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言人十论之九论:站大局之位

王勇平
中新智库危机舆情管理专家、高级研究员,原铁道部政治部副主任,宣传部长,中国铁路文联主席兼秘书长,国际铁路合作组织(总部华沙)副主席、中方委员。

一、政治站位要高

  肃立发布台,实际上给予了发言人一个政治站位。既然是政府发言人,就应该站在政府的位置上考虑问题,回答问题,处理问题。有时,授权回答一个提问,就是授权回答政府的一种态度,就是授权回答政府的一项政策,就是授权回答政府的一个决心。由此决定了发言人站位要高,境界要高。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才能说得准。
2010年春运期间,由于客流爆满,东莞东站工作人员帮助乘客爬车窗上车,造成列车大量超载,站领导因此被免职。这件事立即引起了热议,中央电视台即刻对我进行专访。央视记者从这件事入手,就买票难、黄牛党炒票、火车票实名制、服务质量,特别是高铁建设等社会关注的问题对我一一提问。对此,我客观坦诚地进行了回应。最后我说:“再过十年,当铁路营运里程达到12万公里以上,其中高速铁路达到18万公里,京广、京哈、京沪这些主要的干线都可以实行客货分流,到那个时候我们梦寐以求的人便其行、货畅其行的目标就可以实现。”记者问:“那您向我们通俗地描述一下,您认为那时的春运是什么样子呢?”我描述:“我觉得大家买票已经比较方便了,乘车更加舒适了,铁路的人文关怀会变成普遍的一种感受。我们将有足够的运输能力保证旅客出行,各类舒适的列车可供大家选择,随到随走就会成为一种常态。”记者说:“您确定吗?十年之后,我们今天谈论的这些焦点问题会成为历史?”我回答:“那我们拭目以待,我有信心,我们铁路人有信心。”记者说:“那好吧,十年之后请您还是坐在这里。”我说:“那个时候我都已经退休了。”记者坚持说:“我们一样可以回头看历史。”我回应:“如果我们都还能够在这个地方对话的话,我们会兑现今天这样一个期愿。”今天回过头去看这场采访,不仅兑现了当时的预见,而且中国铁路的发展速度和质量更是超出了预期。可以说,这实际上是立足于改革开放大背景下对中国铁路发展的一次没有多大难度的预测。

二、大局观念要强

  格局是发言人眼光、胸襟、胆识等心理要素的内在布局。大境界才有大胸怀,大视角才有大目标,大格局才有大作为。面对媒体的关注,发言人的应对必须立足大局,关注大局,了解大局,胸怀全局。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照应事业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充分考虑不同部门、不同行业、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准确把握各方利益的交汇点和结合点。不能言此失彼,言表失里,突出部门利益而淡忘国家利益,强调自我声誉而损伤他人声誉,从而在权衡利弊中趋利避害,做出最佳的抉择和回应,从容面对各种复杂问题,胸有成竹、灵活自如,在发布台上扛起事业的大局。2008年2月19日,我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介绍了铁路部门应对冰冻雨雪灾害情况,并就关心的问题做了回答。当时网友连续问了几个有关铁路与其他部门关系的问题,我都坦诚以待,严谨作答,始终从大局上考虑,维护铁路与各方正常而珍贵的工作关系。
  开始有网友问:“听说灾害期间,对广州地区几百万滞留旅客是‘运’还是‘留’的问题,铁路部门和广州当地政府有些分歧。铁路方面承诺节前想办法把旅客送回家过年,广州方面则希望滞留旅客在广东当地过年。”对此我回答:“在关心、爱护、帮助滞留旅客这样一个重大问题面前,铁路部门和广州当地政府没有分歧。在劝留旅客的同时全力疏运旅客,这是铁道部和广东省、广州市根据中央精神共同做出的决策,这一点双方是完全一致的。根据灾情的变化和铁路抢通的情况,双方实施各种应急预案,采取多种方法组织旅客疏运或不得已时进行劝留,在当时抗击灾害的极特殊的阶段,都是非常必要的,也是非常现实的。无论采取什么方法完全是替旅客着想,是为了维护旅客的根本利益。事实上,决策形成后,铁路和地方政府密切配合,各尽其职,团结协作,共同努力,取得了成功疏运广州地区节前350万持票滞留旅客的阶段性胜利。”
  又有网友问:“铁路部门和气象部门如果沟通好了就不会造成铁路中断的严重后果,你们是否从中吸取了教训?”我回答:“事实恰恰相反,正是因为铁路部门与气象部门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灾害面前,互相支持和配合,才保证了这场战役的阶段性胜利并将取得最后胜利。我们认为,我国气象部门提供的服务是良好的,对铁路运输提供了有力的支持。铁路部门历来高度重视气象预报,各级组织与各地气象部门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和良好的合作关系,特别是遇到灾害性气象时,铁路系统与气象部门会直接沟通,研究分析恶劣天气可能给铁路运输造成的影响。铁路对任何冰雪天气的影响都是有准备的,在春运期间更是高度戒备。当然,对于某些突发性极端自然灾害,我们在预测和快速应对上还须进一步加强。”
  接下来又有网友问:“因为电力线路中断造成很多列车停运,是不是意味着铁路电力输送和地方电力之间的联动存在问题?”我回答:“铁路电力来自国家各大电网。铁路与电力部门的合作是十分紧密和良好的。电力部门为保证京广动脉的畅通,付出了艰苦努力,甚至还有职工付出了宝贵的生命,我们向他们表示崇高的敬意。长期以来,各大电网公司和铁路部门紧密配合、相互支持。各大电网公司积极支持电气化铁路项目建设,统筹规划电气化铁路供电工程,满足电气化铁路快速发展的用电需求;铁路部门积极支持各大电网公司发展,在电气化铁路建设中积极采用新技术、新设备,维护公共电网安全可靠运行,开创了和谐发展、互惠双赢的新局面。”
  最后还有网友问:“民航飞机停飞、高速公路关闭给铁路部门造成极大的交通压力,铁路部门是如何承担这种压力的?”我回答:“现代交通是一个综合交通体系,各种交通方式紧密联系,相互配合,优势互补,增强了整体能力。当一种交通方式出现障碍,其他交通方式义不容辞地要承担起更大的社会责任。中国铁路是人民铁路,我们必须始终把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敢于面对挑战,敢于承担压力,敢于战胜困难。公路和民航在这次抗灾救灾中做出了重大贡献,给铁路运输以很大支持,我们由衷感谢。”后来有的媒体朋友评价我面对这次接连提问,做到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四问四答,滴水不漏。我告诉他们,这是因为我说的都是无须装饰的大实话。
 

三、战略视野要宽

  方寸发布台,连接大世界。视野洞悉一切,视野决定一切。视野小了,小事就大了;视野大了,大事都小了。只有视野大,才能容天下之物、观天下之事、论天下之理、应天下之变。对于新闻发言人来说,必须具备内知国情、外知世情、小中见大、见微知著的视野和能力。
  我担任铁道部发言人期间,会经常性地对中国铁路的历史、现状和未来进行纵向的分析,也会把中国铁路与世界各国的具体情况进行横向比较,这种立体式背景资讯的思考和掌握,往往在运用时会使自己所表达的观点更具纵深感和说服力,从而以平实理性的事实和分析,给媒体以准确前瞻的信息,彰显出政府部门的影响力与公信力。京沪高铁通车初期,常有故障发生。媒体很关注,特别是日本等境外媒体也借机炒作中国高铁,说这样不断发生故障,安全哪有保证?谁还敢去坐中国高铁?对此,我告诉中外媒体,京沪高铁技术是先进成熟的,工程主要质量指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所有系统都是按照“故障导向安全”的理念设计的,具有非常高的安全可靠性。京沪高铁刚刚开通运营不久,各种设备、人员等还处于磨合阶段。特别是像京沪高铁1 318公里这样的长距离和持续300公里以上高速运行,从全世界来看,没有先例。由于高铁是高科技的产物,是一个复杂的技术系统,受气候、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在运营过程中会面临各种各样的挑战。从国际铁路运营历史来看,通常在铁路新线开通运营的时候,也是问题逐渐显露的时候,这是一个相对集中的发现问题、处置问题的阶段,符合新生事物发展规律。事实上,法国、德国、日本高铁刚开通时,都曾出现过类似的故障。日本新干线在全线开通的第一天就曾经出现停车一个小时,导致沿线列车大规模晚点。就在近两年,新干线也经常出现故障导致停运的问题。据日本媒体报道,2010年12月4日,日本东北新干线开通运营首日,就因故障停运一小时。2011年1月15日,日本东北新干线接连发生两起故障,造成东北新干线、山形新干线和秋田新干线停运,经过四个多小时的抢修,才恢复运行。1月17日,东京新干线列车控制系统又发生故障,导致东北、上越、秋田、山形和长野五条线路的新干线列车全部停止运行,最长延误时间2小时13分,八万多人出行受到影响。我这样有事实、有数据,而且从世界各国高铁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来说事,比较有说服力,各种非议逐渐减少。
  经常会有媒体朋友问我,为什么每年只有中国才有春运?为什么不学习借鉴国外的模式和经验?每当遇上这类提问时,我都会就事论理,借题发挥,尽可能把问题解释清楚。我告诉大家,外国有好的经验和做法,当然要学习和借鉴。但中国有自己的国情,有很多成功的经验,也会让别人刮目相看。没有必要对别人盛赞若悬河,对自己弃之如敝屣。春运确实是中国特有的历史现象,一个春运下来,将有几亿人次通过铁路出行,这个数字显然会让国外感到不可思议,而我们把这种他们认为不可能的事变成了真切的现实。这是我们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是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也是具有光荣传统的铁路职工辛勤奉献的结果。这当中也有千千万万的网友在感情上、道义上的理解和支持。
  2011年年底,我被派到总部设在波兰华沙的铁路合作组织工作,出任中方委员,并提名通过为这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副主席。走出去后,视野更加开阔。我虽然不再是新闻发言人,但发言人的经历,特别是在与境外媒体打交道的经历中,使我学会了如何用西方人的思维考虑问题,如何用西方人的眼光观察问题,如何用西方人的语言表达问题,这为我在国际舞台上长袖而舞打下了意想不到的基础。作为一名在外工作的中国人,我给自己做了一个新的定位,不仅是中国派驻铁路合作组织的委员,也应该是中国声音的传播者、中国高铁的推介者、中国故事的讲述者、中国形象的塑造者。所以,一切可以发声的讲坛,一切可以利用的场地,我都不会轻易放弃。在波兰、俄罗斯、白俄罗斯、阿塞拜疆、以色列、泰国、波罗的海三国等国召开的国际会议上,我都被授权代表中国发言,在许多问题上阐述中方的立场和观点,传递中方的信息和资讯,表达中方的意图和诉求,特别是介绍中国高铁的砥砺和成果。三年后,我完成任期就要回国,各成员国委员都热情地为我送行。俄罗斯委员朱可夫先生与我紧紧拥抱,对我说:“感谢您总是及时而准确地传递中国的信息和态度。从您这里,我们了解了中国各个方面特别是中国高铁的令人钦佩的发展成就。”而我在这三年里,也对欧洲文化和欧洲铁路发展有了更加真实而深刻的了解。根据自己的考察和分析,我向铁道部领导和有关部门撰写了20多篇考察报告,为国内铁路的发展开放以及参与国际事务活动,特别是理解和推进“一带一路”提供参照。同时,我还坚持不懈笔耕,在外三年,正式出版发行了纪实文学集《行走在亚欧大陆上》、散文集《维斯瓦河畔》和诗集《在诗的王国里》,向国内读者介绍自己在国外的政治观察、生活体验和文学创作成果。也许,正是那段新闻发言人经历,才使我保持了对外界事物的敏感性、观察力和表现力。这难道不是一个新闻发言人生命疆界的拓展和延伸?

  本文摘自《新闻发布实训——新闻发言人的使命与智慧》(高钢、万里主编,中新智库(北京)文化发展中心组织编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