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总书记称为“乡土人才”的农民企业家——熊廷顺

  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初期,一大批工人走出工厂,干部走出机关,农民离开土地,投身于商品经济的大潮中,很多人搏风击浪,历经风雨。其间,有的昙花一现,烟消云散,有的接受了市场经济的考验,成为了市场经济的佼佼者。
胡锦涛总书记曾三次访问其家并热情地称其为“乡土人才”的农民企业家熊廷顺就是其中之一。
  熊廷顺出生于贵州省毕节市观音桥办事处塘房村熊家寨一个农民家庭。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得益于党的富民政策,熊廷顺带领村里的少数民族乡亲,从拉板车、打石子、打沙子开始,逐步发展,成为当地十里八乡的致富带头人。
而使熊廷顺声名远播的不是他所办的企业,而是胡锦涛总书记先后于1986年,1988年,1996年三次访问他家,并亲切接见他全家人的传奇故事。
  多年来,熊廷顺和毕节地区七百万人民一样,以他们自身的行动和经历参与了由胡锦涛总书记亲自倡导和主持建立的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试验区的伟大实践,他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生动地阐述了毕节试验区16年来改天换地战贫困,努力建设美好新家园的历史进程。
  而胡锦涛总书记三次造访熊廷顺家,则充分地表现了新一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和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的强烈的人文主义情怀。表现了胡锦涛对广大西部农民脱贫解困问题的关怀之切、期望之殷。
  几十年来,熊廷顺遵照胡锦涛总书记的要求和嘱托,在毕节试验区“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解决广大贫困农民脱贫致富的伟大实践中,勇于开拓,大胆致富,走出了一条贫困山区农民在党的致富政策指引下,由贫困逐步走向脱贫,走向小康的必然之路。
  基于社会各届对熊廷顺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基于熊廷顺在当地老百姓和乡亲中的极高声誉和口碑。为了更深入、全面地了解熊廷顺的传奇人生和成长过程,记者曾两次访问熊廷顺的家庭和他的企业,亲身感受到了被总书记称为“乡土人才”的这位农民企业家的博大胸怀和崇高的精神境界。
  由于熊廷顺总是自称自己是“农二哥”(计划经济时期称工人老大哥,农民二哥,是对农民的贬称),记者就从他的农民身份谈起。这其间,我们似乎看到了一个“高晓声”的影子,似乎看到了一个农村青年不甘沉沦,在为改善自己的境遇,改变自己的命运而奋力挣扎的身影。
  记者(以下简称记):你作为一个农民企业家,能否谈谈你当农民的经历?
  熊廷顺(以下简称熊):从我个人来讲,可以说是生在旧社会,长在新社会,解放那年我刚6岁,基本上记得打土豪、分田地,三反五反,整党整风,深翻土地,文化大革命等。这些运动心里都有数。
  解放后我开始读书,当时在同级的6个班中成绩是排在前一、二名的,1958年高小毕业后上了80天初中,因家庭困难读不起书就辍学了。后来区里招考小学教师,我一考就考上了,但由于解放初期我家的成份定的是中农,因我父亲是贵阳国英讲习所毕业的大学生,又因为在加入高级社时,他不愿意把家中的耕牛和土地归集体,后来土改时农协就给他补划了一个漏划富农。我考上教师并经培训准备上岗时,公社打电话给区教学办,说我家成份是漏划富农,怕把贫下中农的孩子给教坏了,这样我就回家了。那时正是钢铁大跃进,又让我到钢铁厂去当会计,先后在观音桥乡的宋家湾、邓家湾、熊家寨等地当会计,一直到1963年,四清时又说地富子女不能当会计,我又回家务农了。到1979年,才给我家平反,把成份恢复为中农。
  从1963年到1979年这个时期,我几乎所有的事情都干过,象进城挑大粪、收小便、拉板车、开拖拉机、种蔬菜、种药材、赶小场、背猪儿卖等等。但不管怎么样心里还是有个上进心,有个奋发心。
 
  熊廷顺从一个贫困农民一路走过来,他深知农民的疾苦和艰辛,因此,他对党的富民政策饱含感激之情,对邓小平饱含感激之情,对党的第二代第三代领导人饱含感激之情。他常挂在嘴边一句话就是:如果没有党的富民政策,我这个“农二哥”就不可能进城办企业,也就没有我的今天。
 
  记:你是哪年开始搞企业的?
  熊:1979年以后,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的政策传下来,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鼓励发展万元户。当时我是熊家寨村民组500多户人家的副大队长,我们寨子是一个多民族杂居的寨子,有苗族、彝族、菜族、汉族等民族。当时我就带着他们拉板车、开砖瓦窑、打石、打砂等。地、市领导来宣传看到我还是一个小能人,那时正好市里要办一个乡镇企业建筑公司,就推荐我,说我还勤快,带领乡亲们搞建材,搞运输。当时的县长就来动员我,让我去毕节县建筑公司当经理。我说我的文化不高,也看不懂图纸,我怎么当这个经理?他说,不会可以学嘛,这是强制性的。后来我想入党举手的时候,说要听党的话跟党走,现在县长来喊你,你不走还不行,就是这样进城当了乡镇企业建筑公司的经理。
  通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学习,慢慢地懂得了建筑方面的知识,修建了毕节县乡镇企业局的办公大楼,以后又修建了行署百花山大院的的宿舍楼等,慢慢地建筑公司的声誉就打出来了。当时那些城里的老建筑公司的人说:“农二哥”都想进城开公司,简直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虽然受到各方面的打击,但我们很争气,在建筑市场上一步一个脚印地走过来了。
  记:你办企业现在的状况如何?
  熊:我们建筑公司逐渐兴旺,每年从十几万到一百多万给国家交税,现在基本上是一个集团公司,包括建筑、房屋开发、五金、建材等,原来我的建筑公司这一班人马,现在都分别搞了很多实体。我们从来没有拖累国家一分钱,没有增加国家一点负担。现在我们这个民营企业每年都要向国家上交四、五百万的利税。有职工两千多人,解决了当地少数民族农民子弟、下岗职工、退伍军人等就业。特别是毕节试验区建立以来,我们毕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企业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记:胡锦涛总书记曾三次到你家访问,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熊:胡总书记很关心农民,关心农村,第一次来的时候就让我放心大胆地带着乡亲们干,争取当上万元户,我说我文化程度不高,怕干不好,他说人才是多方面的,你是“乡土人才”,农村文化程度不高,不一定都要大学生、博士生,“乡土人才”有实践经验,敢闯敢干,也是发展农村经济不可缺少的人才。鼓励我说不要怕,党的政策不会变,只会越来越好。每次来看我,都鼓励我,我想这是胡书记希望我给乡亲们带个头,做一个榜样,使更多的农民尽快富裕起来,所以每次来他都要给我讲如何大胆干,大胆闯,不要怕。让我扶贫要扶智,不要光给钱,让我办厂子,让乡亲们到厂里学技术,学知识。
  有次胡书记到我家看到我家所有男的都留很短的头发,就问我,我说我们全家沾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的好政策的光,沾邓小平他老人家的光,托邓小平他老人家的福,我们全家以实际行动纪念他老人家,所以凡是我们家的男子汉一律都剃的“小平头”,当时陪同来的其它领导都笑了。
 
  记者在采访期间,一位在地委开车的司机黎秉忠对熊廷顺热心公益事业曾很有感触地说,支持公益事业不要看他捐多少,而是看他捐的占他资产的多少,或是占他收入的多少,看他是一次性的沽名钓誉,还是一贯性的、真心实意地做好事。而熊廷顺正是这样不求名利,在他自己可能的最大限度内,一如既往地做着好事,支持公益事业,回报社会。
 
  记:你的企业发展起来后,效益也比较好,一段时期社会上称你为“熊百万”,这个称谓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熊:进城办企业有了一定的效益,人们叫我“熊百万”,实际上我的包包里并没有什么百万不百万的,我想的是要致富思源,富而思进,居安思危,如果不是党的政策好,不是我们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的好政策,我这个“农二哥”还是一个“农二哥”,不可能有今天。所以我想的是要为社会、为国家多做一点贡献,有了钱不能乱来乱整。尽我自己的可能为公益事业做点事,如捐资办学、修路修桥、扶助贫困、治安消防等,近年来已经捐资200多万元了。
另外,从中央到地方发给我的奖金,我全部都用来交了党费和扶持贫困学生及困难户,累计也有一万多元了。
 
  如今的熊廷顺仍然家居农村,依然是一身简朴的农装,一个不变的“小平头”,一脸的憨笑,过着依然简单而充实的生活。在他身上看不到那种暴发户的浅薄和狂妄,也没有传统农民的那种狭隘和保守。在他身上所体现出来的是一种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勤劳、善良、厚道。
 
  记:你办企业的原则是什么?
  熊:诚实经营、依法纳税,前些年,有很多人在打国家贷款或搞集资的时候,以我自己的实力和影响,贷个几百上千万的不成问题,但我从不打这个主意,那钱不是你的,乱花了脱不了爪爪,我建水泥厂时贷款400万,两年就还清了,从不拖欠国家,不拖累国家。我们农村老人说,不该帐不算紧,不吹风不算冷,我本着这个原则,要自己苦扒苦挣下来的这才算是你的享受,家里没有病人,牢里没有犯人,你的这个事业才算成功了。
一次市里召开民营企业家座谈会,大家提了很多意见,有人说到7个大盖帽(指工商、税务、公安、卫生等部门)扣着一个破草帽(指民营企业)。我说只要你诚实经营就不怕工商,只要你依法纳税就不怕税务,只要你不违法乱纪就不怕公安,主要还是你企业自身要正。
  记:你所办的企业对当地农民的脱贫发挥了积极作用,你是如何处理经营和职工关系的?
  熊:农村老话说大哥耍得好,全靠弟兄好,老鹰飞得高,全靠翅扇风,荷花虽好,全靠绿叶撑,只有人心才能换黄金。我们企业就象一个大家庭,我们厂建有党支部、工会、女工组织等,职工的待遇完全按国家有关劳动法规、政策来执行,每年还评选先进工作者。被评上的职工组织到北京、昆明、西双版纳、丽江、海南等参观学习,他们大多数人是第一次走出山村、走出毕节,让他们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回来更好地投入工作。
  我和职工的关系就象自己的亲戚朋友一样,很多职工过年过节都要来看望我,有的提只鸡,有的提块肉,我留他们吃顿饭,走时还回赠一些东西,或给50元钱,就跟串亲戚一样。但在工作中,我们是严格按管理制度和章程来办事,绝不会有半点马虎,职工们也很服气,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其它企业所不能比拟的。
  所以我们厂的规章制度管理严,职工心气顺,情绪好,工作质量高,产品质量高,环境保护好。在最近全省建材系统生态环保全面检查中,我们的厂容厂貌和生态环境保护各项指标都名列前矛,有关部门还准备在我们厂召开现场会。
  记:你对自己如何评价。
  熊:我生在旧社会,长在新社会,我这个“农二哥”有今天是党的富民政策好,所以说我是改革开放的产物之一,是邓小平理论实践者之一,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之一,我要争当一个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优秀建设者,合格建设者我认为自己已经是达到了的。
  要不辜负胡锦涛总书记对我和我们全家的关怀和鼓励,要把我这个企业更进一步地办好,更进一步为社会多做贡献,要为总书记争口气。
 
 
熊廷顺小档案:
  1943年6月10日出生于贵州省毕节市观音桥办事处塘房村熊家寨,1958年初中毕业,1959年至1964年任观音桥乡铁厂、邓家湾队、宋家湾队、熊家寨队会计。1965年至1978年务农,1979至1984年任过乡党委委员,团结村村长,熊家寨大队队长,1985年至1995年任毕节县乡镇企业建筑公司经理、法人代表,党支部书记,1996年以来任毕节市乡镇企业局副局长,毕节市水泥厂董事长。
  1990年至1998年先后被选为毕节市商会副会长,毕节地区商会副会长,贵州省工商联常委,贵州省光彩事业促进会常务理事。改革开放以来带领农民进城办建筑公司、运输队、预制品厂、水泥厂等。先后为公益事业捐资200多万元,并把国家奖给他的各项奖金全部交给中组部和帮助五保贫困老人及困难户。
  多年来,熊廷顺先后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贵州省、毕节地区劳动模范,优秀建筑企业家,全国建筑系统劳动模范,中国质量管理先进工作者,优秀企业政治思想工作者,财政突出贡献先进个人,发展乡镇企业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贵州省第九次党代会党代表等几十个荣誉称号。