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心技术六十年

  晚秋的北方已有阵阵凉意,铺满落叶的街道显得美丽而富有诗意,梁金城和老伴沈惠珍漫步低语。60年前,也是这样的晚秋,两颗年轻的心充溢着幸福和理想,那一年,他们来到了一汽。
  1953年,国家从各地调集老技工支援一汽建设,上海江南造船厂有19个名额,19岁的梁金城以五级磨工的资格进入了“老技工”行列,来到长春,几十年间,梁金城进行了100多项革新和发明,带出了一支技术过硬的员工队伍。
  从鸟语花香的江南,到冰封雪冻的塞北,梁金城和妻子沈惠珍用献身国家建设的信念挺过了重重难关。50年代,梁金城被提升为工段长,面对精密复杂的量具加工,只有初中文化的他深感技术知识的缺乏,他发奋学习,对渐开线凸轮加工技术进行了大胆革新,创造出崭新的加工方法。1958年被厂里评为技术标兵。
  1978年,梁金城领导的班组被全国总工会命名为“马恒昌式班组”,1979年被吉林省评为“省特等劳动模范班组”。梁金城本人也连续多年被厂里树为技术革新标兵,1979年,被省市命名为“特等劳动模范”。梁金城用汗水和智慧,从工人到技师、从工程师到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一步一个脚印,走得是那样坚实而执著。
  如今,企业发展壮大了,车间里的刀盘都用进口的,但进口刀盘的维修却是一个大难题,修理一次就要花上刀盘总价的50%,还要等上一个月的时间才能拿回来,严重耽误工厂生产,离休在家的梁师傅了解了这一情况,又潜心钻研起来。经过几年的不懈摸索、试验,终于有了重大突破,有了梁师傅的技术,修刀盘只需要花费总价的20%~30%,而且维修工期非常短,只需要2~3天就能修好。
  梁师傅想把这绝活传下去,特意收了两个徒弟,找了一个地下车库作为简易的工作室进行技术钻研,他还和汽车区残联的相关负责人商量多带一些残疾人当徒弟,这样不仅能把手艺传下去,还能帮助残疾人就业,实在是一举两得。梁师傅说:“我想让更多的人掌握这门技术,把绝活儿传下去,要不就太可惜啦!”80岁高龄的梁师傅虽然离休在家,却一刻都未停止对技术的深入钻研,并把研究成果无私地传给更多的年轻人,他那不懈进取的科研精神和高尚人品,使人感佩、令人叹服!
  60年光阴,弹指一挥间,当年的帅小伙儿如今已是儿孙满堂,但那颗沉醉于技术钻研的心,60年间,不曾改变。
作者:宫雨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