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媒体舆情的管理
- 五个潜在舆情风险
- 舆论动员正在隐蔽化,线上逐渐走到线下。
- 政务舆情发布机制不成熟。
- 舆论场“复杂化”,各种势力“浑水摸鱼”。
- 社会心态悲观,不良情绪呈现蔓延态势。
- “权责不清”导致舆情应对相互推诿。
- 舆论场七个转变
- 抖音、知乎等新媒体矩阵成舆情重灾区。
- 自媒体开始流行,舆论传播时间段发声改变。
- 新技术驱动下,网上舆论生态正在变化。
- 互联网标签化越来越明显。
- 国内大数据产业风起云涌。
- 中层的焦虑感、不安全感的集中释放。
- 习近平:舆情应对要把握“时效度”。
- 舆情的触发因素
- “量变—质变的”几个数据。
- 当事人成信息传播微平台。
- 热元素叠加伴随舆情尖叫。
- 舆情捆绑,开始社会动员。
- 信息不对等,出现空窗期。
- 数据挖掘,引发舆情洼地。
- 新闻烂尾,舆情走向断层。
- 舆情串烧,链式传播生成。
二、如何科学监测舆情
- 微信舆情箭在弦上
- 微信引领新媒体开创社交新媒体格局。
- 微信的舆情监测和数据抓取。
- 微博最具“杀伤力”
- 微博客改变网络舆论载体格局。
- 微博的舆情监测和数据抓取。
- 网络社群成为舆论集散地
- 论坛、博客的本地化需要重点监测
- 微视频、微电影引领舆论传播方向
- “新意见阶层”崛起
三、抖音的运营与传播
- 抖音运营的共识
- 政务抖音的运营条件
老师介绍
庞胡瑞:中新智库新媒体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政府网特约评论员、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原主任舆情分析师、人民网舆情频道原执行主编。毕业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有丰富的舆情监测、分析经验、实战经验。在《人民日报》、人民网、《光明日报》、《齐鲁晚报》媒体发表大量文章,以及北京、广东、山东、福建、四川、东莞、佛山等地区舆情监测报告和大型专题舆情以及给高层领导干部内参报告。
在广州亚运会、深圳大运会等国家大型活动现场,亲赴舆情高发地,有力配合当地政府部门、企事业机构做好网络舆情维稳工作。
在广东、山东、河南、湖北等地以及国有大型企事业单位等进行过多场舆情授课讲座,同时受聘北京多所211高校,从事舆情研究、学生就业辅导等。
庞胡瑞老师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