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事件,反应快速有效,引导舆论才能不失控5-2

本文摘自《新闻发布实训——新闻发言人的使命与智慧》(高钢、万里主编,中新智库(北京)文化发展中心组织编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考验的是综合能力。要解除心中的纠结,领导干部和发言人需要记住如下八个原则。

(一)准确定性

  发生突发事件,准确定性是第一要务,否则无法制定口径、对外说话。天灾比较好定性,地震就是地震,洪水就是洪水,把严重程度说准确,迅速发布救灾措施和效果就没问题了。人祸非常难定性。到底是什么?火灾还是爆炸?人为的还是自燃的?要在第一时间确定很不容易。我的体会是,突发事件的定性需要有三种人同时在场,共同研究,绝不能让一个领导凭感觉拍板。

  第一种人是知情者。这个人或几个人必须是真的知情,亲眼目击或是掌握全部情况,不能道听途说,也不能掩盖和夸张,必须把真实的情况准确地描述出来。第二种人是专家。发生哪一类的事情,就找哪一类的专家。水灾,找懂水的专家;火灾,找懂火的专家。他们可以对事件的严重程度给出意见,判断是非常严重还是比较严重。第三种人是能拍板的领导。这三种人一起研究,知情者情况清楚,专家分析准确,领导依据可靠,就可以果断定性了。

(二)第一时间

  依据定性马上制定出口径,就可以第一时间对外发布了。说到第一时间,常有人问:第一时间是多长?国办2016年11月15 日下发的《〈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实施细则》明确规定,重大突发事件发生,责任单位要在五小时之内对外发布信息。为什么要重视第一时间呢?因为我们不占据第一时间,谣言就会占据,第一时间的重要在于和谣言争夺舆论的引导权。

  2004年元宵节,北京密云发生了重大踩踏事件,37人死亡。当晚,我正在和家人共度元宵节,接到了市委总机的电话,通知我马上赶往密云。我到密云的工作任务是,根据掌握的情况和专家的判断,撰写对外发布口径和新闻通稿。

  那天半夜,工作结束了,我们准备回家。这时接到报告,70多个外国记者从北京市区赶到密云了。市领导对我说:“你不能回去了,密云没有经历过这么大的事情,你留下来帮助他们吧。”

  领导们刚走,公安局的人来了:“谁管记者?”我回答说:“我管。”“你们赶紧去医院!”原来,记者们到了密云,不知道从哪里获取信息,听说死者都已拉到了医院,于是就将医院包围了。密云医院不大,太平间放不下37具遇难者遗体,只能是哪儿大放哪儿,于是就一路排开,37具遗体都停放在了医院的大堂。这时候半夜三更,外面一团漆黑,里面灯火通明。

  记者们透过落地窗,看见了医院大堂停放的遇难者遗体和前来认尸、哭得呼天抢地的家属,场面极其惨烈。记者们要冲进医院采访、拍摄。密云的警察筑起了人墙,不让记者进去。这种情况只能是两种结果:要么记者冲进去,要么被打出来。不管是哪种,都很糟糕。

  就在这时我们赶到了,用新闻服务的方式转移了记者的关注:一边是我的同事带着密云县委宣传部副部长上前去,用新闻稿吸引记者,带领他们到酒店发稿;一边是我立即与密云县领导联系,请他们提供场地,设立新闻中心,为媒体提供信息服务。第二天早晨9:00,新闻中心开始受理记者的采访申请。这一做法有效地转移了记者的关注,我们说什么,记者写什么,整个事件处理的过程中,没有出现一句谣言,也避免了次生突发事件的发生。

为什么我们会在那么紧急的情况下,想到设立新闻中心呢?这得益于我们在“非典”期间引导舆论形成的经验,知道新闻中心对处理突发事件舆情的重要。

  如果我们不是这样做,那么记者到了密云,找县领导找不到,找公安局找不到,到医院采访也不让进,记者会空手而归吗?绝不会。他的总编辑还在等着他的稿子呢,必须在截稿时间之前把稿子发出去。

  如果找不到可以给他们信息的人,记者就会在街上转悠,看见有一个卖红薯的老人正在收摊,立刻过去问:“大爷,这个地方是不是出事儿了?”大爷说:“嗯。”“出什么事儿了?”“不太清楚。”“死人了吗?”“嗯。”“死了多少人?”“不太知道。”“死人都拉到哪里去啦?”“拉医院了。”“您看见了?”“嗯。”“是什么车拉的?”“大轿子车。”“几个车呀?”“有那么五六辆。”五六辆?一辆车50人,5辆车250人。记者很会加减乘除。“大爷,您贵姓啊?”“我姓张。”于是新闻已经有了:北京密云发生重大事故,据目击者张某称,死者超过250人。如果我们不说话,就等于拱手把发言人的权利让给了卖红薯的老人。密云踩踏事件由于我们第一时间传播了权威信息,有效地阻止了谣言的传播,受到了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的表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