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纯粹男人”高杨
他的懂事,源于母亲半夜里的那声呻吟;他的动力,来自改善家庭生活的愿望;他仍然相信,奋斗和拼搏的力量;他一直追求,和谐快乐的家庭氛围;
他说,男人来世上就是来负责任的;他还说,飞行是一个非常MAN的职业,因为这是个高度体现责任感的职业,对旅客负责、对公司负责,也是在对家庭负责,对自己负责,这些是一体的。
他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都是以家为中心,他认为这是身为男人的责任,他乐得为此奔波和努力。他对灯红酒绿不感兴趣,每次结束飞行任务后想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回家。
这个年近三十却仍很纯粹的男人,就是厦门航空飞行员高杨。
不知道安徽萧县现在的经济发展到了怎样的水平,30年前,这个位于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处的萧县的一个小村落里,迎来了一名男婴的出生,自他懂事后,他的愿望就是要走出农村,改善家庭生活。只是所有人都没有想到,这个男孩子日后是通过“飞行”——这个神秘、遥远而又崇高的职业实现了这个愿望。
这个男孩儿,就是高杨。
半夜传来的呻吟声
“懂事前,我的童年其实还是很快乐的。”高杨用这样的评述揭开了童年的扉页。那时的高杨还太小,所以不用做农活,每天除了学习外,就是和小伙伴们撒欢了玩。直到有一天,高杨的母亲将他带到了田间。
做了农活,自然就不能再像以前那样自由玩乐了。高杨老大不乐意,但他还是依了母亲。夏日的田间,虫儿的鸣叫也因烈日炎炎而让人烦躁不安。高杨揉着自己的脑袋,对着母亲大声喊着:“我的头都要晒炸了!”母亲回头望了一眼,什么话也没说,扭过头,弯下腰,继续干活。高杨被母亲那被汗水浸湿到仿佛可以拧出水的衣衫震住了,他停止了喊闹,乖乖得跟在了母亲后面。尽管如此,高杨心中仍抗拒做农活。孩子毕竟还是孩子。
改变,是因为那一晚。许是被蚊虫叮咬,高杨半夜从梦中醒来,迷迷糊糊中听到阵阵呻吟声。声音很轻,但高杨还是听出来那是母亲的声音。那一刻,高杨突然觉得很对不起母亲。“每一天,母亲都比太阳起得早,先为我们兄妹三人准备好早自习前的早餐,然后就去做点农活;因为怕我们营养跟不上,等我们早自习回来,她会再准备一份正式的早餐;白天我们上学时,她就在田里种小麦、玉米、大豆、棉花、甘蔗、芝麻……晚上我们回来吃着她准备的晚餐时,她又要开始准备洗衣服、剥玉米……母亲太辛苦了!”
高杨就在那一夜长大了。他更加用心读书,因为他想走出农村,改善家里的生活环境;他主动在课余时间下田间,帮母亲分担农活。“小大人”的感觉,高杨觉得那是一种快乐和满足。长大的过程,是个责任意识渐渐积累的过程。那时的他还不知道,其实这是他跨向“长大”的第一步。
多年后,再回忆起这个“转折之夜”时,高杨说:“很多事情,一旦你懂了这个道理,你就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做了。”
一个人,一本书
高中时代,是一个掺杂了比较、羡慕、虚荣和诱惑的年龄段。对于直到初中都还不知道足球为何物、不明白为什么球鞋下面还有如钉子般突起物的高杨来说,来到城里读高中,在开阔了视野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体会了一把与城里孩子之间的反差,以及这种反差带来的心情起伏。那时,高杨最渴望的就是能够拥有一双“青岛双星”牌旅游鞋。
我好奇那时的高杨何以能够不受丝毫干扰,继续潜心读书,回家时安心做农活?他说,“一想到母亲岣偻着背做农活的样子,我就什么都不想了”。大学四年里,高杨没有做过一次勤工俭学,只因为母亲不允许:“做你这个时候该做的事,别的事不用你操心!”成家之后,高杨将“让家人过得快乐”视为自己的人生目标,让人看到了爱的力量和爱的延续。
母亲赋予高杨的不止是一份爱。“生活没有过不去的坎儿”,在母亲身上,高杨学会了坚忍。高杨在美国进行学员培训时,不小心手骨折,上了绷带。理论培训课不会受影响,到了飞行实践课时,他就只能在后座充当“沙袋”。落后大家,让高杨心理压力很大。“若飞不出来,我想要改善家里生活环境的愿望就会落空!”高杨最担心的是这个。就像母亲从不跟他说家里事、独自承受一样,高杨什么都没跟家里人说,靠着一份意念,独自挺过来,最后和大家一起顺利毕业。
那段日子里,高杨还常常想起自己最喜欢的一本小说——《平凡的世界》。最初,只是因为一份共鸣而关注这本书;慢慢得,被小说男主人公孙少平身上的精神所打动,备受激励。“命运总是不如人愿,但往往是在无数痛苦之中,在重重矛盾和艰难中才使人成熟起来,坚强起来,虽然这些在实际中带给人的并非全是快乐的感受。” “要在实际生活中寻找自己的位置,寻找自己生存的价值。无论在怎样的境况中,都保持昂扬的斗志,应该感谢命运给予的机遇,对生活更加激发起激情。”
《平凡的世界》里借孙少平表达了一种“苦难哲学”观:“他现在倒很‘热爱’自己的苦难,通过这一段血火般的洗礼,他相信,自己经历千辛万苦而酿造出来的生活之蜜,肯定比轻而易举拿来的更有滋味”。
高杨的童年没有玩具,没有那种鞋底会有钉状突起物的球鞋……但是高杨说,他不觉得他的童年“苦难”,他很感谢父母给予他这样的童年,因为伴随一生的精神财富的价值无可估量。
身为男人的责任
“男人来世上就是来负责任的”,高杨坚持这样认为。作为职场一份子,要对社会、对这份职业负责,此外还有身为人子之责、人夫之责、人父之责。“我觉得飞行是一个非常MAN的职业,主要是因为这个职业将‘对旅客负责’、‘对公司负责’、‘对家庭负责’和‘对自己负责’高度统一为一体,很男人。”
已经是机长的高杨,已经帮父母在家乡县城里购置了一套房子,让父母不再那么辛苦生活,实现了他人生的第一个愿望。如今,他人生的另一个“重头戏”是他和妻子、女儿组建的新家庭。
谈到女儿,高杨说:“她高兴,我高兴。”一份浓浓的疼爱之情,不禁让人觉得,做他的女儿真幸福!提到他的妻子,高杨给了四个词:善良、安静、踏实、本分。“健康和快乐才是人生最重要的,所以我非常看重家庭和谐、快乐、平和。踏踏实实过日子,把日子过好了,我就觉得很满足,很幸福了。”
有一次孩子发烧,又是住院又是挂吊瓶,马上就要飞的高杨说:“不然我请假吧?”妻子坚决不让请假,保证自己一个人可以照顾好孩子。但是,电话里高杨听出了妻子努力要掩饰的抽泣声。“我知道她哭一方面是心疼孩子,另一方面心里还是希望如果我今天不用飞该多好。但是她不能让我请假,也不能让我担心。”高杨说当时他心里都酸酸的。“我曾看过一个北京记者拍的一组名为《我的父亲母亲》的黑白照片,以山东的一对老夫妇为主题,看后感触非常深。举案齐眉,相敬如宾,白头偕老,夫妻两人感情若是能够如此,这辈子也就没白过了。”
“家,像是机场的跑道。每次结束飞行任务后,我都要回归在跑道上。”回归,这是高杨心中对家的理解。再次启航,最终也是为了那份回归;奋斗拼搏,只为了那个幸福温暖的家。这是一份责任。对高杨来说,他乐意以此为人生目标,担起那份责任,履好这份身为男人的责任。
作者: 田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