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服务媒体,就是服务国家形象

本文摘自《新闻发布实训——新闻发言人的使命与智慧》(高钢、万里主编,中新智库(北京)文化发展中心组织编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针对境外媒体不断炮制打击中国的报道计划,筹办奥运会期间,我们沿用申奥时的方法,主动邀请境外主流媒体的资深记者来北京采访,先后邀请了17批181个媒体人。

  这些媒体人不是从没来过北京却写过有关北京负面报道的记者,就是写的深度报道可以影响半个世界的撰稿人或是拥有发稿权的总编辑。不管他们揣着什么疑问来,我们都让他们带着真实的北京走。

  为了全方位回应他们的关切,北京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带头接受这些记者的专访,全市各级领导干部和各部门发言人也积极接受他们的采访,我自己更是用多种方式和他们深入交流。这些记者看到的、听到的和感受到的与他们没来北京时想象的完全不一样,受到了震动,对北京的态度改变了。回去后发表的报道和文章明显客观公正。2008年北京奥运火炬传递在有些国家遇阻时,他们中的记者站出来说,你们没去过中国,不了解中国,不应该这样对待中国。他们中一些有影响的撰稿人还发表文章,号召新闻媒体报道真实的中国。

  为了借助媒体的关注传播好中国的形象,中央和北京市各级各部门不仅在传播内容上下气力策划,也围绕创新工作方式大胆突破。

  北京奥运新闻领导小组提出了“善待媒体,善用媒体,善管媒体”“服务媒体就是服务奥运会”的理念和“四有四不”的要求。

“四有”:有问必答,有答必备,有备必给,有给必快。

“四不”:不拒绝,不回避,不拖延,不耽误。

  北京市和北京奥组委共同建立了新闻中心和一站式服务办公室,邀请国家部委和北京市24个部门的工作人员一起办公。记者走进一站式服务办公室,就可以解决他们在北京采访所需要的通关、驾照、银行卡、住宿、租设备等所有的问题,这些创新的媒体服务方法受到国际舆论的普遍赞誉,成为对外传播中国的典范。

  北京奥运会的最后一场发布会也是我主持的。那场发布会结束后,记者们纷纷走过来和我们合影留念,发布会结束快半个小时了,发布厅依然有很多记者在等待与我们告别。当我送走所有的记者走出发布厅时,看见美联社、法新社和路透社三大通讯社的首席记者还站在门外。

他们为什么没走呢?我走向他们:“你们还没走啊?”“我们在等你。”等我?为什么要等我呢?但我还是微笑着走向他们:“有什么需要我帮助的吗?”这句话我几乎每天都会对记者说。他们说:“没有。我们等你是有句话想告诉你,你们的信息服务做得太好了!如果有一枚媒体工作勋章,我们就挂在你胸前。”他们的话太让我意外了。

  在筹办和举办奥运会期间,我天天面对这几个大记者,他们在发布会和采访中不知道问过我多少艰难刁钻的问题,不管他们问什么,我都没有失语过。可是这一刻,我语塞了,不知道该说什么。对于负责北京奥运新闻宣传的工作人员来说,在完成这项重要工作后,听到国际媒体的资深记者这样评价我们的工作,欣慰中不无感慨。

  实践证明,好的舆论引导都是议题设置的结果,好的发布效果都是精心策划的产物。议题设置,一定是发言人不可忽视的工作;精心策划,也一定是发言人必须具备的能力。北京奥运新闻宣传工作一系列主动设置议题,精心策划核心信息,通过服务媒体引导舆论的做法,得到了中央领导的高度评价。此后我们国家举办的重大活动和国际赛事都采用了北京奥运会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