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矛之利”,何显“盾之坚”——媒体人与发言人的关系定位

李新民

  新华社高级记者、新华社新闻研究所特约研究员、新华经参研究院院长、经济参考报产经中心副主任、中国传媒大学兼职教授。

(一)角色定位:“制度”与“平台”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原主任、全国政协原新闻发言人赵启正等学者认为,新闻发言人不是“人”,而是一种“制度”,是传播新闻、引导舆论的制度。如此,笔者也想说,采访发言人的媒体人也不是“人”,而是一个“平台”,是为发言人提供的表达观点、展示形象、发布新闻的“平台”。
  对于媒体的“平台”职能,习近平总书记也曾有过精彩的论述。他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中指出,领导干部要增强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不是应付媒体,也不是利用各种公关技巧“忽悠”媒体,更不是对付和“摆平”媒体,而是懂得尊重媒体,尊重新闻传播规律,充分运用好媒体这一平台。
  在美国也是如此。华盛顿新闻俱乐部(Washington Press Club)主席玛格莱特·苏丽文(Margaret Sullivan)说:“政府新闻发言人有两个任务:在与媒体打交道时,他们宣示政府的立场,解释政府行动的缘由与价值。他们纠正错误的信息,并努力改善对信息的解读和理解。同时,他们也是政府里为记者说话、传达记者需求的人。”白宫前新闻发言人艾里·弗莱舍(Ari Fleisher)甚至提出总统新闻发言人要“同时为两个主人服务”:一个是为总统阐明立场和想法,帮助总统推进议程;另一个是为媒体了解政府服务。
 

(二)关系定位:“朋友”与“对手”

  首先,作为一名长期从事经济领域新闻报道的媒体人,笔者承认,自己和许多企业特别是骨干央企的领导人及新闻发言人是好朋友。而且,在很多企业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笔者曾应邀协助发言人“预设问答”,也就是说当过他们现场提问的“托儿”。同时,作为一名参与全国多家大学和机构新闻发言人培训教学的授课者,笔者坦言,尽管一些重要的新闻发布会为保证顺利进行可以设“托儿”,但笔者坚决不赞成发布会上提问的记者都变成“托儿”。
  退一步讲,笔者即使答应承担新闻发布会现场提问“托儿”的角色,但一般也会要求选择那些更加尖锐的问题。因为,笔者始终认为,即使是预设问答,也要预设一些公众关注的、有质量、有挑战性的问答,这样更能吸引公众的目光,更能体现新闻发言人的水平,也更加彰显新闻发布会的意义。
  事实上,一些精彩发布会、一些经典的媒体访谈都是如此。正是记者不断抛出的咄咄逼人甚至被认为尖酸刻薄的问题,才凸显了接受采访的新闻发言人的智慧和专业。记者与新闻发言人,由此共同完成了最具传播力和影响力的“新闻作品”,也完成了从“对手到朋友”的蜕变和升华。比如,法拉奇对邓小平的历史性专访、柴静与丁仲礼的“面对面”等等。

   本文摘自《新闻发布实训——新闻发言人的使命与智慧》(高钢、万里主编,中新智库(北京)文化发展中心组织编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