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全新语境,需要新的表达

本文摘自《新闻发布实训——新闻发言人的使命与智慧》(高钢、万里主编,中新智库(北京)文化发展中心组织编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语言的转换是新闻发言人在网上与民沟通的第二个要解决的问题。新闻发言人应该熟练掌握几种语言?我认为起码是三种语言。第一种是官方语言,也就是会议语言、文件语言,中规中矩,在会议和行文中使用。第二种是新闻语言,要学会写新闻通稿和口径,用记者可以采用的语言给媒体提供核心信息、标题句。第三种就与网民沟通使用的语言,网言网语,也可以叫微言微语。这种语言对发言人来说,比较陌生,转变也比较困难。
其实,有关领导干部怎么在网上说话,习总书记曾有明确要求。2016年他在“4·19”讲话中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到网上去了解百姓的所思所想,解疑释惑,回应关切。领导干部和发言人只会说官话套话是不可能落实好总书记的要求的,必须学会网言网语。网言网语和我们在发布会上说的话完全不一样,和在会议室说的话更不一样。开通微博的刚开始那几个月,我一直在研究,怎么让北京微博发布厅的每个成员都能尽快把自己的语言调整到老百姓愿意看、能听懂、记得住并且为我们传播的语言呢?
  有一天,北京市政府下发了一个涉及民生的条例,北京政务微博发布厅当然要迅速对外发布。负责编辑这条微博的同志端着电脑走进了我的办公室:“您看一下,我写的这条微博行不行?”她念给我听:“关于什么什么的有关规定,昨天下午北京市政府已经研究通过了……”我说:“这怎么可以呢?跟网民说这么书面的语言,怎么会被关注、被转发呢?不行,改成老百姓的语言。”她过了一会儿又回来了,读道:“昨天下午北京市政府常务会通过了关于什么什么的有关条例。”我说:“这不还是一样吗?”她说:“我不知道还能怎么改。”我说:“你在写这条微博的时候,前面加一个人称试试。你最想和谁说话就把谁写上。”她说:“那就和我妈说吧。”我说:“那你如果写:妈,关于什么什么,这样跟你妈说话不别扭吗?你妈愿意听吗?这样写:妈,前两天您问我的那个事儿,现在北京市政府出台了一个规定,正好回答了您的问题。这个规定叫什么,说的是什么。发之前,把妈改成亲。以后再写微博的时候心中一定要有人。因为你是在跟网民交流沟通,为他们提供信息服务,不是通知他们,也不是指挥他们。就像在和你的家人、街坊、朋友、同学说话一样。你这么写微博,网民一定爱看、想听,还能帮我们转发。”
为了让北京微博发布厅2 000多个成员单位尽快熟悉互联网的山形地貌,风土人情,迅速融入其中,写出老百姓喜欢听、愿意读并且帮我们转发的微博,除进行专门的培训、定期就网言网语进行交流评比外,我还对北京政务微博发布厅的成员单位提出了16字方针和12忌,发给各部门。
  16字方针如下:真,事实真;快,反应快;新,观点新;实,用语实;高,站位高;深,分析深;智,有智慧;精,论述精;趣,有情趣;近,关系近;低,身段低;活,形式活;前,思考前;巧,角度巧;小,切口小;大,反应大。
  12忌如下:忌空洞无物,忌陈旧无味,忌泛议无神,忌肤浅无根,忌卖萌无形,忌策划无谋,忌布局无序,忌研判无招,忌有盟无联,忌交流无趣,忌大事无语,忌回应无度。
  同时下发的还有两条发博刚性要求,要求各部门发微博必须遵循:消灭长句子,赶走书面语;网言网语,与民沟通。北京微博发布厅每季度一次培训,每个月一次评比、经验交流,评比的不仅是转发量、支持率,更多的是对网言网语的驾驭和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