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一个出口
把已经审核批准的口径发给每一位需要对外说话的人和有可能被记者问到的人。在突发事件发生以后,统一口径非常重要。尤其是死人没有?多少人?谁的责任?怎么处理?这些敏感问题如果没有口径,在记者的反复追问下,极有可能出现纰漏,还有可能被炒作,形成被动的舆论态势。有了口径不能只是主要领导和发言人知道,要让可能被记者问到的每个人都知道,才能保证在记者同时采访多人的情况下不出现说法不一。这时候的发言人不仅要尽快制定口径,还要把口径交给每一个可能被记者问到的人,确保关键信息不出现不一致的说法。
北京奥运会开幕的第一天,一个杭州人在北京鼓楼,一刀捅死一个美国老人,这个老人是美国男排教练的岳父。这是奥运会的第一天比赛,第一场男排比赛就是美国对阿根廷。我接到通知,赶往比赛现场,数十名记者也已经蜂拥而至,教练去处理后事了,他们就包围了副教练:“你是不是认为中国是一个不安全的国家,你们是不是后悔来参加这届奥运会了?”副教练回答说:“不是,这是一个偶发的刑事案件,这种案件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包括纽约都有可能发生。”记者们又呼啦一下把运动员包围了。我赶紧跑过去,一听又问了这个问题,再一听,所有运动员的回答都和副教练一模一样。我明白了,他们有口径,而且共享了。如果当时有一个运动员没拿到口径,他对中国有偏见,脱口而出“我恨中国”,那就是第二天全世界媒体的标题句了,但是没有。
(六)坏事自己说
如果坏事发生,只想捂住,自己不说,被别人说了,就会坏到1 000倍。在主动说坏事的同时,要进行切割,设立防火墙,不能让一件坏事把总体工作全部拖进坏事中。
北京鸟巢在施工过程中有两个工人被一股突然刮来的龙卷风卷倒在地而死亡。事情发生后,我们召开发布会。把发布会的主题定在哪里?这是我们研究的重点。如果只是说鸟巢事故,工人死亡,媒体的关注点就会集中在事故上放大渲染,这对奥运工程和奥运会的形象都很不好。我认为,应该抓住记者关注的机遇,把奥运工程推进的情况和安全生产的有关措施传播出去。
于是,我们召开了北京奥运工程安全生产发布会,由北京市负责奥运工程建设的副市长出席,对死亡工人表示哀悼。他说,北京奥运工程虽然采取了严格的安全生产措施,但是依然发生了我们非常不愿意看到的事情,两个工人失去了他们宝贵的生命,对此我们万分痛心。痛定思痛,吸取教训,我们进一步强化了奥运工程安全生产措施,以确保安全生产零失误。这些措施是……一方面说明真相,表达哀悼;另一方面强调北京奥运工程从这个事故中接受了什么教训,严格了哪些规定,强化了什么措施。利用记者的关注有效地把北京奥运工程的进展和安全生产关键信息传播出去了,让记者和民众相信我们正在采取更严格的措施,防止安全事故的再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