孔不符合标准,他们担心在压力过大的情况下,发动机可能会出现燃油渗漏或高低调节失效。若由此引起发动机工作状态不稳定,可能会影响飞行安全。
HONEYWELL代表解释,HMU问题不会危及飞行安全,只是说,在飞机工作一段时间后,将来可能会出现发动机工作异常,从而带来不稳定工作状态。但目前,HMU问题也不会影响到飞行安全。
尽管波音方面希望能先解决客户试飞验收问题,但周书记坚持先解决发动机存在的问题:“新飞机不能有缺陷!让飞行员在这种情况下试飞,是对飞行员的不负责!带着有缺陷的飞机回国,也是对公司不负责,更是对旅客也不负责!”周书记的坚持,引起了波音公司的重视。第二天,波音为此做了专题报告会,在做深入探讨、解释的同时,也为厦航提供了提前安排、重新更换HMU的有效解决办法。新飞机一旦离开厂家,今后在投入使用中若发生故障,仅HMU的航材修理费用就高达约43万元人民币,“坚持”为厦航争取到了该争取的利益。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30日进行新飞机第一次试飞,没有新飞机试飞经验的飞行员申海,却凭着自己的细心和严谨,在试飞途中发现异常状况——飞机襟翼放不出来。“飞机的操纵系统出现这样的问题,如果发生在国内,够得上事故征候等级了。”随后在与波音的讲评会上,周书记在重申要接回一架安全可靠的飞机的原则性立场的同时,适时指出对方对故障的早期排查工作不到位将对交付飞机的日程安排产生一定影响,为后期与波音及GECAS的租赁合同谈判埋下伏笔。
31日第二次试飞时,波音已经完成了HMU的重新更换工作,HMU和襟翼的工作性能状况将在这次试飞中同步检测。出于尊重和慎重,波音方面派出一位技术精湛、颇受尊重的少将军衔的女飞行员与申海同机试飞。试飞后,HMU的问题暂告一段落,但申海发现在正常方式和备用方式两种方式间反复收放测试中存在“襟翼在5号位置上发生不对称”现象。申海在试飞中的表现让这位少将军衔的美国女飞伸出大拇指!
8月2日,经过前两次试飞经历后,申海更加谨慎细心地迎来了第三次试飞。“即便是很小的细节,都得盯紧点!”飞机在地面滑行时,申海发现内部通话系统有噪音。此时是8月2日,比原定新飞机交付时间已经拖后了2天!波音方面也急了!在厦航总经理阳广华和总会计师黄火灶在后方强有力的支持下,周书记坚持要查出问题,找出噪音源头,“坚持新飞机不能有缺陷!一切都以带回一架安全、优质的飞机为重!”
波音公司制造厂和交付中心的工程师都一起查找噪音问题,一夜通宵,终于找出了问题并取出了插孔中残存的金属插头。最后连GECAS代表都忍不住赞叹道:“厦航拥有对飞机设计、制造、使用、维修流程了熟于心的专业人员,把飞机租给厦航,我们放心!”
B5382飞机终于要离开西雅图,飞向厦门,此时已是当地时间下午四点。“家里等着新飞机飞航线呢!飞机没问题了,我们就要抓紧时间回去!”
签署合同,机智较量
在申海试飞检验飞机性能之时,厦航与波音、GECAS的合同签署也在同步紧张进行着。这是一件繁琐、细致、严格又谨慎的事,从某个角度看,对于签署双方,又是一番较量。谁都希望能为各自一方尽可能争取最大利益,但争取不是讨价还价,一切都要有理有据。负责这一环节的计财部接机人员张凯面临极大压力和挑战。
几方争论的焦点最终还是落到两个问题上:阻燃性未达到CAAC标准的飞机座垫更换时的相关费用由谁支出?租金基数维持原定的7月份基数,还是涨价后的8月份基数?
谈判虽是在一种相对友善、和气的气氛中进行的,但由于双方意见存在较大分歧,进展并非一帆风顺。经过多次交锋,三方已经全然不顾时差的问题,都在向各自总部电话连线,让人能感觉到平静海面下的暗流涌动。
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争取必要的利益,这是一场智慧的交锋,也是一场需要事实说话的较量。监造组王东伟发现右发动机叶片机匣防磨层发生一定磨损,波音要按修理标准处理此事,周书记要求按制造标准处理,最后还将此事写入租赁合同的备忘录中,这对厦航利益是一种极大的保护。机务几位同事的认真验收、唇枪舌战,据理力争,与其说引起波音重视,不如说让波音有些紧张。据说,后来几天中,王东伟都成了波音方面的“重点看护对象”,只要他一靠近飞机,波音就会有相关工作人员紧紧跟上,生怕他又挑出新飞机的什么毛病。周书记拿出从国内带去的由CAAC批准的《厦门航空飞机引进程序》,严正指出,“仔细、多次检查新飞机是我们的权利,更是我们的责任!”
那几天都没有睡个好觉的,有这些奋战在西雅图的“前锋”,还有坚守在总部的“后卫”。张凯说,谈判中为公司争取最大利益也必须在“有理有据”的前提下争取,除了机务同事的仔细验收外,飞机引进处的同事在寻找资料、提供有利的合同条款方面也给予了极大支援。飞机引进处负责交机工作的同志在交机期间,连续四天通宵值班工作,以便能随时为在美接机团队提供相关资料和协议条款支持,协助与GECAS总部谈判交机条件并确保交机信息和最新进展能及时反馈给公司领导。
还有没睡好觉的,就是厦航总经理阳广华和总会计师黄火灶。他们时刻关注着这场千里之外的较量。一次次越洋电话打来时,厦门正值凌晨时分……
谈判桌上,大家唇枪舌战;飞机交接晚宴中,张副总“把酒论飞机”,通过“完璧归赵”的故事,让波音公司代表对厦航接机团队在此次接机中不放过细节的种种行为有了更深的理解:“为了对旅客和企业负责,我们一定要接回一架没有缺陷的飞机!”波音代表称赞这个团队很有责任心,也很有智慧。厦航与波音在理解基础上达成共识,此次接机中的波折不但没有影响彼此间的友谊,更有利于厦航与波音在彼此信赖基础上更广泛的合作。
胜利秘诀,团队力量
张副总带领的这支接机队伍,在碰到如此多波折后还能提前返回,厦航总经理阳广华给予了高度评价,表扬他们“圆满完成接机任务”。此外,在这支队伍的努力下,座椅更换的费用由租赁公司支付,厦航今年接下来陆续引进的四架同型号飞机的座椅更换也将按此标准执行;虽然B5382飞机在8月3日完成交付,但仍按7月份租金基数交付租金。波音公司对于厦航在接机中发现的问题也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在合同条款中将一些设备列入相关赔付内容,延长部件索赔期。阳总称赞说:“这是我们厦航人在每一件特殊事件下和公司利益完全联系在一起的体现!”
不能形成团队的群体,就是一盘散沙,没有统一意识、统一行动,自然不会有战斗力。迈克尔·乔丹曾说过,“一名伟大的球星最突出的能力就是让周围的队友变得更好。”迈克尔·乔丹也需要队友的配合才能赢得比赛,成功靠的是团队力量。B5382飞机接机队伍中每一员用实际行动再次证明了这句话的真理性。
返回厦门的申海一直在感谢责任机长洪斌,将试飞机会让给了自己,才让自己有了锻炼的机会,因此也格外珍惜这次机会;计财部张凯则对飞机引进处的同事感激不已,认为没有他们的后方支援,谈判不会取得如此成绩;专业精深、经验丰富的周书记认为机务同事非常专业、机敏;领队张副总更是强调接机机队做的一切工作都是在维护中国的形象,维护企业的利益,发挥团队智慧,走过一个又一个波折……他们想说的,很多。归为一句话,就是,“我们是一个团队!我们要接的是一架安全、可靠、无缺陷的飞机,我们做事要有中国人的精神面貌和做事原则!”
“接机机组的工作让波音同仁和租赁公司工作人员深受感动。”打动他们的,就是这支队伍的专业、敬业;更是他们拧成一根绳,相互配合、协作的团队精神。连随行接机的四位中国民航局方代表都大为赞叹:“厦门航空的《新飞机引进工作程序》非常规范,接机人员非常专业,团队合作非常默契,为厦门航空、为中国民航争得了荣誉!”
作者:田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