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清舆论环境“三变化”

本文摘自《新闻发布实训——新闻发言人的使命与智慧》(高钢、万里主编,中新智库(北京)文化发展中心组织编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一)互联网成为信息集散地和放大器

  据统计,截至2018年6月全国互联网普及率已达到577%,网民达到802亿人,其中手机网民788亿人。可以说一机在手,纵览天下。“秀才不出门,遍知天下闻”,已不是什么天方夜谭。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一个权威机构分析,全国有七成社会事件是网络媒体推动政府解决的,有七成社会热点问题是网络媒体炒热的。互联网的广泛运用,使人们获取资讯的渠道既畅通又透明。如果说十几年前我们对事故的新闻报道还可以把控一下,现在根本控制不了。每一起事故发生后,往往是上边还没有接到事故报告,网上就有了事故现场的画面和视频。网民就开始分析事故原因,甚至对责任的认定乃至处理议论纷纷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如果对网络出现的敏感问题熟视无睹,不去及时回应,就有可能发酵成舆论事件,甚至给一个部门带来负面影响。不能指望靠“删帖”来消除负面的舆论,重在及时引导。所以,有必要建立网络舆论监控系统,或者设立网络新闻发言人。

(二)信息传播呈现过度媒体化倾向

  自媒体时代,新闻传播已经不再是媒体记者的专利。“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发言人,人人都可当记者。”想说什么,随手写篇东西就发到网上;想拍什么,随手拍张照片或拍段录像就传到网上。这种过度媒体化的倾向,给舆论引导工作带来许多不确定因素,提出许多新的挑战。往往是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有些不经意上网的东西,经过网民炒来炒去,甚至进行人肉搜索,就有可能逐步演化成大的新闻事件。这些年,网上出现的“被搜索”“被炒作”“被死亡”“被离婚”,甚至“表哥”“被下属背过河”等新闻事件,不胜枚举。这种局面目前不可能根本改变,也不可能一概封杀,只能主动适应,防患于未然。

(三)鱼龙混杂、先入为主

  网络媒体不仅信息传递便利快捷,而且没有那么多繁杂的审批环节。特别是微信群的广泛运用,使得各种信息可以在群里自由散布,互相转发,其中良莠不分,真假难辨。在信息共享的同时,也给那些别有用心的人,提供了可乘之机。记得2011年“7·23”动车事故发生后,各种小道消息满天飞,其中86%的负面信息来自微博。当时网上广为流传的《温州南站电务班致安监总局的公开信》,就是个别人背地里蓄意策划的带有煽动性的微博,并利用铁路电子办公系统传到网上,企图通过网络制造舆论混乱,呼吁铁路系统职工声援他们,给国务院事故调查组施加压力,以逃脱责任追究。虽然最后没有得逞,责任者依法受到惩处,但是这件事提醒我们,言如剑出,剑入人耳,如果虚假的信息一旦形成先入为主的传播效果,再去澄清纠正就困难得多。所以,要先发制人、先声夺人。

小编寄语:新闻发布实训是一部集知识性、故事性、实用性于一体的新闻发布实用手册。用于提升公众的媒介素养。小编在这里为大家整理了书中部分的知识点,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加微信,回复“新闻发布实训”购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