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六大忌

  本文摘自《新闻发布实训——新闻发言人的使命与智慧》(高钢、万里主编,中新智库(北京)文化发展中心组织编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一)不要做报告

  新闻发布会不是工作会,也不是座谈会,发言人与媒体记者也不存在上下级关系。所以不论是发布新闻,还是回答记者提问,都应站在平等的立场上,互相尊重,坦诚相见。新闻发布不是布置工作,不能像领导做报告,长篇大论,时间也不宜拉得太长。答记者问是有问才答,不问不答。虽有时也可借题发挥,但不可太多。常见的毛病是不管人家问什么,只管念自己事先准备好的稿子。有的答非所问,不着边际,离题千里,口若悬河,让人觉得发言人有故意占用时间之嫌。

(二)不要居高临下

  举办新闻发布会,你虽然坐在台上,但不是领导,台下也不是你的属下,不要摆出一副当官的架势。答记者问,首先对提问者要尊重、客气,要感谢人家的提问,体现了对你所在部门工作的关心。态度要诚恳,不要王顾左右而言他。这样不礼貌,人家觉得你不诚实。回答问题也不要使用外交辞令,更不要应付差事,敷衍了事,这样会给人一种“油滑”的感觉,有损发言人的形象。

(三)不要有对抗心理

  记者这个群体,因人生阅历不同,脾气秉性各异,语言表达方式也不尽相同。有的记者提问直来直去、锋芒毕露;有的提问含蓄隐晦、锋芒不露;有的提问绕来绕去、声东击西;有的提问绵里藏针、暗藏杀机。对此要有心理准备,因人而异。尤其对比较尖锐的问题,甚至带有某些指责性、攻击性的言辞,也不必太介意,不要立即摆出一副对抗防范的架势,更不要向记者发脾气、甩脸子。即使你看出对方是在故意设套让你钻,这时也要很有风度地绕过去。

(四)不要念稿子

  回答记者提问,是双向互动交流,照本宣科,就有其心不诚、其人无能之嫌。试想你与亲人、朋友谈话聊天也要念稿子吗?我当发言人时,不论是发布新闻,还是回答提问,从未照稿念过。不是没稿子,许多问题提前都做了准备,都有统一口径,但是要把功夫花在场外。把需要知道的情况,烂熟于心,临场不要依赖稿子,要用自己的话说出来。这样显得自然贴切,效果才好。

(五)不要上专业课

  举办新闻发布会,回答记者提问,无非是想通过记者的宣传报道来扩大你讲的观点,传递你提供的信息。如果你说的连记者都听不明白,就等于白说。所以要把想说的东西,深入浅出地讲出来。我举办新闻发布会,很多时候要面对各类事故。我是搞煤矿出身,煤矿的一些事情还算明白一些,但是对危化品事故、对高压油气井喷失控事故,以及对其他行业的一些事故,就缺乏专业知识。对此,我拜专家为师,虚心求教,直到把事故原因,尤其是技术问题弄懂弄通,最后用自己的话讲出来。

(六)不要借机捧上级

  不论是发布新闻,还是回答提问,除非涉及某位领导同志不得不说,此外都要尽量少说领导,包括介绍突发事件和事故灾难的抢险救援情况,更不要把各级领导都表扬个遍,恐怕漏掉谁。其实记者关心的不是各级领导,而是被困人员怎么样,正在采取什么措施救他们。一些大型记者招待会,有时是各级领导出场,常有人借答记者问,吹捧上级,让人肉麻,也有溜须拍马之嫌。

  温故知新,砥砺前行。站在新时代的历史起点上,展望我国新闻发言人制度化建设的发展前景,我们充满着信心。尽管前进的道路上还会有困难和挑战,但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以此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