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民
新华社高级记者、新华社新闻研究所特约研究员、新华经参研究院院长、经济参考报产经中心副主任、中国传媒大学兼职教授。
(一)假话全不说,真话不全说
“假话全不说,真话不全说”是季羡林先生的名言。前半句讲的是做人的道德底线,后半句讲的是人生处世的智慧和技巧。这是学富五车且曾经沧海的季先生给后人留下的处世之道。事实上,这也应该是新闻发言人的工作信条。曾在联合国当了17年新闻发言人的弗雷德里克·埃克哈德(Frederic Eckhard)说:“(有人问我)做发言人的基本准则是什么,我的回答是‘决不说谎’。”同时,国内一些优秀的新闻发言人——黄毅、王勇平、武和平、王惠、杨宇军等,在谈到新闻发言人回答问题的底线时,也不约而同地说出四个字:“不说假话。”
无数事实证明,说假话的新闻发言人,付出的代价是巨大的。2003年4月3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召开的介绍“非典”情况记者会上,时任卫生部部长的张文康因为说假话,半个月之后即遭免职;2005年8月29日,在遭遇卡特里娜飓风袭击之后,美国联邦紧急措施署署长迈克尔·布朗(Michael Brown)因为说假话,10天之后也被迫辞职;2015年11月20日,面对央视记者的突访,贵阳市住建局刘局长因一时紧张脱口说出“我不是局长”的假话,3天之后他便真的不再是住建局局长……
面对媒体,“假话全不说”即必须说真话,那么为何又要“真话不全说”?其实道理很简单,敏感的、涉密的、涉及个人隐私的等等,即使是真话当然也不能说。还有一点,就是容易引起舆论误解的“真话”,也须慎言。
2010年3月1日晚,时为全国政协委员的体育名将刘翔抵京。当记者问及他的一份颇有质量的提案时,刘翔坦言:“其实这个东西……是他们帮我写的。因为我训练比较忙,没有时间。”结果这句“真话”掀起一场巨大的舆论风波。而在陕西省绥德县发生“县长拘留校长”事件并引发网络舆论的声讨之后,面对记者的采访,县委宣传部部长随口发出一句感慨:“以前没有网络的时候多好啊,想让他们怎么说就怎么说!”这句话应该是这位宣传部部长的“心里话”,结果却酿成二次舆情。
(二)雷语不能说,官话套话要少说
所谓“雷语”,原本是网络用语,是指名人说出来的一些令人震惊的语句。近年来,我们一些政府官员或企业领导,面对媒体也常常口无遮拦,一些雷人的话脱口而出,引发舆论热议狂炒。比如,河南郑州市规划局原副局长质问记者:“你是准备替党说话,还是准备替老百姓说话?”苏州市信访局一官员:“警察不打人,养警察干啥呀?”重庆市江津区原区委书记:“你知道什么叫恶?跟政府作对就是恶!”山西古交市汽车客运管理办公室原主任:“国家规定算个屁!”还有四平市某供电公司副经理:“老百姓就是给脸不要脸的玩意儿!”笔者印象最为深刻的“雷语”,出自江西省修水县人民医院副院长黄某之口。2016年3月25日,这家医院因一婴儿死亡导致医疗纠纷,县领导要求医院给予家属一定的经济补偿。随后记者赴医院采访,这位副院长指着记者的鼻子说出一句“一石二鸟”的狠话:“你们记者是最坏的,比县领导都坏!”
面对记者的采访,既有人爆出“雷语”,也有人大打太极,满嘴套话、官话,就是缺少可供报道的真话、实话。谈及新闻事件,常常是“领导高度重视”“第一时间做出重要批示”“狠抓……狠批……”“强调……落实……”;谈及突发事件,常常是“迅速成立抢险救援指挥部”,还下设“现场救援”“医疗救护”“善后处置”“事故调查”“后勤保障”等多个小组,甚至还把“应急维稳”“舆论引导”等小组给公开抖搂出来;谈及伤亡人员,则常常是“全部妥善安置”“家属情绪稳定”。
如果说“雷语”的背后往往是权力的无知和任性,那么“官话套话”的背后则常常是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作祟。当然,也有发言人自身态度和沟通技巧等方面的问题。站在发言技巧的角度分析,为了避免说假话,避免说“不该说的真话”,避免说雷语,避免说官话套话,笔者建议新闻发言人至少要做到“三个不要”:不要在疲惫时接受采访,不要在愤怒时回答问题,不要在无准备时面对记者。
本文摘自《新闻发布实训——新闻发言人的使命与智慧》(高钢、万里主编,中新智库(北京)文化发展中心组织编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